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导演几乎都不拍元朝、明朝的历史剧呢?
近年来,随着《明朝那些事儿》等明朝历史小说的热销,作为平常人来讲,相比于枯燥乏味的大部头正史,面对这种被后世人等诙谐解读的历史小说,大家从可阅读性方面也就有更多的选择性,毕竟小说也是基于正史来描述的,大家由此对明朝的历史基本上都有了或浅或深的认识。
公众对明朝历史认识得越多,对导演的文化水平和历史功底都是不小的考验。相比于琼瑶笔下的清宫小说而言,编剧和导演只要把符合时代特征的服装和背景放上银幕,就可以靠着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去拼凑出自己所需要的电视剧剧情。
在对外的传播过程之中,大家一般也选择比较接受的题材来欣赏,旧时的戏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古代的戏剧讲究脸谱化,善恶分明,能演大白脸的曹丞相在民间有固定的认知范围,一看诸葛亮就是鞠躬尽瘁,一看曹操就是奸臣。但是同样是奸臣的李林甫,一般的人还真不认识这个家伙。
在筹拍元、明时期的电视剧的过程中,我想编剧应该也会遭遇到类似的问题,大部分人物民间知名度不高,再加上电视剧、电影的表现形式更接近于生活,太过于脸谱化的东西早已落后于时代,为观众诟病,所以历史类的电视剧就很难拍。
大部分老百姓也不会深究明朝诸如商辂,徐阶,李东阳等到底有多少政绩,导致明孝宗和明武宗这对父子差异这么大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演能拍的也就是几个知名人物,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我本淮左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的和尚乞丐皇帝朱元璋,再加上一个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本身所带有的独特气质和经历再加上自带野史标签,才使得自己有很大的可挖掘能力。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除了嘉靖这个被海瑞评价为嘉靖嘉靖、家家穷得干干净净的极品皇帝之外,平心而论,严嵩在民间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至少大家都有不少人都知道严嵩是个大奸臣级别的人物。
但是对于同样是一丘之貉的严嵩亲儿子严世藩同志,除了后来的王世贞因为和他的矛盾在金瓶梅上以严世藩作为原型写的西门庆之外,又有几个人知道严世藩自己号称是当时三个最聪明的人?这位因为意外瞎掉了一只眼睛的独眼龙严公子,凭借当世无双的揣测人心的才华,除了疑似做了金瓶梅的背景帝,他基本上在百姓心中也还是默默无名。
明朝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永乐大帝朱棣,估计稍微有点知名度的就是末代吊死的崇祯皇帝了。《大明劫》固然拍得比较用心,但它的惨淡票房又使得追求电视剧收视率和电影票房的导演和投资商们不寒而栗,从风险角度考虑,当然没人愿意碰这种既考验导演的历史能力,又容易吃力不讨好的题材了。
这也不能怪老百姓,你看着堂堂的汉家江山被异族铁骑踏破,好好的冠裳被勒令从胡,扎起代表屈辱近代史的大辫子,很难产生愉快的观赏欲。看电视剧也好,看电影也罢,说破大天儿也是为了找找轻松和乐子,你让观众工作累了一天,晚上回家还得看个古装剧去忧国忧民,并不现实。
相比于明朝还有几个皇帝有人知道,元朝除了忽必烈和有点关系的成吉思汗,元朝皇帝那读起来都能成为绕口令的名字就能让人看得瞠目结舌了。
再者,元朝除了下面后来基本没什么联系的四大汗国,走马灯一般频繁更换的皇帝,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了不到百年的时间,放在中国历史上来说,简直就是过眼云烟,这种年数的朝代自然就更没有什么剧本和材料可以挖掘。
何况从考虑维护民族的团结性出发,元朝的部分政策的确是对当时的中原各族人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伤害,这种黑历史就在那里摆着,虽然元朝已经亡了几百年了,但也不能被人为美化或破坏那样去“戏说”。
观众的认知、朝代时间的短暂、民族事项的局限,再加上两个朝代的宗族后裔在后世社会中缺乏公众话语权。综上所述,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荧屏上缺少元明时期的电视剧了。
之所以很少有导演会拍摄这一类题材的电视剧或者是电影,这就是由于在这些朝代之中可以拍摄成电视剧的题材是非常少的。大家想必看过一部叫做成吉思汗的电视剧,那么这样的一部电视剧,其实看完之后是让人感觉到有一些奇怪的。
因为在这里面讲的人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当时是一个蒙古人,可是在这一部电视剧之中所采用的语言却是汉语。这样的一个电视剧拍出来之后还是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首先从语言上来讲的话,大家似乎还是有着很多的差距的。
那么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原因,就是如果说想要拍摄元朝题材的电视剧的话那么在语言以及人物名字的掌握上就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其实当时的蒙古人他们的名字相对来说是要长一些的,想要认真的记住每一个皇帝或者是在蒙古人之中拥有着较高名气人物的名字,还是有着很多的困难的。
那么最为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在元朝的时候就是朝代的更替相对来说是非常快的。每一个朝代逐渐的更替也会使得这一个皇帝,他所统治的朝代之中,能够记录在案的事情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缺少这样的题材,所以说几乎在不会将他们拍摄成电视剧。而明朝其实和元朝有着一个比较关键的原因,就是几乎是没有可以拍摄的题材的。
导演排电视剧很大程度是为了利益,清宫剧的市场接受率高,拍摄也方便,还很卖座,大家基本都是往这儿挤了,像元朝、明朝、南北朝这种题材的历史剧拍出来基本没人看,所以导演们也不愿意砸钱找罪受。
01、元朝、南北朝等朝代属于外族掌管,汉人无法抬头像元朝、南北朝这种朝代的电视剧属实是少,因为那个时代对于我们来说比较黑暗,也相对比较耻辱,中原大地被那时的外族占据,汉人地位是相当的低下,根本没办法抬头做人,中原文化传承也出现断层,这样的电视剧拍出来,属于揭伤疤,观众肯定不愿意去看。
尤其是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汉人的地位更是跟低的可怜,就算是之前的宫廷嫔妃,也沦落成草原上的牛马和羊群一般,这是属于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就算是教科书和各种文献典籍上也是一笔带过,更没有人愿意把它拍成电视剧了。
其实元朝还好,出了一个《成吉思汗》的电视剧,让大家深入了解“一代天骄”的成长史。但是成吉思汗毕竟也是蒙古人,语言文化各方面都有差异,人物的名字也难记,观众的代入感也差,导演就算费尽心思把各方面做到极致的完美,也很难火爆。
客观来讲,明朝是汉人掌管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当时的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水平,科技领先全世界300年左右,航海业很发达,对外交流频繁,也出现过“四海升平,万邦来朝”的辉煌局面,关于明朝题材的历史剧也是也挺多的,比如:
《大明王朝1566》、《大明风华》、《神机妙算刘伯温》、《郑和下西洋》、《朱元璋》、《锦衣卫》、《万历首辅张居正》、《郑成功》、《袁崇焕》、《女医明妃传》......
以上这些电视剧可能有的会口碑爆棚,但是它们的人气并不能达到爆红的程度,观众在日常的娱乐休闲之中,更愿意看的是不是家国大事,而是清宫剧的那种儿女情长、风花雪月,当然这也跟观众的主流群体偏女性化、年轻化脱不开关系,要让他们去深入品味其中的内涵,属实有些强人所难。
清朝虽然跟元朝、南北朝一样,都是属于外族掌管,但是它后期的策略相对温和,对儒家文化比较推崇,汉人的地位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再加上导演一般会避开敏感的话题,专门去拍摄宫斗剧,这就让相对严肃乏味的历史剧,转变成了轻松搞笑的古装偶像剧。
在观众心情放松的状态之下,距离现代时间最近的清朝,也更加容易被接受,观众也很简单就能被代入进去,人们愿意看才子配佳人、扮猪吃老虎、小人物逆袭翻盘,这种题材的电视剧拍摄简单、成本较低、市场成熟、观众爱看、收益最高,所以导演和投资者必然会争相涌入清代的电视剧,去瓜分这块大蛋糕。
因为元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关于元朝的历史描述比较少,而明朝的政治事件比较多,关于皇宫中男女情爱比较少,所以中国导演才几乎都不碰元朝、明朝的历史剧。元朝在统治时期,因为民族歧视,导致元朝时期的汉人是没什么地位的。而且当时的元朝直接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而汉人则是最低等的。因此,在元朝社会中,汉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所以汉人对元朝的历史也就不感兴趣了,再加上元朝存在的时间比较短,蒙古特色严重,导致汉人对元朝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好感的。
在明朝时期,因为当时的政治事件比较多,关于皇室间的爱恨情仇比较少,对于导演来说,为了收视率,很多的导演都会选择观众比较感兴趣的去拍,所以导演才会比较少的去拍明朝的历史剧。现在的电视剧,拍的比较多的大概就是清宫剧了,清朝离现代人还是比较近的,同时清朝的皇帝可是有几位出了名的痴情。
清宫剧中大多都是关于帝王和皇室之间的爱恨情仇,也是深受观众喜爱的。对于导演来说,为了收视率,肯定是会选择观众喜爱的,迎合观众的口味。而明朝和元朝离现代人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并且也没有发生什么历史上的大事件,能够让人记住的。清朝的皇帝则是不同,清朝皇帝比较喜欢离开皇宫外出游玩,这就让皇帝有了很多的民间故事,同时还能够拉近和百姓的距离。而且,民间关于皇帝的传闻有很多,这方面很受观众的欢迎。同时,历史上的清朝皇帝,有几位都是痴情子,对于观众来说,在后宫佳丽三千的情况下,皇帝还能这么痴情,也是让观众佩服和喜爱的,同时也是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