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段数学计算能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小学生因为心智孱弱的特点,在认知和思维方面都有很大的欠缺。表现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他们计算能力的薄弱,甚至有些年龄小的同学在进行数学计算时靠的不是思考和理解,而是凭借着硬性的抽象记忆。这些缺失都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起重视的。文章结合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种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计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认真、严格的训练,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笔者在农村小学工作二十多年,一直从事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深刻地体会到孩子们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整体数学成绩都非常有影响,甚至影响到一生。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非常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笔者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学期都会发一本口算册,老师要把这本口算册充分的利用起来,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少一些,老师可在课堂上给孩子计时让孩子们做,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也会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口算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另外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业中必做的一项,平时把这样一项工作坚持下来。这样才把口算这项能力提高起来。
2.为孩子建立错题集
有了错误不可怕,知识的获得都是建立在对错误反复纠正的基础上的。小学生正式容易犯错误的时候,特别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出错,但是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好的学生都是会善于纠错的,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却都不善于处理错误。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养成及时纠错的习惯。可以建议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了自我反思,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让学生多练、多做题,熟能生巧
要熟练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它们的基础都是"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如果这些基础的知识不过关,达不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造成的。如果"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没有熟练撑握,到了中高年级必然算不快、算不准。因而教师要在教授这些基础知识方面多下功夫,除了通过反复训练以使学生达到强化记忆外,还可以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以便能让学生达到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
4.帮助学生,弄清算理规律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数的认识最初凭借的不是理解,而是抽象的硬性的记忆。所以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有时候也往往因为抽象而变得不易理解。学生往往是靠着反复的、强化的训练获得了计算的技巧和能力,不是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获得了知识和方法。因此在计算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计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占主导,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在进行9加几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请出小棒一起来学习,在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中优化得出凑十法,为后面继续学习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比如,想加算减、口诀求商等都是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来进行继续学习的。再如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要讲清楚,让学生理解透彻,他们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方法计算。
5.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要精确的数字、符号,做到不错不漏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同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确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使学生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应该让学生明白,他们以后还要面临许多次的选拔考试,而这些考试,不仅是在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时也是在检验他们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在提高学生学习计算能力上,认真钻研,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整节课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认真、严格的训练,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笔者在农村小学工作二十多年,一直从事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深刻地体会到孩子们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整体数学成绩都非常有影响,甚至影响到一生。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非常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笔者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学期都会发一本口算册,老师要把这本口算册充分的利用起来,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少一些,老师可在课堂上给孩子计时让孩子们做,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也会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口算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另外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业中必做的一项,平时把这样一项工作坚持下来。这样才把口算这项能力提高起来。
2.为孩子建立错题集
有了错误不可怕,知识的获得都是建立在对错误反复纠正的基础上的。小学生正式容易犯错误的时候,特别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出错,但是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好的学生都是会善于纠错的,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却都不善于处理错误。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养成及时纠错的习惯。可以建议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了自我反思,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让学生多练、多做题,熟能生巧
要熟练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它们的基础都是"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如果这些基础的知识不过关,达不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造成的。如果"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没有熟练撑握,到了中高年级必然算不快、算不准。因而教师要在教授这些基础知识方面多下功夫,除了通过反复训练以使学生达到强化记忆外,还可以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以便能让学生达到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
4.帮助学生,弄清算理规律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数的认识最初凭借的不是理解,而是抽象的硬性的记忆。所以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有时候也往往因为抽象而变得不易理解。学生往往是靠着反复的、强化的训练获得了计算的技巧和能力,不是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获得了知识和方法。因此在计算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计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占主导,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在进行9加几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请出小棒一起来学习,在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中优化得出凑十法,为后面继续学习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比如,想加算减、口诀求商等都是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来进行继续学习的。再如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要讲清楚,让学生理解透彻,他们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方法计算。
5.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要精确的数字、符号,做到不错不漏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同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确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使学生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应该让学生明白,他们以后还要面临许多次的选拔考试,而这些考试,不仅是在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时也是在检验他们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在提高学生学习计算能力上,认真钻研,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整节课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