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理论的理论介绍
纳尔逊和温特的经济演化理论在范式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惯例”在经济演化过程中的作用的强调和透彻考察。这一特征是我在本节中,将他们归入“从形式化哈耶克到复兴凡勃伦”这一制度分析范式回归的主要原因。在纳尔逊和温特关于过程选择的演化理论中,他们是在“经济主体所遵循的决策规则和程序模式”的意义上使用“组织形式”一词的,这与“新古典企业理论和企业契约理论的组织形式概念”是存在明显差别的。在此后的分析中,他们进一步用“惯例”替代了“组织形式”。在纳尔逊和温特看来,惯例对于经济主体而言,就是“基因的经济对应物”。他们在这一前提下,进一步把“经济主体行为是一种规则支配的行为”上升到演化理论的‘第一原则’这样的高度。他们认为,惯例在经济主体行为中发挥的作用,类似于生物进化中基因所发挥的作用;使用惯例来解释经济主体行为的稳定性,并由惯例提供经济过程中“自然选择”赖以发生的外部条件,将会像基因在自然选择理论中那样具有解释力。基于这一思路,他们在演化理论中提出了“组织的遗传学”这一命题。他们认为,“惯例的知识是理解行为的核心。将企业模型化就意味着,将惯例及其如何随着时间来改变的问题加以模型化”(1982:128)。
“企业在较大程度上自动遵守固定的惯例”是纳尔逊和温特组织遗传学的核心假定。在他们看来,组织内部的惯例化行为的核心功能在于,利于形成稳定的预期,并促进组织内部特定知识的存储和传播。(1982:99)此外,纳尔逊和温特还指出,惯例是带有刚性的(惰性),它们有自己的生命力。惯例对于组织内部生产性和技术性的知识储存(组织记忆)的功能是无法被还原为其单个成员的有效记忆的。纳尔逊和温特通过将惯例引入经济过程的演化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经济行为的特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根源。他们使人们认识到,惯例是一种类似于基因一样的东西,它提供了经济过程中“自然选择”发挥作用的稳定的可遗传物质。他们通过对经济主体与生物体的类比,揭示了“惯例本身源于自发演化过程,并通过对行为的约束来影响演化方向”的特性。 演化证券学是运用生物进化原理系统阐释股市运行机理的新兴交叉学科,是证券投资研究的一个具有生命力和丰富内涵的新领域。与现代金融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相关假设不同,演化证券学重视对“生物本能”和“竞争与适应”的研究,强调人性和市场环境在股市演化中的重要地位,是揭示股市生存法则最有潜力的前沿科学。其开山之作《股市真面目》颠覆了股市运行机理的传统理论,可称为达尔文式的范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