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料袋很难被降解,为什么不把它们烧掉?
什么都是塑料袋,出门买东西两手空空的出去,回来买的东西全用塑料袋提回来。方便是方便 了,可是别的东西在土里时间长了都会烂掉化掉,唯独塑料,据说要200多年才能腐烂分解。多恐怖啊,想象看,我们每天要用多少塑料袋,看着那一车车的垃圾,大多都是塑料,真的好恐怖。
如果把这些塑料袋烧掉,又会产生很多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其抗形变能力中等,介于纤维和橡胶之间,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
"塑料在黄粉虫肠道快速生物降解,揭示了丢弃在环境中塑料废物的新命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授说。
塑料在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而聚苯乙烯又是其中之最,由于高分子量和高稳定性,普遍认为微生物无法降解聚苯乙烯类塑料。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授研究组、深圳华大基因公司赵姣博士等在环境学科领域的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上合作发表了两篇姊妹研究论文,证明了黄粉虫(面包虫)的幼虫可降解聚苯乙烯这类最难降解的塑料。
该研究显示,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为唯一食源,黄粉虫幼虫可存活1个月以上,最后发育成成虫,其所啮食的聚苯乙烯被完全降解矿化为CO2或同化为虫体脂肪。这种发现为解决全球性的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思路。

2025-03-11 广告
1、燃烧完全性问题
首先我们假设考虑最简单的塑料,线形空间结构的聚乙烯(一大串的CH2),它的碳原子含量是不是也算比较大了。我们知道,一个分子的原子数越多,碳原子的空间密度越大,烧起来就越难。现在考虑下同样结构的小分子版——直链烷烃,石蜡,柴油,汽油和天然气,哪个烧起来更完全?同样是固体,石蜡和聚乙烯的燃烧有一些相似,一部分燃烧(其蒸汽在燃烧)而另一部分在物态变化,应该说会有一部分物质损失出去。碳原子过多导致燃烧不完全的物质,一大特点就是成为为碳黑(一种碳单质)的黑烟。
其实聚乙烯毕竟结构上一条长链向一个方向,密度上也不是很大,事实上烧起来也不算难。但是要命的是,就算是这样简单的结构,在燃烧那种剧烈条件下都会发生许多副反应。我做过一道题,聚乙烯燃烧的时候如果先脱掉氢,就能形成碳碳双键,双键再组合然后断裂成环,甚至能形成苯。而这样形成的苯等物质如果没来及燃烧挥发出来,就产生了有害气体。
2、塑料的多种类与杂原子问题
最简单的聚乙烯都这么多破事,复杂的塑料更是难搞。其中使用不少的氯是一大麻烦,它不只大大丰富了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毒性,它甚至降低了烃类易燃的性质,我们知道四氯化碳完全成了不可燃物,所以聚氯乙烯要燃烧明显比聚乙烯费力。包括大家熟知的二恶英,因为有了氯原子的取代才得以形成其剧烈的毒性。至于体型空间结构的酚醛树脂,因为整个聚合物不只是一长链,而是还有许多基团交联成密不透风的网状整体,整个物质真正地连接成了一个分子,因此硬度和惰性明显都要比聚乙烯好,再引入一些杂原子就更加阻燃,成了塑料开关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