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上好小学必修的科学课
2018-05-28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一、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
1..主动学习 :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了解科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开发的过程,是疑问、困难、障碍、矛盾的暴露过程和心智、个性、成果、喜悦的展示过程的统一。 2.、我们应更多的关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 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场对于将士。向课堂40分钟要高效益,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深刻领悟:“学科学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3.定准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高的科学课的双向互动的创造性过程。 4.面向全体:以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本,兼顾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创设良好的科学教学氛围,让科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
二、要有强烈的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有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有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至于原来我们特别关注的知识,它只是用来整理的其中一个目标,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或主要目标。如:科学三上年级的《我的大树》一课教学中不是追求学生对大树的知识究竟知道多少,而是引导学生如何确定观察内容,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让学生通过活动体会和领悟“什么是观察”“观察和看有什么不同”,学会如何收集信息,如何汇报交流等等。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方式全身心的感受和体验;用测量的方法知道大树的粗细、高矮等有关信息;用文字、图画、采集标本等方法记录收集到的信息;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向大家描述大树……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对自己观察的大树有了直接的认识,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素养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形成了。 因此,在科学课堂上要有强烈的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意识,没有目标意识或目标偏失的课就是没有质量的课。
三、要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具体的操作过程,并要重视教学设计在实施中的合理性。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活动性特点的比较综合的新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活动化的处理,把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关联的活动组合。上课时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活动组织和指导工作,根据探究价值的大小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活动,并在多向互动中培养学生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素养。 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因此,科学课堂教学是一项灵活性比较大的工作,不同的教学内容就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环节。
四、要体现学生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双主体”
针对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科学课要体现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活动的趣味性与探究性、活动的量和质这三对关系是否和谐。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的关系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尊重孩子的学习意愿和教师控制教学进程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孩子做出的回答、选择以及结果、结论,而学生的活动往往非教师所能控制,因此任意性的学生主体作用将直接影响后续教学的方向和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把课堂教学引向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因此教师的引领必不可少。但引得多了,学生主体就淡化了,引得少了,学习效率就下降了。本人认为:教师在处理这对关系时要承认学生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双主体”,即教师是在学生主体活动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及时介入、及时提炼,做到心中有谱;活动的趣味性与探究性的关系表现在:趣味性的活动不一定具有探究性,而探究性的活动也不一定具有趣味性,两者往往不可兼得。本人认为:教师在处理这对关系时要从学生的特点、生活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考虑,允许学生探究生成性的大家都兴趣的又有价值的问题。至于事先考虑好的问题,教师应根据需要有机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探究。另外,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把课内的多种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延伸到课外,做到趣味性和探究性的统一;活动的量和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活动的结构及内涵的研究上。科学课就是有一个个有关联的活动组成的,这些活动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好的结构不但能使活动达到好的效果。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要充分利用现代电化教学手段。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因此,我们根据目标和内容,结合小学生对新奇事物具有好探究的心理特征,运用音响、幻灯、电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有意指导学生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致富经》等电视栏目,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在教学有关植物的根、茎、叶和动物方面的一些内容时,又把这方面的内容制成幻灯片,学生的学习由原来书中的抽象讲解,变得栩栩如生,一目了然。学生掌握起来也轻松、愉快。
六、要重实验操作、让学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强化演示实验,提高教学效果。实验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知识性。做好一个演示实验会比抽象笼统讲解更具体、更有吸引力,学生观察实验操作时都精力集中,甚至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如《浮力》的教学,我们准备了一个装满水的水槽,手中拿一木块,问学生:将木块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呢?学生有不同的说法,都纷纷说出自己的结论。当我们演示时,学生聚精会神地观察,证实自己的结论是对或错,这样学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让几个学生上来演示,用手向下按木块,说说手有什么感觉,这时我们告诉学生这种向上推的力就是浮力。再让学生想想,如果把铁块放在水中又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沉下水底)是不是下沉的铁块就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学生思考后,我们再演示。用测力计先测出钩码的重量,记录下数据,然后将钩码放入水中,再看此时测力计的数据有什么变化, 得出数据,既真实、又可信。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由于学生参与其中,记忆深刻,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七、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求知欲是对新事物进行探究的心理倾向,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 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原动力。好奇心则是求知的大门。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们从学生感兴趣的材料着手,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的位置上,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答案。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时,课前,我们有意把一个乒乓球弄瘪,课堂上,我们向学生求教:“老师刚才打球时,不小心把球弄瘪了,谁能帮老师修复一下。”这时有几个同学说:“老师,你把球放在杯子里,再倒点热水,球就会鼓起来。”有的同学说会不会哟?这时,我就找个同学按他说的方法做。等球鼓起来,教室里一片欢呼声。我们就抓住时机问:这是什么原理呢?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好吗?学生一下子都活跃起来了。对于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要加以保护,不能因学生的想法幼稚而嘲笑、斥责。教学中,无论学生思维成就的大小,都要给予鼓励。
1..主动学习 :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了解科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开发的过程,是疑问、困难、障碍、矛盾的暴露过程和心智、个性、成果、喜悦的展示过程的统一。 2.、我们应更多的关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 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场对于将士。向课堂40分钟要高效益,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深刻领悟:“学科学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3.定准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高的科学课的双向互动的创造性过程。 4.面向全体:以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本,兼顾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创设良好的科学教学氛围,让科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
二、要有强烈的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有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有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至于原来我们特别关注的知识,它只是用来整理的其中一个目标,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或主要目标。如:科学三上年级的《我的大树》一课教学中不是追求学生对大树的知识究竟知道多少,而是引导学生如何确定观察内容,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让学生通过活动体会和领悟“什么是观察”“观察和看有什么不同”,学会如何收集信息,如何汇报交流等等。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方式全身心的感受和体验;用测量的方法知道大树的粗细、高矮等有关信息;用文字、图画、采集标本等方法记录收集到的信息;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向大家描述大树……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对自己观察的大树有了直接的认识,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素养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形成了。 因此,在科学课堂上要有强烈的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意识,没有目标意识或目标偏失的课就是没有质量的课。
三、要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具体的操作过程,并要重视教学设计在实施中的合理性。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活动性特点的比较综合的新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活动化的处理,把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关联的活动组合。上课时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活动组织和指导工作,根据探究价值的大小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活动,并在多向互动中培养学生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素养。 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因此,科学课堂教学是一项灵活性比较大的工作,不同的教学内容就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环节。
四、要体现学生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双主体”
针对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科学课要体现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活动的趣味性与探究性、活动的量和质这三对关系是否和谐。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的关系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尊重孩子的学习意愿和教师控制教学进程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孩子做出的回答、选择以及结果、结论,而学生的活动往往非教师所能控制,因此任意性的学生主体作用将直接影响后续教学的方向和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把课堂教学引向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因此教师的引领必不可少。但引得多了,学生主体就淡化了,引得少了,学习效率就下降了。本人认为:教师在处理这对关系时要承认学生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双主体”,即教师是在学生主体活动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及时介入、及时提炼,做到心中有谱;活动的趣味性与探究性的关系表现在:趣味性的活动不一定具有探究性,而探究性的活动也不一定具有趣味性,两者往往不可兼得。本人认为:教师在处理这对关系时要从学生的特点、生活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考虑,允许学生探究生成性的大家都兴趣的又有价值的问题。至于事先考虑好的问题,教师应根据需要有机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探究。另外,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把课内的多种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延伸到课外,做到趣味性和探究性的统一;活动的量和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活动的结构及内涵的研究上。科学课就是有一个个有关联的活动组成的,这些活动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好的结构不但能使活动达到好的效果。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要充分利用现代电化教学手段。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因此,我们根据目标和内容,结合小学生对新奇事物具有好探究的心理特征,运用音响、幻灯、电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有意指导学生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致富经》等电视栏目,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在教学有关植物的根、茎、叶和动物方面的一些内容时,又把这方面的内容制成幻灯片,学生的学习由原来书中的抽象讲解,变得栩栩如生,一目了然。学生掌握起来也轻松、愉快。
六、要重实验操作、让学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强化演示实验,提高教学效果。实验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知识性。做好一个演示实验会比抽象笼统讲解更具体、更有吸引力,学生观察实验操作时都精力集中,甚至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如《浮力》的教学,我们准备了一个装满水的水槽,手中拿一木块,问学生:将木块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呢?学生有不同的说法,都纷纷说出自己的结论。当我们演示时,学生聚精会神地观察,证实自己的结论是对或错,这样学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让几个学生上来演示,用手向下按木块,说说手有什么感觉,这时我们告诉学生这种向上推的力就是浮力。再让学生想想,如果把铁块放在水中又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沉下水底)是不是下沉的铁块就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学生思考后,我们再演示。用测力计先测出钩码的重量,记录下数据,然后将钩码放入水中,再看此时测力计的数据有什么变化, 得出数据,既真实、又可信。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由于学生参与其中,记忆深刻,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七、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求知欲是对新事物进行探究的心理倾向,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 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原动力。好奇心则是求知的大门。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们从学生感兴趣的材料着手,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的位置上,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答案。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时,课前,我们有意把一个乒乓球弄瘪,课堂上,我们向学生求教:“老师刚才打球时,不小心把球弄瘪了,谁能帮老师修复一下。”这时有几个同学说:“老师,你把球放在杯子里,再倒点热水,球就会鼓起来。”有的同学说会不会哟?这时,我就找个同学按他说的方法做。等球鼓起来,教室里一片欢呼声。我们就抓住时机问:这是什么原理呢?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好吗?学生一下子都活跃起来了。对于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要加以保护,不能因学生的想法幼稚而嘲笑、斥责。教学中,无论学生思维成就的大小,都要给予鼓励。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