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现今构造特征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断裂平面上可以分为两组, 一组为NWW (或近EW) 向, 由北向南可分为三个泉-滴北断裂带、 夏盐南-滴南断裂带及莫索湾-白家海断裂带; 一组为NE(或近SN) 向, 自西向东可分为乌尔禾-车排子断裂带、 夏盐-达巴松断裂带、 基东断裂带、 石东-莫北断裂带以及北三台凸起西断裂。 从两组断裂的交切关系分析, NWW (或近EW) 向断裂被NE(或近SN) 向断裂所切割, 说明前者形成早于后者。 从剖面特征分析, 断裂构造样式常表现为陡倾角逆冲断裂, 在断凸地区, 控制残留上石炭统分布的NWW(或近EW)向陡倾角大型逆断层可组成正花状构造, 这种构造样式特征表明其曾经遭受过强烈的挤压-走滑作用, 根据上石炭统与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 同步变形关系,结合区域构造和应力场演化分析, 推测这种挤压-走滑作用可能主要发生在二叠纪时期,特别是早二叠世末期与晚二叠世末期的构造运动, 当时的主压应力方向主要为NW—SE向, 使本区的近EW向构造发生了较强的挤压兼右行走滑作用的叠加变形, 同时形成NE(或近SN) 向断裂。
上石炭统残留地层总体具近东西向断凸、 断凹相间排列的带状展布特点, 在断凹的中部或主逆断层的下盘保存较厚, 在边缘或主逆冲断层的上盘遭受较强的剥蚀; 在断凹边缘或靠近主逆冲断层, 地层发生明显的向上弯曲的牵引变形, 总体形成一种复式向斜的变形特征 (其内部可被次级褶皱与断裂复杂化), 而断凸及其边缘则相反, 总体表现为复式背斜的变形特征。
石炭系顶面构造特征总体表现为东部、 东北部、 西部高, 南部较低。 东部地区整体表现为高隆区, 在北三台凸起经阜东斜坡与西部深凹区过渡; 东北向西南基本上可以分为3个带: 北部及东北部鼻状隆 (凸) 起带、 中部背斜带及西南部深凹区。 北部英西地区整体表现为一个宽缓的南倾鼻状隆起, 东北地区受三组NWW(或近EW) 断裂带所控制形成3个窄陡的南西倾的鼻状凸起, 自北向南依次为滴北鼻凸、滴南鼻凸及白家海鼻凸; 中部背斜带, 包括玛湖凹陷内的玛湖背斜、达巴松背斜以及莫索湾背斜。 另外, 在西北缘克拉玛依、车排子地区, 由于受NE向和近SN向两组逆冲断裂夹持, 形成一个SE向倾伏的鼻状背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