蘑菇是一种比较低等的植物属真菌类,它不会开花,不能产生种子,只能产生孢子来进行繁殖。孢子散落到哪里就在哪里萌发成为新的蘑菇。 蘑菇没有叶绿素,自己不会制造养料,只能利用它的菌丝伸到土壤或腐烂木头中去吸取现成的养分来维持生命。所以蘑菇常常生长在温暖阴湿而富有有机质的地方。 孢子落到土壤中就产生菌丝,依靠营养菌丝吸收养分和水分,然后生出子实体,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蘑菇。但是子实体开始很小,不易被发觉,等到吸足水分后,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会伸展开来。 蘑菇就是这样繁殖后代的,我国辽阔的森林和田野间,每年都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蘑菇,特别是春天下雨以后,更是蘑菇生长的好时机。 追问: 如何采集和保存 孢子 ,它可以无土栽培吗 回答: 可以的。 我国栽培的 蘑菇 多是白色 双孢蘑菇 ,含有丰富的 蛋白质 、多 种氨基酸 、 维生素 和其它营养成分,被誉为“人类健康食品”、内销、外销量均很大。因此,大力发展蘑菇生产,对发展农村 副业 ,增加收入,有很大的作用。 一、 地势要求 菇房要求地势较高,四周开阔,环境清洁,房子朝南,顶上设 风筒 ,墙壁上开设南北对称呈长方形的天窗和地窗。菇房要求 防风 防雨,室 内能 保温保湿,通风透光( 散射光 ),地面便于冲洗,或便于每次栽培加垫新土 夯实 。四周墙壁用 石灰水 消毒,房内每次可用药剂 熏蒸 消毒,防止 杂菌 感染。 菇床可用竹制,木制或铁制,床宽1.2米,横档以 毛竹 或杂木 搭架 ,摊上芦垫等。床与床间距0.4-0.6米,底层距地面0.3米;层与层间距0.6米左右。 床架 四周留出走道。参考以上条件,各地可根据情况,利用 简易房 室加以修理利用,或因地制宜搭盖菇房。 二、培养料的堆制 培养料要经堆制发酵处理,分解为可供蘑菇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过去多采用一次发酵,发酵不甚完全,养分末得到充分分解,杂菌和虫害还有存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年发展了二次发酵(后发酵)技术。 蘑菇培养料主要是用家畜、家禽 粪便 和麦草、 稻草 等配制而成。约7月上、中旬开始堆制,粪草比例一般为7:3或6:4。稻草类要先晒干切断,粪便要晒干粉碎。其它配料为少量的 石膏粉 , 过磷酸钙 等。培养料用清水或尿液浸湿,一层草一层粪堆好,然后可覆盖 草帘 保温湿。建堆3-4天后可第一次翻堆,水份不够可加水增温。7-8天以后第二次翻堆,每100平方米培养料中加入1.5千克石膏粉。11-12天后可第三次翻堆,100平方米培养料中加入150克过磷酸钙。堆制后约13天,即完成前发酵。趁热将料搬进菇房,在菇床架上摊开,密闭房内窗户,迅速将室温提高到60℃左右,保持2-3小时,而后可降低到52℃左右,保持4-7天。室内加温可用煤炉或 蒸汽管 道,并维持室内一定 湿度 ,这就是后发酵。后发酵是蘑菇培养中一项新技术,有杀虫灭杂菌的效果。并使培养料中产生大量有益 微生物 ,氨味完全排除。由于嗜热性微生物的活动,大大地改善了培养料的质地,蘑菇可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增加了。 三、播种及覆土 料温下降到28℃以下时,即可开始播种。将培养料整理成平面,厚度12-15厘米,采用穴播,株行距约9×9厘米,每瓶菌种(750毫升)约播1平方米,若要发菌快,可多播一些。播种后需注意保湿,菌丝开始萌发生长时,要逐步加强通风,促使菌丝向料内生长,并控制杂菌生长(发现时可挖去)。菇床上要覆盖细泥团,蘑菇子实体正常形成,生长。可用晒干的 菜园 土上 豆类 土等肥土块过筛,大泥团约 鸽蛋 大小,小泥团约 花生仁 大小。当菌丝体发满表面,并已深入培养料之大部份时即可进行,先盖粗土,(约2.4厘米厚,含水量20%),后盖细土(约1.2厘米左右,略干)。 四、水份管理 蘑菇的水分管理要做到少喷勤喷。培养料和覆土层基本是底湿上干,内湿外干。温度保持在10-18℃,最适宜于实体形成生长。发现粗细土层上有小菌蕾时,要喷施出菇水,当子实体发育到有 豆粒 大小时,可多喷水,以利发菇。出菇期间, 空气湿度 保持80-90%。秋菇采摘三批后,气温降低,可用0.2% 尿素 或 硫酸铵 ,腐熟的 人粪尿 、畜尿或1% 葡萄糖 追肥。入冬后,加强管理,还可试验用增加菇房室温的办法继续产菇。春菇生产约在3月份开始,管理需保温保湿,适时喷水,并在每批菇采摘后,下批菇蕾形成前喷施追肥。 五、采收 一般应在菇盖开至八成时采收。采收时要轻摘、轻放、轻运,以保证菇形完整,不受损伤。同时,应分级采收,分级存放,分级装运,分级交售。无论采收、交售和加工都要及时。 追问: 怎么采集保存 孢子 呢?不用那么麻烦可以种植吗?我的样本不是 香菇 之类的白色菇,而是一种目前我没有在市场上看到过的红色菇,我认为味道比香菇更好吃。但是没通过化验是否有害。至少我吃了没什么事 回答: (1)菌种选择:要求菌种无污染,无 虫害 。菌种要求不要老,菌龄越短越好,以菌丝刚长满瓶(袋)的菌种萌发力最强,可在一定程度下控制污染。菌丝长满瓶(袋)后10天内使用较好,超过15天开始老化,25天以上不可使用。用 冰箱 在5℃左右保存菌种可延长菌种使用时间。 (2)接种:经 灭菌 后的袋料,待袋料温度降至30℃以下时,应抢温接种,以利菌丝尽快萌发 定植 。 杨树 菇发菌期长,抗污染能力很弱,因此接种要求严格按 无菌操作 进行,最好采用接种箱接种,若是在 无菌室 内接种,该室要打扫干净并严格进行 消毒 处理。接种量要比其他菌种要多些,最好能使菌种通过接种孔到达袋的中~底部,使杨树菇菌丝早生快发,减少污染。一般一瓶(袋)菌种接20~25袋,袋料如果灭菌效果好,也可以接到30~40袋。 (3)发菌管理:接种后可将栽培袋料移入发菌室,发菌室要求清洁、干燥、能通风换气、保持温度比较稳定,并经过灭菌处理。袋料在菌室可放在层架上培养,也可在地面上 堆垛 起来培养,可充分利用发菌室空间。秋栽时要降低堆垛层,勤翻堆,春栽时增加堆垛层次。接种后的袋料要 避光 培养,应保持室内黑暗,室温最好维持在23~25℃左右, 湿度 70%以下的条件培养,在菌丝生长旺盛期,每天开 门窗 1~2次进行通风换气。如果发现 杂菌 污染的袋料,特别是绿 霉菌 污染的袋料要及时搬出处理,防止扩散蔓延。一般接种后30~40天菌丝就可长满菌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