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成语有哪些
名人成语有:高山流水、墨守成规、一字千金、图穷匕见、四面楚歌等。
1.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拼音】: gāo shān liú shuǐ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典故】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两人结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举例造句】: 他弹奏的古典乐曲,若高山流水般美妙。
2.墨守成规(墨子)
【拼音】:mò shǒu chéng guī
【解释】: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出处】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典故】战国时期,木匠出身的墨翟主张兼爱与非攻,到处推广他的学说。楚国要去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军设计攻城的云梯。墨子急忙去劝阻这场战争,楚王让墨子与鲁班比试比试攻防演习,墨子善于防守,鲁班败北。楚王只好放弃攻打宋国。
【举例造句】:他缺乏首创精神,墨守成规地办一切事情
3.一字千金(吕不韦)
【拼音】:yī zì qiān jīn
【解释】: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出处】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典故】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不惜散尽千金扶持秦国王子异人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封吕不韦为丞相。为了提升名望让众人服气,吕不韦命三千门客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
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举例造句】:这篇文章写得极好,情采并茂,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4.图穷匕见(荆轲)
【拼音】:tú qióng bǐ xiàn
【解释】: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处】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典故】战国末年,燕国太子丹物色荆轲与秦舞阳去行刺秦王嬴政,他把樊于期的人头及燕国的地图让荆轲他们进献给秦王,秦王十分高兴。荆轲展开燕国地图,露出锋利的匕首,立即抓住匕首行刺秦王,秦王拔剑抵抗,卫兵乘机上前杀了荆轲。
【举例造句】:战争一触即发,打入敌方的密探,生怕图穷匕见,在混乱之中逃跑了。
5.四面楚歌(项羽)
【拼音】:sì miàn chǔ gē
【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典故】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
【举例造句】:因为战略错误,使前线军队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2018-05-03 · 知道合伙人养生行家
插翅难逃、
两小无猜、
簪缨世族、
惊天动地、
覆雨翻云、
青梅竹马、
袖手旁观、
血战到底、
千钧一发、
浮生若梦、
雾里看花、
再接再厉、
画地为牢、
浪迹天涯、
白云苍狗、
炙手可热、
飞黄腾达、
天伦之乐、
插翅难飞、
金风玉露、
坐井观天、
心有灵犀一点通、
耳濡目染、
无与伦比、
蝇营狗苟、
敬谢不敏、
巴山夜雨、
青天白日、
历历在目、
焚膏继晷
1、东施效颦 (dōng shī xiào pín)
结构:主谓式成语,
词性:贬义成语
灯谜面:西施迷
解释: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典故:《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举例:若真也葬花,可谓“~”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
2、曾参杀人 (zēng shēn shā rén)
结构:主谓式成语,
词性:中性成语
解释:比喻流言可畏。
典故:《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举例:这冤怎申,硬叠成~。(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
3、愚公移山 (yú gōng yí shān)
结构:主谓式成语,
词性:中性成语
灯谜面:最大的意志
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典故:《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举例: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的精神。
4、毛遂自荐 (máo suí zì jiàn)
结构:主谓式成语,
词性:中性成语
灯谜面:自己推举自己
解释: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典故:《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举例:我作~,居然被校长核准了。这样才勉强捱过难关。(邹韬奋《经历·深挚的友谊》)
5、精卫填海 (jīng wèi tián hǎi)
结构:主谓式成语,
词性:中性成语
灯谜面:最徒劳的工程
解释: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典故:《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举例:治理改造大自然,要有~的顽强精神。
6、吴下阿蒙 (wú xià ā méng)
结构:偏正式成语,
词性:贬义成语
解释: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典故:《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举例:马湾有鬣,德小是崇,先生天游,而人曰佳墉。嗟乎!非~。(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篇》)
7、阮囊羞涩 (ruǎn náng xiū sè)
结构:主谓式成语,
词性:中性成语
解释:阮囊:亚代阮孚的钱袋;羞涩:难为情。比喻经济困难。
典故:宋·阴时夫《韵正群玉·阳韵·一钱囊》:“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
8、夜郎自大 (yè láng zì dà)
结构:主谓式成语,
词性:贬义成语
灯谜面:更夫夸口;更夫吹牛皮
解释: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典故:《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举例:驾炮车之狂云,遂以~。恃贪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
9、周郎顾曲 (zhōu láng gù qǔ)
结构:主谓式成语,
词性:中性成语
解释: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典故:《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举例:谁谓~之场,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清·俞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
10、塞翁失马 (sài wēng shī mǎ)
结构:主谓式成语,
词性:中性成语
灯谜面:关公走单骑
解释: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典故:《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举例: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安知非福”。(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车胤(yin)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也当了高官。
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两小无猜、
簪缨世族、
惊天动地、
覆雨翻云、
青梅竹马、
袖手旁观、
血战到底、
千钧一发、
浮生若梦、
雾里看花、
再接再厉、
画地为牢、
浪迹天涯、
白云苍狗、
炙手可热、
飞黄腾达、
天伦之乐、
插翅难飞、
金风玉露、
心有灵犀一点通、
坐井观天、
耳濡目染、
无与伦比、
蝇营狗苟、
敬谢不敏、
巴山夜雨、
青天白日、
历历在目、
焚膏继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