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是什么意思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的意思是: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耸入云了,人们才说它高。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的七言绝句《小松》。
全诗为: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为: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已经长得比蓬蒿高出了许多。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耸入云了,人们才说它高。
扩展资料: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就如埋没深草里的“小松”,诗人由此创作此诗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松是树木中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谢 ,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踪迹 。《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本诗后两句,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毫无意义。小松尚幼小,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识”字,故诗人感慨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视为栋梁之材,
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诗情与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里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松
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赏析]
这是颇有哲理性的两句诗.一棵参天大树在它还幼小时,往往不受重视,要等到它枝干参天的时候,大家才会承认它的高大.树木如此,人也同样,有才华的年轻人
也往往被一些目光短浅的人所轻视.要是他们在成材之前就得到赏识、爱护和培养,那有多好.诗人在这里写的是“小松”,而真正的用意却是为年轻的才智之士发
出呼吁,要求人们能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成长.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
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
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
意思是:人们往往忽视、不认识小松将长成凌云大树的远大发展前途,等到松树真的凌云参天之时,才去称赞它的高大。
这句诗出自唐代杜荀鹤的《小松》。
原文:
《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作者:杜荀鹤(846~904),唐代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唐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乱后出山逢高员外》),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乱后山中作》)的生活。后游大梁(今河南开封),献《时世行》10首于朱温,希望他省徭役,薄赋敛,不合温意。他旅寄僧寺中,朱温部下敬翔,劝说他“稍削古风,即可进身”,因此上颂德诗三十章取悦于温。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刚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以至被埋没在深草之中,但它并不示弱,逐渐成长,是那些小草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往往忽视、不认识小松将长成凌云大树的远大发展前途,等到松树真的凌云参天之时,才去称赞它的高大。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