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篇关于边防战士守卫疆土的感人事例!【急!!】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解放军报《云中的哨所》------------世界屋脊边防哨所的一曲感天动地的时代颂歌
人生总是要面临许多选择,生死关头的高尚取舍最能折射出心灵之光。——题记
这是发生在世界屋脊边防哨所的一曲感天动地的时代颂歌。
西藏军区边防某团五连六班驻守詹娘舍哨所的战士们,在雪崩袭来、生命危险时,表现出英勇顽强、团结互助的精神,生动再现了当代边防军人的高尚品德。
6月13日,成都军区在拉萨举行命名大会,授予六班“英勇顽强团结互助模范班”荣誉称号。
面对雪崩的选择——
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
西藏亚东县气象局局长加穷:
今年2月以来,亚东县境内连降大雪,詹娘舍哨所山口一线积雪厚达2至4米,凹地积雪最深处厚达40至60米,风力达10级以上,百年不遇,史所罕见。
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詹娘舍哨所官兵一直过着夏天吃雨水、冬天吃雪水的生活。
3月2日,卫生员王鑫和战士于辉吃过午饭,背着背囊到距哨所15米左右的地方背雪回来化水。在近80度的陡坡上,两人将一锹锹积雪往背囊里放。
13时30分,一声闷响,划破了詹娘舍哨所上空的宁静。于辉脚下的积雪突然崩塌,连人带锹被卷入300米深的悬崖。
“班长,于辉掉下悬崖了!”王鑫气喘吁吁地跑回哨所向班长靖磊磊报告。
“快!值班员留下,其余同志跟我来!”靖磊磊当机立断,带领副班长梁波、战士杜江南、杨恒升、赵勇及卫生员王鑫迅速下山救战友。
由于下山通道被积雪覆盖,靖磊磊坐着铲雪用的铁锹迅速滑下山崖。找到于辉,靖磊磊将他抱在怀里,一边呼喊他的名字,一边掐他的“人中”。大约30分钟后,于辉终于醒了过来。
寒风呼啸,乌云翻滚。“快走,要打雷了。”靖磊磊说完,将背包绳系在自己腰上,背上陷入半昏迷状态的于辉,指挥大家撤回哨所。
向哨所攀登的“路”,是一个80度左右的陡坡。杨恒升拿着铁锹边往上爬边铲雪开路,副班长梁波带着杜江南、赵勇边走边将脚下的积雪用劲踩实。前面的战士每上一步,就将靖班长腰上的背包绳往上拖一步。走在最后的王鑫双手插进积雪中,用头紧紧顶住班长背上的于辉。
当战士们爬到距离哨所约100米远时,杨恒升发现上方积雪裂出一条巨大的弧线。“班长,可能又要发生雪崩!”杨恒升的话音刚落,积雪突然崩塌,战士们再次被卷下山崖。
不知过了多久,第一个醒来的靖磊磊带着剧痛刚坐起身,一口鲜血喷涌而出。他用力支撑起身体爬过去将其他战士一一摇醒,并将赵勇和于辉从积雪中刨出。
此时,于辉已重度昏迷,其余战士都不同程度受伤。
眼看大家伤势太重,雪深坡陡,加之天色渐暗。靖磊磊当即决定:“我留下照顾于辉,你们赶快绕道返回哨所报告团里,请求派人来营救。”
“我是卫生员,我留下,你们快走!”王鑫恳求。
“班长,要走一起走,就是死也要死在一起。”另几名战士说。
在生死抉择面前,战士们表现出了边防军人高尚的情怀。
靖磊磊命令:“我和卫生员留下照顾于辉,你们就是爬也要爬出去向上级报告情况,然后请人来营救!”
山风呼啸,雾气升腾。梁波等4人爬上一个山梁,回头望去,只见靖磊磊和王鑫在冰雪地上将于辉搂在怀里,焦急地向他们打着“快走”的手势。
夺眶而出的泪水,在4名战士脸上凝成了冰花。
面对绝境的选择——
英勇顽强团结互助
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高山病防治专家李素芝:
常人每天所需热量为2000大卡,野营、行军等重体力劳动,日消耗热量3200至4200大卡。一个常人在不补充食物的情况下,在海拔4000米以上、零下10摄氏度以下的雪地里通常只能存活12小时。
梁波带着3名战士向哨所急行。他们4人分两组,杜江南在前面10米处开路,梁波同杨恒升、赵勇在后面跟进。突然,只听“咔嚓”一声,杜江南脚下的冰层破裂,身子随即陷进积雪中。
“快,杜江南掉进雪窟窿里了!”梁波立即指挥大家救人。
积雪下的树枝划破了战士们的双手,刨出的雪被鲜血染红。冷、痛、饿……各种困苦交织在一起,侵蚀着战士们的身体。忍耐、坚持!20多分钟后,大家终于将杜江南拉出雪窟。杜江南手臂、头部被划破,额头上的鲜血不住往外流,浑身不停地打颤。
夜黑风高,险情四伏。战士们走出约1000米,又是“咔嚓”一声。
“副班长!”走在梁波身后的杨恒升见梁波滑进冰河,失声大叫。
“快,接人桥。”战士们趴在刺骨的雪地上依次抱着对方的腿,将梁波慢慢从冰河里拉上岸。
上岸后的梁波衣服顿成“冰甲”,鞋子也掉了,不住地打着寒颤。
饥寒交迫,伤势加重,行走困难。走着走着,梁波双眼开始模糊,双腿渐渐不听使唤。他对大家说:“我可能不行了,你们快往前走,好叫人救班长他们,不然一个人也走不出。”
“副班长,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抛下你。”杨恒升哭着硬背起梁波,艰难地往前挪动。其实,杨恒升的腿已在雪崩中受了伤。
在艰难的行进中,战士们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力气。突然,杨恒升眼前一黑,和梁波一起栽倒在雪地上。
“只有尽快报信,才能营救战友!”杜江南、赵勇奋力前进。刚走出1公里左右,腿部和面部受伤的赵勇也昏倒在雪地上。
杜江南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一定要火速把信息传递出去!他用手捂住伤口,爬一段,滚一段,连滚带爬地向哨所行进。
23时30分,经过近10个小时的生死行程,满脸是血的杜江南终于将战士遭遇雪崩的情况报告给上级。
部队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力量营救。很快,梁波、杨恒升、赵勇3人获救,但没能发现其他3名战士的踪迹。
战士生命重如山。军委首长、成都军区及西藏军区领导十分关心失踪战士安危,多次指示采取非常手段开展营救工作。军区领导决定紧急起用直升机飞往西藏边防搜救。同时,团里派出搜救小组利用晚上气温低、积雪硬等有利条件,逐步向前推进,实施地毯式搜索。
3名战士终于被找到了,但他们已永远和雪山融在了一起。
面对艰苦的选择——
云中孤岛无私奉献
西藏军区边防处处长李军安:
海拔4655米的詹娘舍哨所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东段,面积40平方米,每年10月至翌年5月为雪季,6至9月为雨季,1至6月为雷电多发期,气温10℃至-30℃。
3月12日,就在3名战士牺牲后的第10天,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栏目播放了反映詹娘舍哨所官兵生活的电视片《云中的哨所》。半个小时的电视片,再现了烈士生前的音容笑貌。烈士王鑫的母亲直到节目结束还在擦眼泪:“没想到娃儿在那么苦的地方当兵,每次打电话却说一切都好。”
人称“云中孤岛”的詹娘舍哨所,生活条件异常艰苦。
哨所缺水,战士们夏天接雨水,冬天取冰雪化水。这两类水都缺少矿物质,常年饮用会脱头发、凹指甲。为增加矿物质含量,战士们在水缸里放上各种石头。为节约用水,早上一盆水众人洗脸,晚上加热一起洗脚。
哨所地处风口,一年刮风时间超过300天,风力均在六级以上。每年,哨所战士走下雪山,回到亚东县城,不用开口,人们都知道他们是詹娘舍哨所的兵——因为严重缺氧和强紫外线长期照射,他们有着紫黑色的脸、稀疏的头发、紫红肿胀的手、下陷成小汤匙状的指甲,那是詹娘舍留给他们的印记。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是边防官兵所向往的。30年来,每一个上詹娘舍哨所的官兵都是自己主动申请的。
在一些同龄人尽情享受现代生活时,哨所官兵心甘情愿地挤在20多平方米的吊脚楼里,在雪山之巅为祖国站岗放哨,接受大自然残酷的锤炼……
詹娘舍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魅力,让官兵无怨无悔爱着她?
是中国军人为国戍边的使命感。梁波告诉记者:在詹娘舍哨所站岗放哨,最能体会什么叫国境线,什么是国家主权,最能真切感受到作为雪域卫士的光荣和自豪。
是到艰苦环境中接受锻炼的进取心。赵勇告诉记者:人活着,就要有追求。当兵戍边,就是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能吃下詹娘舍哨所的苦,可以直面任何困境,接受所有挑战。
是战友间雪一般纯洁的兄弟情。杨恒升告诉记者:今年1月,靖磊磊收拾好行囊正准备回家完婚,得知老班长王国昌的姐姐患尿毒症须换肾,家里让他马上回去以备不测,他当即决定再次推迟婚期,把休假机会让给了老班长,没想到他和未婚妻竟再也不能完婚。今年春节,哨所官兵全部病倒,所有的药都吃光了,靖磊磊挣扎着起来给大家熬了一锅辣椒汤。
其实,记者知道,战士们有句话没有说出口:哨所是很艰苦,可再艰苦也得要人去守。我不吃苦,就意味着别的战友要去吃苦,所以宁可把苦留给自己。更何况,为祖国守边防,苦中有乐,苦中有光荣。
这就是我们的战士,平凡,而又伟大。
人生总是要面临许多选择,生死关头的高尚取舍最能折射出心灵之光。——题记
这是发生在世界屋脊边防哨所的一曲感天动地的时代颂歌。
西藏军区边防某团五连六班驻守詹娘舍哨所的战士们,在雪崩袭来、生命危险时,表现出英勇顽强、团结互助的精神,生动再现了当代边防军人的高尚品德。
6月13日,成都军区在拉萨举行命名大会,授予六班“英勇顽强团结互助模范班”荣誉称号。
面对雪崩的选择——
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
西藏亚东县气象局局长加穷:
今年2月以来,亚东县境内连降大雪,詹娘舍哨所山口一线积雪厚达2至4米,凹地积雪最深处厚达40至60米,风力达10级以上,百年不遇,史所罕见。
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詹娘舍哨所官兵一直过着夏天吃雨水、冬天吃雪水的生活。
3月2日,卫生员王鑫和战士于辉吃过午饭,背着背囊到距哨所15米左右的地方背雪回来化水。在近80度的陡坡上,两人将一锹锹积雪往背囊里放。
13时30分,一声闷响,划破了詹娘舍哨所上空的宁静。于辉脚下的积雪突然崩塌,连人带锹被卷入300米深的悬崖。
“班长,于辉掉下悬崖了!”王鑫气喘吁吁地跑回哨所向班长靖磊磊报告。
“快!值班员留下,其余同志跟我来!”靖磊磊当机立断,带领副班长梁波、战士杜江南、杨恒升、赵勇及卫生员王鑫迅速下山救战友。
由于下山通道被积雪覆盖,靖磊磊坐着铲雪用的铁锹迅速滑下山崖。找到于辉,靖磊磊将他抱在怀里,一边呼喊他的名字,一边掐他的“人中”。大约30分钟后,于辉终于醒了过来。
寒风呼啸,乌云翻滚。“快走,要打雷了。”靖磊磊说完,将背包绳系在自己腰上,背上陷入半昏迷状态的于辉,指挥大家撤回哨所。
向哨所攀登的“路”,是一个80度左右的陡坡。杨恒升拿着铁锹边往上爬边铲雪开路,副班长梁波带着杜江南、赵勇边走边将脚下的积雪用劲踩实。前面的战士每上一步,就将靖班长腰上的背包绳往上拖一步。走在最后的王鑫双手插进积雪中,用头紧紧顶住班长背上的于辉。
当战士们爬到距离哨所约100米远时,杨恒升发现上方积雪裂出一条巨大的弧线。“班长,可能又要发生雪崩!”杨恒升的话音刚落,积雪突然崩塌,战士们再次被卷下山崖。
不知过了多久,第一个醒来的靖磊磊带着剧痛刚坐起身,一口鲜血喷涌而出。他用力支撑起身体爬过去将其他战士一一摇醒,并将赵勇和于辉从积雪中刨出。
此时,于辉已重度昏迷,其余战士都不同程度受伤。
眼看大家伤势太重,雪深坡陡,加之天色渐暗。靖磊磊当即决定:“我留下照顾于辉,你们赶快绕道返回哨所报告团里,请求派人来营救。”
“我是卫生员,我留下,你们快走!”王鑫恳求。
“班长,要走一起走,就是死也要死在一起。”另几名战士说。
在生死抉择面前,战士们表现出了边防军人高尚的情怀。
靖磊磊命令:“我和卫生员留下照顾于辉,你们就是爬也要爬出去向上级报告情况,然后请人来营救!”
山风呼啸,雾气升腾。梁波等4人爬上一个山梁,回头望去,只见靖磊磊和王鑫在冰雪地上将于辉搂在怀里,焦急地向他们打着“快走”的手势。
夺眶而出的泪水,在4名战士脸上凝成了冰花。
面对绝境的选择——
英勇顽强团结互助
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高山病防治专家李素芝:
常人每天所需热量为2000大卡,野营、行军等重体力劳动,日消耗热量3200至4200大卡。一个常人在不补充食物的情况下,在海拔4000米以上、零下10摄氏度以下的雪地里通常只能存活12小时。
梁波带着3名战士向哨所急行。他们4人分两组,杜江南在前面10米处开路,梁波同杨恒升、赵勇在后面跟进。突然,只听“咔嚓”一声,杜江南脚下的冰层破裂,身子随即陷进积雪中。
“快,杜江南掉进雪窟窿里了!”梁波立即指挥大家救人。
积雪下的树枝划破了战士们的双手,刨出的雪被鲜血染红。冷、痛、饿……各种困苦交织在一起,侵蚀着战士们的身体。忍耐、坚持!20多分钟后,大家终于将杜江南拉出雪窟。杜江南手臂、头部被划破,额头上的鲜血不住往外流,浑身不停地打颤。
夜黑风高,险情四伏。战士们走出约1000米,又是“咔嚓”一声。
“副班长!”走在梁波身后的杨恒升见梁波滑进冰河,失声大叫。
“快,接人桥。”战士们趴在刺骨的雪地上依次抱着对方的腿,将梁波慢慢从冰河里拉上岸。
上岸后的梁波衣服顿成“冰甲”,鞋子也掉了,不住地打着寒颤。
饥寒交迫,伤势加重,行走困难。走着走着,梁波双眼开始模糊,双腿渐渐不听使唤。他对大家说:“我可能不行了,你们快往前走,好叫人救班长他们,不然一个人也走不出。”
“副班长,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抛下你。”杨恒升哭着硬背起梁波,艰难地往前挪动。其实,杨恒升的腿已在雪崩中受了伤。
在艰难的行进中,战士们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力气。突然,杨恒升眼前一黑,和梁波一起栽倒在雪地上。
“只有尽快报信,才能营救战友!”杜江南、赵勇奋力前进。刚走出1公里左右,腿部和面部受伤的赵勇也昏倒在雪地上。
杜江南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一定要火速把信息传递出去!他用手捂住伤口,爬一段,滚一段,连滚带爬地向哨所行进。
23时30分,经过近10个小时的生死行程,满脸是血的杜江南终于将战士遭遇雪崩的情况报告给上级。
部队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力量营救。很快,梁波、杨恒升、赵勇3人获救,但没能发现其他3名战士的踪迹。
战士生命重如山。军委首长、成都军区及西藏军区领导十分关心失踪战士安危,多次指示采取非常手段开展营救工作。军区领导决定紧急起用直升机飞往西藏边防搜救。同时,团里派出搜救小组利用晚上气温低、积雪硬等有利条件,逐步向前推进,实施地毯式搜索。
3名战士终于被找到了,但他们已永远和雪山融在了一起。
面对艰苦的选择——
云中孤岛无私奉献
西藏军区边防处处长李军安:
海拔4655米的詹娘舍哨所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东段,面积40平方米,每年10月至翌年5月为雪季,6至9月为雨季,1至6月为雷电多发期,气温10℃至-30℃。
3月12日,就在3名战士牺牲后的第10天,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栏目播放了反映詹娘舍哨所官兵生活的电视片《云中的哨所》。半个小时的电视片,再现了烈士生前的音容笑貌。烈士王鑫的母亲直到节目结束还在擦眼泪:“没想到娃儿在那么苦的地方当兵,每次打电话却说一切都好。”
人称“云中孤岛”的詹娘舍哨所,生活条件异常艰苦。
哨所缺水,战士们夏天接雨水,冬天取冰雪化水。这两类水都缺少矿物质,常年饮用会脱头发、凹指甲。为增加矿物质含量,战士们在水缸里放上各种石头。为节约用水,早上一盆水众人洗脸,晚上加热一起洗脚。
哨所地处风口,一年刮风时间超过300天,风力均在六级以上。每年,哨所战士走下雪山,回到亚东县城,不用开口,人们都知道他们是詹娘舍哨所的兵——因为严重缺氧和强紫外线长期照射,他们有着紫黑色的脸、稀疏的头发、紫红肿胀的手、下陷成小汤匙状的指甲,那是詹娘舍留给他们的印记。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是边防官兵所向往的。30年来,每一个上詹娘舍哨所的官兵都是自己主动申请的。
在一些同龄人尽情享受现代生活时,哨所官兵心甘情愿地挤在20多平方米的吊脚楼里,在雪山之巅为祖国站岗放哨,接受大自然残酷的锤炼……
詹娘舍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魅力,让官兵无怨无悔爱着她?
是中国军人为国戍边的使命感。梁波告诉记者:在詹娘舍哨所站岗放哨,最能体会什么叫国境线,什么是国家主权,最能真切感受到作为雪域卫士的光荣和自豪。
是到艰苦环境中接受锻炼的进取心。赵勇告诉记者:人活着,就要有追求。当兵戍边,就是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能吃下詹娘舍哨所的苦,可以直面任何困境,接受所有挑战。
是战友间雪一般纯洁的兄弟情。杨恒升告诉记者:今年1月,靖磊磊收拾好行囊正准备回家完婚,得知老班长王国昌的姐姐患尿毒症须换肾,家里让他马上回去以备不测,他当即决定再次推迟婚期,把休假机会让给了老班长,没想到他和未婚妻竟再也不能完婚。今年春节,哨所官兵全部病倒,所有的药都吃光了,靖磊磊挣扎着起来给大家熬了一锅辣椒汤。
其实,记者知道,战士们有句话没有说出口:哨所是很艰苦,可再艰苦也得要人去守。我不吃苦,就意味着别的战友要去吃苦,所以宁可把苦留给自己。更何况,为祖国守边防,苦中有乐,苦中有光荣。
这就是我们的战士,平凡,而又伟大。
展开全部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misc/node_5060.htm
教子育兵模范军属杨进群
陆汉江 王兴会 本报特约记者 钟友国 本报记者 徐生
1月5日,在湖北省召开的双拥工作会议上,枣阳市七方镇中心小学教师杨进群,讲述了他3年来坚持与在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服役的儿子杨春阳及部队官兵鸿雁传情,利用书信配合部队励兵育子的感人故事,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湖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杨进群“教子育兵模范军属”荣誉称号。
教
子报国殷殷情
2001年12月初,杨春阳和襄樊市120多名青年入伍来到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服役。29日,杨进群收到独生子杨春阳从西北寄回的第一封信,信里,杨春阳流露出怕苦怕累甚至想打退堂鼓的念头。杨进群心疼地掉下了眼泪,但他转念一想:国无防不安,边疆总要有人守卫,孩子吃点苦也是一笔难得的人生财富。当晚,他就给儿子写了回信,给杨春阳推荐了一篇叫《血泪流淌在军营》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一支迎宾军事表演部队的故事。鲜花、掌声、勋章的背后,他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春阳,虽然你们不是对外表演部队,但同是军人,同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和利益,我想你在训练中多少也会受过同样的苦累。如果我亲眼看到你身上的伤痕,我会落泪,但心里是欣慰的。我和你妈妈相信你一定能战胜困难,做一名坚强勇敢的边防战士!”在信的末尾,杨进群还赋诗一首:“泪水流淌在军营,苦练为当合格兵。明日一定无困难,将是鲜花和掌声。”从此,他坚持每周给儿子写一封家书。除了部队正常的政治教育,杨春阳又多了父亲这个人生道路上的“领航员”。
接着,杨进群又寄去了“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和“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等100多条名言警句。杨春阳看了父亲的信,再也没有出现畏难情绪,苦练过硬本领的信心变强了,劲头更足了。新兵训练期间,他就受到嘉奖。2002年5月,杨春阳当上了副班长。但由于管理经验不足,他分内工作常出差错,连队党支部决定“暂停其副班长职务”。尽管连队干部做了大量思想工作,杨春阳仍然情绪低落。杨进群的信给了儿子信心和动力:“勿需感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人生征途免不了沟沟坎坎;勿需苛求一帆风顺,通向崇高目标的道路充满艰难曲折,挫折失败是令人痛苦的,但它却孕育着希望和成功。直起你的腰,迈出你的步子,成功会再次投向你的怀抱……”在父亲的鼓励下,杨春阳很快走出困惑,并以过硬的军事素质被推荐到教导队集训,又当上了副班长。
考军校是许多战士梦寐以求的愿望。2003年4月,杨春阳满怀信心报名参加军校招生考试,结果因入伍时地方工作人员填写疏忽,造成档案材料一处纠正后的涂改而被取消考试资格。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杨春阳的心一下冷到了冰点。就在儿子将要破罐子破摔的时候,杨进群的来信给了杨春阳无穷的力量:“儿啊,活得有理想、有目标很重要,但也要量力而行。一旦既定的愿望和目标达不到的时候,就要学会放弃。成才之路千万条,只要能报效祖国,爸爸妈妈就为你感到骄傲!”杨进群又接连给儿子写了3封信,用大量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和道理启发诱导儿子,不能因一时的挫折而放弃对崇高目标的追求。
家书抵万金。杨进群先后给儿子写了280多封书信,这一封封爱国爱军的家书,帮助杨春阳校正人生坐标,经受住了几个重要关头的考验。在全团同年入伍的战士中,杨春阳第一个受嘉奖、第一个当班长、第一个入党、第一个被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2003年12月,杨春阳作为优秀班长骨干被选取为士官。去年12月,杨春阳又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了三等功。
爱心温暖众兵心
儿子的成长进步,使杨进群深深体会到,书信在部队思想教育中具有补充作用,它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效应。“杨春阳遇到的困惑难题,也正是其他战士面临的人生考验。年轻战士在成长进步的关键时刻多么需要有亲情的感化、激励和疏导啊!”于是,杨进群主动与儿子身边战友开展书信来往,与部队形成共教共育合力。
杨进群像关爱儿子一样关爱着其他战士。他经常用“春阳及四班全体战友”、“六班的青年朋友们”、“三班的军人朋友”、“新战友们”这样的称呼,与战士们进行书信交流,话理想,谈人生。3年来,杨进群给战士们写信240多封,80多名战士给他回过信。战士们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曲折和困惑都愿意向他倾诉,杨春阳所在连队因此专门聘请他为“编外指导员”,所在团领导把杨进群的书信作为培育四有新人的“士兵教材”。
2002年6月,杨进群得知儿子所在班因军事比武失利闹不团结,立即给他们写信:“失败未必非豪杰,跌倒爬起从头来,失败教训要总结,不信成功花不开。”并循循善诱:“战友们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不同,脾气性格迥异,但戍边报国目标一致。团结就是战斗力!年轻朋友们请想一想,如果你们全班、全排、全连乃至全团、全边防的战友都像篱笆一样牢牢地扎在一起,那将是一道多么雄伟壮观的边关长城啊!”深情博大的父爱,像一盏明灯,廓清了年轻战士的思想迷雾,重铸了一个钢铁集体。
2004年8月16日下午,在某边防团会议室里,杨进群励子为国戍边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长达3个小时的报告,杨进群赢得了数十次雷鸣般的掌声。
新疆军区边防某团的领导告诉记者,3年多来,在杨进群的书信激励下,120名襄樊籍战士中有96人当上先进或立功受奖,16名战士考上军校、30多名战士被选取为士官。去年12月,杨春阳所在连队被兰州军区和新疆军区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荣立集体二等功。
国防连着你我他
杨进群认为,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回首历史烟云,展望当今世界,杨进群深深体会到“国防”二字的千钧重量。这也使他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教子育兵仅靠部队和某一个家长来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军属共同来做,实现部队、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去年1月15日,杨进群给儿子所在连队的新战友的父母写了一封书信。在信中,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鼓励家长们“变担心为操心”,用望子成才、励兵成才的精神与动力,与大家携起手来,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去年3月,杨进群还向全市军民发出了《履行义务尽职责,一片爱心献国防》的倡议书。他在倡议书中激情地写道:“国防连着你我他,安宁维系千万家。建议每一户军属、每一个公民都拿出一份精力,献出一份爱心,用实际行动来关心和鼓励战士们安心服役,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心和力量,我们军队打赢能力就会进一步提高,我们国防力量就会进一步增强,我们国家就会更加安定团结、繁荣昌盛!”
杨进群不辞辛劳,利用节假日、国防教育日和每年征兵期间,主动到各地作报告和宣传国防知识。仅去年征兵和今年新兵训练期间,他就先后到驻军某教导大队、湖北省军区教导大队和各市县民兵集训队,为适龄青年、新入伍战士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作爱国育兵报告20余场次,听众达数万人。杨进群的爱国拥军情结,深深地感动了一大批相识和不相识的人。仅襄樊地区就有1000多人受其影响,给襄樊籍战士们写去了书信,鼓励战士们在部队建功立业,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争光。
为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杨进群开通了“同为国防献爱心”热线电话,设立了电子邮箱,在襄樊市“汉江网”上开设了“杨进群教子育兵网页”。热线电话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全天为军属和部队官兵提供服务,电子信箱和网页专门同军属交流教子育兵经验,动员大家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激励亲人爱军报国。杨进群还发起成立了“军属互助会”,制作“军属名片”,明确需要做的工作和联系方式,以利于互帮互助解难题,确保子女安心服役。同时约法三章:不准通过关系把在边防服役的子女往内地调,不准把在艰苦地区服役的子女往富裕地区调,不准把在偏僻地方服役的子女往大中城市调,一切以国防建设为重,以部队需要为第一需要。
杨进群教子育兵的先进事迹,在枣阳、襄樊乃至湖北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从去年8月开始,襄樊市党政军专门成立慰问团,开展“赴边关、走军营、亲切慰问子弟兵”活动,把亲人和家乡人民的关爱、嘱托及时送到每一位襄樊籍官兵的心坎上。市委宣传部制作下发了“爱国拥军模范杨进群”事迹光碟,拍摄录制了“亲人寄语”、“军营传真”互动光碟。湖北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举办了“教子育兵模范军属杨进群”先进事迹报告会,并作出向杨进群学习的决定。目前,一股爱国拥军的热潮正在荆楚大地蓬勃兴起。
短评
可贵的国防意识
杨进群以书信为载体,以帮助青年战士安心服役、成长成才为主要内容,先后给儿子及其他官兵写信520多封,寄报刊文摘资料370多件,配合部队培养高素质军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是千千万万军属中的优秀代表。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他强烈的国防意识催人奋进。
国防意识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杨进群强烈的国防意识体现在对党、对国家、对军队的无比热爱上,体现在对国防建设的深情关注上,体现在对儿子和部队官兵的真挚感情上。杨进群这个典型的涌现,无疑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杨进群可贵的国防意识,在于他牢固树立了“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思想,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学习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响应祖国号召,送子戍边的爱国情怀;学习他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积极配合部队做好青年官兵思想政治工作,育兵成才的模范行为;学习他正确处理个人、家庭和国家利益,不遗余力动员社会力量巩固国防的优秀品质。只要我们都像杨进群那样尽到一份力量,献出一份爱心,全民的国防意识就会进一步增强。
(来源:解放军报第1版 发布时间: 2005-01-21 06:24)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gfjszpd/2005-01/26/content_123775.htm
教子育兵模范军属杨进群
陆汉江 王兴会 本报特约记者 钟友国 本报记者 徐生
1月5日,在湖北省召开的双拥工作会议上,枣阳市七方镇中心小学教师杨进群,讲述了他3年来坚持与在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服役的儿子杨春阳及部队官兵鸿雁传情,利用书信配合部队励兵育子的感人故事,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湖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杨进群“教子育兵模范军属”荣誉称号。
教
子报国殷殷情
2001年12月初,杨春阳和襄樊市120多名青年入伍来到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服役。29日,杨进群收到独生子杨春阳从西北寄回的第一封信,信里,杨春阳流露出怕苦怕累甚至想打退堂鼓的念头。杨进群心疼地掉下了眼泪,但他转念一想:国无防不安,边疆总要有人守卫,孩子吃点苦也是一笔难得的人生财富。当晚,他就给儿子写了回信,给杨春阳推荐了一篇叫《血泪流淌在军营》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一支迎宾军事表演部队的故事。鲜花、掌声、勋章的背后,他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春阳,虽然你们不是对外表演部队,但同是军人,同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和利益,我想你在训练中多少也会受过同样的苦累。如果我亲眼看到你身上的伤痕,我会落泪,但心里是欣慰的。我和你妈妈相信你一定能战胜困难,做一名坚强勇敢的边防战士!”在信的末尾,杨进群还赋诗一首:“泪水流淌在军营,苦练为当合格兵。明日一定无困难,将是鲜花和掌声。”从此,他坚持每周给儿子写一封家书。除了部队正常的政治教育,杨春阳又多了父亲这个人生道路上的“领航员”。
接着,杨进群又寄去了“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和“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等100多条名言警句。杨春阳看了父亲的信,再也没有出现畏难情绪,苦练过硬本领的信心变强了,劲头更足了。新兵训练期间,他就受到嘉奖。2002年5月,杨春阳当上了副班长。但由于管理经验不足,他分内工作常出差错,连队党支部决定“暂停其副班长职务”。尽管连队干部做了大量思想工作,杨春阳仍然情绪低落。杨进群的信给了儿子信心和动力:“勿需感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人生征途免不了沟沟坎坎;勿需苛求一帆风顺,通向崇高目标的道路充满艰难曲折,挫折失败是令人痛苦的,但它却孕育着希望和成功。直起你的腰,迈出你的步子,成功会再次投向你的怀抱……”在父亲的鼓励下,杨春阳很快走出困惑,并以过硬的军事素质被推荐到教导队集训,又当上了副班长。
考军校是许多战士梦寐以求的愿望。2003年4月,杨春阳满怀信心报名参加军校招生考试,结果因入伍时地方工作人员填写疏忽,造成档案材料一处纠正后的涂改而被取消考试资格。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杨春阳的心一下冷到了冰点。就在儿子将要破罐子破摔的时候,杨进群的来信给了杨春阳无穷的力量:“儿啊,活得有理想、有目标很重要,但也要量力而行。一旦既定的愿望和目标达不到的时候,就要学会放弃。成才之路千万条,只要能报效祖国,爸爸妈妈就为你感到骄傲!”杨进群又接连给儿子写了3封信,用大量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和道理启发诱导儿子,不能因一时的挫折而放弃对崇高目标的追求。
家书抵万金。杨进群先后给儿子写了280多封书信,这一封封爱国爱军的家书,帮助杨春阳校正人生坐标,经受住了几个重要关头的考验。在全团同年入伍的战士中,杨春阳第一个受嘉奖、第一个当班长、第一个入党、第一个被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2003年12月,杨春阳作为优秀班长骨干被选取为士官。去年12月,杨春阳又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了三等功。
爱心温暖众兵心
儿子的成长进步,使杨进群深深体会到,书信在部队思想教育中具有补充作用,它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效应。“杨春阳遇到的困惑难题,也正是其他战士面临的人生考验。年轻战士在成长进步的关键时刻多么需要有亲情的感化、激励和疏导啊!”于是,杨进群主动与儿子身边战友开展书信来往,与部队形成共教共育合力。
杨进群像关爱儿子一样关爱着其他战士。他经常用“春阳及四班全体战友”、“六班的青年朋友们”、“三班的军人朋友”、“新战友们”这样的称呼,与战士们进行书信交流,话理想,谈人生。3年来,杨进群给战士们写信240多封,80多名战士给他回过信。战士们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曲折和困惑都愿意向他倾诉,杨春阳所在连队因此专门聘请他为“编外指导员”,所在团领导把杨进群的书信作为培育四有新人的“士兵教材”。
2002年6月,杨进群得知儿子所在班因军事比武失利闹不团结,立即给他们写信:“失败未必非豪杰,跌倒爬起从头来,失败教训要总结,不信成功花不开。”并循循善诱:“战友们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不同,脾气性格迥异,但戍边报国目标一致。团结就是战斗力!年轻朋友们请想一想,如果你们全班、全排、全连乃至全团、全边防的战友都像篱笆一样牢牢地扎在一起,那将是一道多么雄伟壮观的边关长城啊!”深情博大的父爱,像一盏明灯,廓清了年轻战士的思想迷雾,重铸了一个钢铁集体。
2004年8月16日下午,在某边防团会议室里,杨进群励子为国戍边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长达3个小时的报告,杨进群赢得了数十次雷鸣般的掌声。
新疆军区边防某团的领导告诉记者,3年多来,在杨进群的书信激励下,120名襄樊籍战士中有96人当上先进或立功受奖,16名战士考上军校、30多名战士被选取为士官。去年12月,杨春阳所在连队被兰州军区和新疆军区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荣立集体二等功。
国防连着你我他
杨进群认为,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回首历史烟云,展望当今世界,杨进群深深体会到“国防”二字的千钧重量。这也使他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教子育兵仅靠部队和某一个家长来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军属共同来做,实现部队、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去年1月15日,杨进群给儿子所在连队的新战友的父母写了一封书信。在信中,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鼓励家长们“变担心为操心”,用望子成才、励兵成才的精神与动力,与大家携起手来,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去年3月,杨进群还向全市军民发出了《履行义务尽职责,一片爱心献国防》的倡议书。他在倡议书中激情地写道:“国防连着你我他,安宁维系千万家。建议每一户军属、每一个公民都拿出一份精力,献出一份爱心,用实际行动来关心和鼓励战士们安心服役,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心和力量,我们军队打赢能力就会进一步提高,我们国防力量就会进一步增强,我们国家就会更加安定团结、繁荣昌盛!”
杨进群不辞辛劳,利用节假日、国防教育日和每年征兵期间,主动到各地作报告和宣传国防知识。仅去年征兵和今年新兵训练期间,他就先后到驻军某教导大队、湖北省军区教导大队和各市县民兵集训队,为适龄青年、新入伍战士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作爱国育兵报告20余场次,听众达数万人。杨进群的爱国拥军情结,深深地感动了一大批相识和不相识的人。仅襄樊地区就有1000多人受其影响,给襄樊籍战士们写去了书信,鼓励战士们在部队建功立业,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争光。
为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杨进群开通了“同为国防献爱心”热线电话,设立了电子邮箱,在襄樊市“汉江网”上开设了“杨进群教子育兵网页”。热线电话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全天为军属和部队官兵提供服务,电子信箱和网页专门同军属交流教子育兵经验,动员大家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激励亲人爱军报国。杨进群还发起成立了“军属互助会”,制作“军属名片”,明确需要做的工作和联系方式,以利于互帮互助解难题,确保子女安心服役。同时约法三章:不准通过关系把在边防服役的子女往内地调,不准把在艰苦地区服役的子女往富裕地区调,不准把在偏僻地方服役的子女往大中城市调,一切以国防建设为重,以部队需要为第一需要。
杨进群教子育兵的先进事迹,在枣阳、襄樊乃至湖北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从去年8月开始,襄樊市党政军专门成立慰问团,开展“赴边关、走军营、亲切慰问子弟兵”活动,把亲人和家乡人民的关爱、嘱托及时送到每一位襄樊籍官兵的心坎上。市委宣传部制作下发了“爱国拥军模范杨进群”事迹光碟,拍摄录制了“亲人寄语”、“军营传真”互动光碟。湖北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举办了“教子育兵模范军属杨进群”先进事迹报告会,并作出向杨进群学习的决定。目前,一股爱国拥军的热潮正在荆楚大地蓬勃兴起。
短评
可贵的国防意识
杨进群以书信为载体,以帮助青年战士安心服役、成长成才为主要内容,先后给儿子及其他官兵写信520多封,寄报刊文摘资料370多件,配合部队培养高素质军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是千千万万军属中的优秀代表。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他强烈的国防意识催人奋进。
国防意识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杨进群强烈的国防意识体现在对党、对国家、对军队的无比热爱上,体现在对国防建设的深情关注上,体现在对儿子和部队官兵的真挚感情上。杨进群这个典型的涌现,无疑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杨进群可贵的国防意识,在于他牢固树立了“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思想,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学习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响应祖国号召,送子戍边的爱国情怀;学习他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积极配合部队做好青年官兵思想政治工作,育兵成才的模范行为;学习他正确处理个人、家庭和国家利益,不遗余力动员社会力量巩固国防的优秀品质。只要我们都像杨进群那样尽到一份力量,献出一份爱心,全民的国防意识就会进一步增强。
(来源:解放军报第1版 发布时间: 2005-01-21 06:24)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gfjszpd/2005-01/26/content_123775.htm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加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