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的和服有什么讲究?
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也是曰本人最值得向世界夸耀的文化资产,至今已 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宽大舒适、色彩绚丽而又端庄大方的和服,不仅是一种服饰,更 是一件
艺术品。日本的绘画、戏剧艺术的发 展都与和服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风俗版 画——浮世绘中的美人画,更是离不开和服。日本的陶器、漆器、金属工艺品等也多采用 和服的花纹。和服的种类很多,不仅有男、女.,未婚、 已婚之分,而且还有便服和礼服之分。和服大 致分为“黑留袖”、“色留袖”、“本振袖”、“中振袖”等。男式和服款式少,色彩较单调,多 深色,腰带细,穿戴也方便。女性和服款式多 样,色彩艳丽,腰带宽,不同的和服腰带的结 法也不同,还要配不同的发型。已婚妇女多穿“留袖”和服,未婚小姐多 穿“振袖”和服。此外,根据拜访、游玩和购 物等外出目的的不同,穿着和服的图样、颜色、样式等也有所差异。和服的穿着技巧,是 随着时代的风俗背景蕴育而生的。通气是和服的一大优点和特征,和服的 袖口、衣襟、衣裾均能自由开合。不过,这种 开合(尤其是衣襟的开合)有许多讲究。不同的开合具有不同的含义,显示穿着者不同的 身份。例如,艺人穿着和服时,衣襟是始终敞 开的,仅在衣襟的“V”字型交叉处系上带子。 反之,如果不是从事该职业的妇女在穿着和服时,则须将衣襟合拢。同样是合拢衫襟,其 程度也有讲究,并以此显示穿着者的婚姻状 况:如果是已婚的妇女,那么衣襟不必全部合 拢,可以将靠颈部的地方敞开。但如果是未婚的姑娘,则须将衣襟全部合拢。事实上,和服 的穿着有许多讲究,以至在日本还出现了专 门教人如何穿着和服的“教室”。
日本现代和服的色彩的讲究,以黑色为最上。如黑留袖是已婚女性各种喜庆场合的正式礼服,青色也是较为稳重的外出服,而茶色等一类比较雅致的色彩是出门访友的常服,年轻人则常穿较鲜艳的色彩。日本和服的色彩还强烈地表现在与季节的关系上。春天是草木发芽、白花盛开的季节,嫩绿的草色和浅葱色成为主色调,樱花和菜花则是主要的纹样。初夏,在新绿中映出的是棣棠色和藤色等,为了盛夏的凉意,人们总是喜欢蓝色或绀色等深色的单衣,在朝霞和百合之外,波和水流模样也是人们喜爱的题材。秋天是枫叶红了的时候,衣上飘落的红叶和周围的环境极为吻合,色彩是金茶色、暗茶色,还有古代紫藤等都是与此相配的色彩,红叶和秋草或是菊花则是最为合适的纹样。冬天,暖暖的小豆色或是绯色是极为合适的色彩,由于这是一个缺乏色彩的季节,因此,华丽的更纱和唐草纹样可以为此增色,尤其是到了新年,以莲红色为主调的吉祥纹样成为主旋律。日本历史上曾定桔黄色、深红色、青色、深紫色分别为皇太子、太上皇、天皇、和亲王的礼服用色,限制他人使用。尤其深红色和深紫色,更不准皇室以外的人使用,这种规定一直持续到1945年。 直到今天,在日本的一些地方穿着和服时,非隆重仪式,一般不选用白色和红色。因为:白色代表神圣、纯洁;红色则象征着魔力。
在城市,正月初一,大部分家庭都不洗衣服。古俗,每月的一日、十五日、二十八日,甚至彼岸等祭日也不得洗衣。这固然是节假日需要好生休息,也是畏惧这一天祭祀对象的魂灵飘游而过时附在晾晒的衣服上。新穿刚做好的衣服时,有的地区(如纪州)先将衣服披在柱子上;有的地方(冲绳)要口唱"我也千年,柱也千年"、"衣服单薄,身板结实"。即使不先给木柱穿,也要叠好后敲打两下再用。这都是出于担心衣服上藏有某种魂灵的缘故。收藏一段时期后用棒敲打,或者先给木柱穿,从主观愿望来讲,希望起到化解的作用,去灾避邪。《无何集》载:"毋反悬冠,为似死人服",河南沁阳一带有"反穿罗裙,另嫁男人"的传说。由于死者去的是一个与阳世截然相反的阴间世界,所以死后要反穿衣,反戴帽。日本习俗,人死了下葬时,要左向掩衣襟,意味着死者的一切装束都与生者相反。所以,平时人们穿衣服时,最忌讳领子窝在里面,或者以后为前,以里为面。同样,由于"万物有灵"思想,人们认为自己穿用的衣服必然寄存有自己的灵魂,把自己穿用的衣服赠给最亲近的朋友,意味着把自己的魂魄也赠给了对方,足见一片诚心。有的人赠衣时,还在兜内放一枚五圆的日币,这是取五圆的谐音,表示"御缘"(与您有缘)之意,还存在的赠"买衣服钱"、"买腰带钱",都是这种习俗的表现。
日本女性这么爱穿和服,那么背后的小枕头有什么“用处”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