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逆反心理及表现?
2019-04-10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逆反心理是指儿童成长到一定阶段,心理日趋成熟时所产生的一种与成人尤其是父母对着干的情绪,医学上称之为敌意对抗心理。逆反心理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呢?研究表明,逆反心理大致有两个阶段,一为儿童时期的逆反心理,另为青少年时期的逆反心理。
1.儿童时期的逆反心理当孩子从完全依赖父母成长为可以相对独立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处于一种波浪式的不平衡状态,行为也相对比较混乱。一般来讲,当孩子2~4岁,可以独立行走说话的时候,便开始出现第一阶段的逆反。而到了6~7岁,又开始出现第二阶段的反抗期。在这一时期中,他们似乎更热衷于做自己还不能够做的事情或是不符合现实的事情。俗话说“还不会走就想跑”就是这一阶段比较突出的表现。其他表现还有:违抗大人的命令,不愿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总喜欢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在他们觉得父母不对,却硬要他们执行命令的时候,他们会故意装作没听见或是和大人顶嘴,并产生对着干的情绪。
2.青少年时期的逆反心理青少年时期的逆反心理是最严重也是最让父母老师头疼的问题之一。在孩子成长到13~18岁,也就是中学生时期,逆反心理也随之而来了。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不再是完全依赖父母的小孩子,尤其是心理上精神上也开始独立,父母的权威已经开始逐步被怀疑,也不能够完全从精神上满足他们。他们极力反抗以摆脱父母的“束缚”和管教,追求一种自由和自主。加之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积累和增长,父母的价值标准、社会观念经常会和他们产生出入,于是他们不再惟命是从,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处理自己的事情。于是,家庭内部的矛盾时有发生,经常会“战争”不断。父母为此伤透了脑筋,常常觉得孩子已经管不了了,不听话了,翅膀还没硬就想飞了。其实,这种完全的我行我素的思想行为作风就是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最直接的体现。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出现离家出走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指出,预防并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平等的新型的家庭关系,是防治逆反心理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