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互联网专业前景不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分析:
(1)周期表中Z元素为氯元素,核电荷数为17,三个电子层,最外层7个电子;
(2)同周期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3)比较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角度判断,而与得失电子数没有必然关系;
(4)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两种有毒气体为NO、NO2,最终转化为NaNO3,设出NO、NO2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列式计算各自的物质的量;根据电子守恒可计算生成硫酸铜的物质的量.
解答:
(1)周期表中Z元素为氯元素,核电荷数为17,三个电子层,最外层7个电子,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Ⅶ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ⅦA族;
(2)表中元素为第二周期和三周期中的元素,依据同周期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分析可知,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Si,
故答案为:Si;
(3)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则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a正确;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氧化性强弱与得失电子数没有必然关系,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说明Y的非金属性较强,故c正确;
故答案为:ac;
(4)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两种有毒气体为NO、NO2,最终转化为NaNO3,1mol氧气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设出NO、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
{x+y=2.23x+y=4
解得:x=0.9,y=1.3,
根据电子守恒:n(CuSO4)=4mol2=2mol,
故答案为:NO:0.9 mol,NO2:1.3 mol;2 mol.
祝你学业进步!
(1)周期表中Z元素为氯元素,核电荷数为17,三个电子层,最外层7个电子;
(2)同周期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3)比较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角度判断,而与得失电子数没有必然关系;
(4)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两种有毒气体为NO、NO2,最终转化为NaNO3,设出NO、NO2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列式计算各自的物质的量;根据电子守恒可计算生成硫酸铜的物质的量.
解答:
(1)周期表中Z元素为氯元素,核电荷数为17,三个电子层,最外层7个电子,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Ⅶ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ⅦA族;
(2)表中元素为第二周期和三周期中的元素,依据同周期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分析可知,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Si,
故答案为:Si;
(3)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则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a正确;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氧化性强弱与得失电子数没有必然关系,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说明Y的非金属性较强,故c正确;
故答案为:ac;
(4)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两种有毒气体为NO、NO2,最终转化为NaNO3,1mol氧气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设出NO、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
{x+y=2.23x+y=4
解得:x=0.9,y=1.3,
根据电子守恒:n(CuSO4)=4mol2=2mol,
故答案为:NO:0.9 mol,NO2:1.3 mol;2 mol.
祝你学业进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安大成妻子陈珊瑚温和娴淑,手脚勤快,将家业整治地有条不紊,却不得婆婆沈氏欢心。而大成懦弱怕母,亦难替珊瑚说话,不久,珊瑚被沈氏逐出家门。在乡亲帮助下,珊瑚暂居沈氏妹于老太太家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