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历史沿革

 我来答
凝帝系列790aGm
2016-05-28 · 超过6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8万
展开全部

山东大学的前身---山东大学堂于1901年即光绪15年诞生于齐鲁大地首府济南。作为当时山东巡抚的袁世凯就“兴新学,废旧制”之召请慈禧创办了此学堂,教授工业、工艺、医学等“格致之学”,当时也开设了英、德、法、日等外语课,但只作为公共课讲授。
1926年任南京政府教授教育部长的蔡元培先生指定山大的另一身――私立青岛大学为国立大学,设文理两院,外文系虽隶属文学院,但外语已作为一门专业讲授,学制四年。1932年青岛大学改名为山东大学后,外文系先后由梁实秋、洪深、凌达杨等几位著名学者任主任,在此期间,著名教授还有潭莹慎、赵少候等。当时的专业课程是英语,法、德、日作为第二外语列为公共课。
抗战全面爆发后山大停办,大部分人员迁往四川万县的大后方,1946年复校。此时的山东大学不仅规模扩大,分科更细,设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外文系作为十四个系别之一,录属文学院,由山大校长赵太侔先生任系主任。至此山大才成为现代意义上的高校。
1949年青岛解放,山东大学由新的人民政府接收并在1951年与抗战后期创建的华东大学合并,华岗先生任校长。在此前一年,在“向苏学习”的号召下,山大以何奉为主任的俄语系,华东大学也设俄语专业两年制长期班,两校合并后组建了外文系,当时只有英俄两个四年制专业。
在1952年国家院系调整,山东大学的部分院系分散到其它省份或地区,当时的外文系的英语于次年迁至上海外国语学院,只留下了由方未艾先生任主任的俄语组。
1955年,曾任抚大和东北师大校长的成仿吾先生任山大校长,1958年山大由青岛迁至济南,取得一定发展,但“文革”后受到社会的影响山东大学曾一度停办,文革后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和发展,山东大学不断壮大,外文系也于1994年扩建为院。期间曾任系主任或院长的先后有张健、胡德林、李乃坤、李延福,1998年王守元博士任新一届院长。而这一时期我们拥有一批知名教授从事第一线的教学工作,如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西洋戏剧及翻译方面具有极深造诣的赵太侔先生,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曾任上海外文杂志主编并在英美文学方面作出突出成就的黄嘉德先生;另外,梁希彦先生在英美文学研究及翻译方面学有专长,而方未艾先生则特别擅长于俄语翻译。同时我们又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象北海舰队司令王海,国务院、山东、河南、陕西、上海等一些高级党政人才及国内外一大批教授、学者都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