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这个词古代是什么意思
展开全部
行李(xíng lǐ)
1、古义:是指使者。使者的任务就是传达两国的意见。
引证: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翻译: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2、今义:指出行者所携带的旅行中需用的少量物品。
引证:明代冯惟敏《南锁南枝·盹妓》曲:“半夜三更路儿又跷蹊,东倒西欹顾不的行李。”
翻译:半夜三更地路上又崎岖,东倒西歪地顾不上携带的行李了。
3、其他释义:比喻负担。
引证: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十章:“当初建社的开头,我看得没这么清楚,我光看见革命,没看见复杂, 增福同志,咱俩的行李可不轻啊!”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行囊
解释:意思是出行时所带的背包。
读音:xíng náng。
引证:元代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一折:“你行囊在何处?”
引用:杨朔《雪花飘在满洲》:“他踌蹰在车站里,终于提着简单的行囊走到他舅父那里。”
2、行装
解释:外出时所携带的衣物。
读音:xíng zhuāng。
引证:西汉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王、王太后饬治行装重齎,为入朝具。”
翻译:王、王太后整理衣物和大量的粮食,为入朝而做准备。
引用:冰心《南归》:“以后的几天,便消磨在收拾行装,清理剩余手续之中。”
展开全部
行李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沿用,通常指行旅人出门时所带的衣物、生活日用品等,并将其打包好能轻易携带。
1、使者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杜预注:“行李,使人。”《北史·贺兰祥传》:“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明刘基《春秋明经·卫人立晋》:“奈之何讨贼之后,遽尔相率自置其君,而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天子,视周室如无人焉。” 清郝懿行《证俗文》卷六:“古者行人谓之‘行李’,本当作‘行理,理,治也。作‘李’者,古字假借通用。”参见“行理”。
2、出使
《魏书·宗钦传》:“顷因行李,承足下高问,延伫之劳,为日久矣。” 宋叶适《送戴料院》诗:“世路岂云极,念子行李频。”《明史·刘宗周传》:“贵州巡按苏琰以行李被讦於监司。”
3、唐 时称官府导从人员
《旧唐书·温造传》:“臣闻元和、长庆中,中丞行李,不过半坊,今乃远至两坊,谓之‘笼街喝道’,但以崇高自大,不思僭拟之嫌,若不纠绳,实亏彝典。”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薛(薛逢)监晚年厄於宦途,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逢行李萧条,前导曰:‘回避新郎君!’ 逢冁然。”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青城县弥勒会妖人……乃伪作陈仆射行李,云 山 东盗起,车驾必谋幸蜀,先以陈公走马赴任。”
4、行旅。亦指行旅的人
汉蔡琰《胡笳十八拍》:“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唐杜甫《赠苏四徯》诗:“别离已五年,尚在行李中。” 元傅若金《送张秀才北上时将赴海》诗:“身逐征帆赴海涯,道逢行李问京华。” 惕微 《光复汤邑小史》:“舟行两日,遂抵兰溪,行李往还,此为通道。”
5、引申为行程、行踪
《古尊宿语录·佛眼普说语录》:“到者里须是行李正当,日久月深,淹浸得熟,便会去。” 唐杜牧《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诗:“归时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6、出行所带的东西
明冯惟敏《南锁南枝·盹妓》曲:“半夜三更路儿又跷蹊,东倒西欹顾不的行李。”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那时兴哥决意要行,瞒过了浑家,在外面暗暗收拾行李。”朱自清《背影》:“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7、比喻负担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十章:“当初建社的开头,我看得没这么清楚,我光看见革命,没看见复杂, 增福 同志,咱俩的行李可不轻啊!”[1]
注:“行李”一词应写作“行理”,其中“李”是“理”的假借字。
8、行李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沿用。《校注》:“[行李]本义为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在唐代口语中有‘旅行’、‘外出的前驱者’等引申义。杜预注行李,使人也。朱骏声释“李”行旅。今一般指出行者所携带的旅行中需用的少量物品。
1、使者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杜预注:“行李,使人。”《北史·贺兰祥传》:“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明刘基《春秋明经·卫人立晋》:“奈之何讨贼之后,遽尔相率自置其君,而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天子,视周室如无人焉。” 清郝懿行《证俗文》卷六:“古者行人谓之‘行李’,本当作‘行理,理,治也。作‘李’者,古字假借通用。”参见“行理”。
2、出使
《魏书·宗钦传》:“顷因行李,承足下高问,延伫之劳,为日久矣。” 宋叶适《送戴料院》诗:“世路岂云极,念子行李频。”《明史·刘宗周传》:“贵州巡按苏琰以行李被讦於监司。”
3、唐 时称官府导从人员
《旧唐书·温造传》:“臣闻元和、长庆中,中丞行李,不过半坊,今乃远至两坊,谓之‘笼街喝道’,但以崇高自大,不思僭拟之嫌,若不纠绳,实亏彝典。”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薛(薛逢)监晚年厄於宦途,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逢行李萧条,前导曰:‘回避新郎君!’ 逢冁然。”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青城县弥勒会妖人……乃伪作陈仆射行李,云 山 东盗起,车驾必谋幸蜀,先以陈公走马赴任。”
4、行旅。亦指行旅的人
汉蔡琰《胡笳十八拍》:“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唐杜甫《赠苏四徯》诗:“别离已五年,尚在行李中。” 元傅若金《送张秀才北上时将赴海》诗:“身逐征帆赴海涯,道逢行李问京华。” 惕微 《光复汤邑小史》:“舟行两日,遂抵兰溪,行李往还,此为通道。”
5、引申为行程、行踪
《古尊宿语录·佛眼普说语录》:“到者里须是行李正当,日久月深,淹浸得熟,便会去。” 唐杜牧《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诗:“归时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6、出行所带的东西
明冯惟敏《南锁南枝·盹妓》曲:“半夜三更路儿又跷蹊,东倒西欹顾不的行李。”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那时兴哥决意要行,瞒过了浑家,在外面暗暗收拾行李。”朱自清《背影》:“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7、比喻负担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十章:“当初建社的开头,我看得没这么清楚,我光看见革命,没看见复杂, 增福 同志,咱俩的行李可不轻啊!”[1]
注:“行李”一词应写作“行理”,其中“李”是“理”的假借字。
8、行李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沿用。《校注》:“[行李]本义为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在唐代口语中有‘旅行’、‘外出的前驱者’等引申义。杜预注行李,使人也。朱骏声释“李”行旅。今一般指出行者所携带的旅行中需用的少量物品。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李”和“理”是通假字,理,治也;“行李”即“行理”,就是“行走”于国外以“治理”国家的人。后来,“行李”词义引申,由名词变成动词,指“出使”,又由“出使”引申出“行旅”义,又由“行旅”引申出“出行时所带的东西”。在现代汉语中,“行李”的大部分意思都不用了,只剩下最后一个意思:出行时所带的东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