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哲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展开全部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个命题,实际上是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关于社会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故对这个命题可以分别进行讨论。
哲学是不是关于自然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实际上是问哲学是不是自然科学。显然,哲学不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以自然为研究对象,探索自然的一般规律。如果哲学成为了关于自然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岂不就成为了自然科学本身?其实,自然科学与哲学很不相同。哲学从来不以自然科学的原理、方法来面对客观自然问题。历史上,试图充当一切科学之科学的哲学在试图把握自然的一般规律的时候,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哲学也研究自然,但与科学相比,哲学与自然打交道具有自己的特征。哲学可以无须借助任何工具而直接与自然对话,哲学以哲学的方式关注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内心感知和体验自然,哲学家拥有与科学家截然不同的自然观或者说观察自然的方式。哲学眼中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不同于科学眼中的客观的自然。哲学要面对的是人化的自然,这样的自然不能以科学的方式去理解。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面对的虽是外部世界,表达的却是人自己内心的体验。所谓“哲学表达的实质上是人自己内心的体验”,不只是说人总是从人出发去看待世界,为了人的目的而去研究世界;而主要是说,哲学对世界的理解实质上不过是对人自己的理解,它是通过理解世界来理解人自身的存在及其活动的性质、意义和价值。反过来,人也总是通过对自己的理解去理解世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和生存方式,所以,“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
在所有自然科学门类中,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对物理学情有独钟,它们几乎把哲学直接变成了或等同为物理学。以物理学的方式来理解哲学,在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中表现在下列三个命题中:第一个命题——世界是物质的;第二个命题——物质是运动的;第三个命题——运动是有规律的。然而,这三个命题恰好是哲学以科学的思维很难回答的。其实,物理学自身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历经坎坷甚至莫衷一是。霍金认为:“现实不可能脱离图景或者理论而独立存在……每一个物理理论或世界图景都是一个模型(通常本质上是一个数学模型),是一套将模型中的要素与观测联系起来的法则。”(霍金)离开了“人”这个观测者,“现实”似乎变得难以描述。在这个意义上,当今物理学的发展在淘汰经典物理学对世界的看法的同时,似乎在一步步走向真正的哲学境界。物理学“管窥”世界的方式正在经历一个自我否定和自我更新。哲学始终拥有自己的思维领域、基础问题、学术视野和研究方式。简而言之,哲学不仅不是物理学,也不是自然科学,哲学仅仅只是哲学自身。
哲学是不是关于社会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实际上是问哲学是不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力求发现社会的规律性并用它来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实践。然而,哲学关于社会的概念与这种作为实体的社会的概念有很大不同。在哲学看来,排除了人的社会概念是虚化的、抽象的、不真实的概念。马克思说过:“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2页)因此,人是哲学把握社会的重要因素。正是人创造和建构了社会,正是人本身构成了所谓的社会存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因此没有无人的和先验的社会存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社会存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随着人自身的建立而建立、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马克思说:“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页)人首先显现为个体性,个体是最真实、最重要的存在。别尔嘉耶夫说:“个性不依赖于社会的决定,它拥有自己的世界,它是个例外,是独特的和不可重复的。”(别尔嘉耶夫,第42页)离开了实实在在的个人就没有社会。马克思的著名论断——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说的是人的社会性就是人的感性的全部丰富性和最大普遍化。人的问题都是个体问题以及个体问题的复杂化和扩大化。
哲学是不是关于自然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实际上是问哲学是不是自然科学。显然,哲学不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以自然为研究对象,探索自然的一般规律。如果哲学成为了关于自然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岂不就成为了自然科学本身?其实,自然科学与哲学很不相同。哲学从来不以自然科学的原理、方法来面对客观自然问题。历史上,试图充当一切科学之科学的哲学在试图把握自然的一般规律的时候,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哲学也研究自然,但与科学相比,哲学与自然打交道具有自己的特征。哲学可以无须借助任何工具而直接与自然对话,哲学以哲学的方式关注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内心感知和体验自然,哲学家拥有与科学家截然不同的自然观或者说观察自然的方式。哲学眼中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不同于科学眼中的客观的自然。哲学要面对的是人化的自然,这样的自然不能以科学的方式去理解。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面对的虽是外部世界,表达的却是人自己内心的体验。所谓“哲学表达的实质上是人自己内心的体验”,不只是说人总是从人出发去看待世界,为了人的目的而去研究世界;而主要是说,哲学对世界的理解实质上不过是对人自己的理解,它是通过理解世界来理解人自身的存在及其活动的性质、意义和价值。反过来,人也总是通过对自己的理解去理解世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和生存方式,所以,“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
在所有自然科学门类中,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对物理学情有独钟,它们几乎把哲学直接变成了或等同为物理学。以物理学的方式来理解哲学,在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中表现在下列三个命题中:第一个命题——世界是物质的;第二个命题——物质是运动的;第三个命题——运动是有规律的。然而,这三个命题恰好是哲学以科学的思维很难回答的。其实,物理学自身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历经坎坷甚至莫衷一是。霍金认为:“现实不可能脱离图景或者理论而独立存在……每一个物理理论或世界图景都是一个模型(通常本质上是一个数学模型),是一套将模型中的要素与观测联系起来的法则。”(霍金)离开了“人”这个观测者,“现实”似乎变得难以描述。在这个意义上,当今物理学的发展在淘汰经典物理学对世界的看法的同时,似乎在一步步走向真正的哲学境界。物理学“管窥”世界的方式正在经历一个自我否定和自我更新。哲学始终拥有自己的思维领域、基础问题、学术视野和研究方式。简而言之,哲学不仅不是物理学,也不是自然科学,哲学仅仅只是哲学自身。
哲学是不是关于社会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实际上是问哲学是不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力求发现社会的规律性并用它来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实践。然而,哲学关于社会的概念与这种作为实体的社会的概念有很大不同。在哲学看来,排除了人的社会概念是虚化的、抽象的、不真实的概念。马克思说过:“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2页)因此,人是哲学把握社会的重要因素。正是人创造和建构了社会,正是人本身构成了所谓的社会存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因此没有无人的和先验的社会存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社会存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随着人自身的建立而建立、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马克思说:“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页)人首先显现为个体性,个体是最真实、最重要的存在。别尔嘉耶夫说:“个性不依赖于社会的决定,它拥有自己的世界,它是个例外,是独特的和不可重复的。”(别尔嘉耶夫,第42页)离开了实实在在的个人就没有社会。马克思的著名论断——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说的是人的社会性就是人的感性的全部丰富性和最大普遍化。人的问题都是个体问题以及个体问题的复杂化和扩大化。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