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历史电影之最,电影《The Last Emperor》为什么能获得奥斯卡9个奖项?
该影片至今已获得9个奖项,影片的成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应归功于意大利籍导演贝尔托卢齐.贝尔托卢齐的拍片风格相当独特:只写电影文学剧本而不用分镜头剧本,镜头之间的衔接仅凭感觉.这种看似即兴发挥的创作手法,事实上摆脱了分镜头剧本的束缚,使导演能充分自由地体会场景和氛围,从而使影片更富于艺术表现力.这种敏锐的感觉加上他在音乐方面的功力,使他对影片音乐的格调和审美情趣产生了自己独特见解.
在他的指导下,中国作曲家苏聪先完成音乐,拍摄时演员伴随音乐表演,一次完成.这种拍摄手法使整部影片的音乐和画面丝丝入扣,浑然天成,产生了良好效果.这是本片能获奥斯卡最佳作曲和最佳音响效果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半个多世纪奥斯卡辉煌史册上也第一次有了一个中国艺术家的名字——苏聪.
著名影星尊龙和陈冲在本片中分别扮演溥仪和皇后婉蓉.溥仪这一角色在年龄、心理上的变化跨度非常大,而婉蓉也是从一代尊后到最终精神失常,这两个角色的演出难度很高,然而尊龙和陈冲却以他们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演技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在强大的演员阵容中,还有扮演溥仪老师庄士敦的英国演员奥图尔,扮演战犯管理所所长的中国著名话剧演员英若诚等,他们也为影片的成功作出了贡献.
这也是这部影片获得奖项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末代皇帝》能获九座奥斯卡奖杯 ,代表西方主流电影界对这部电影的认可。无论是其拍摄手法(贝托鲁奇厉害),还是高级的配乐(坂本龙一真的牛),抑或是还原的布景和服装道具(获准在故宫拍摄的电影),都是数一数二的。
影片采取现实与回忆穿插的形式,缓缓讲述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光影流动,作为战犯的溥仪苍白单薄,他的一生像拉开的画卷,徐徐展开在观众面前。电影剪辑毫不突兀,总能在合适的时间用合理的形式,把我们拉入涌现的回忆中,和着溥仪一起共沉浮。
电影另一为人所称颂的点,是它的配乐。日本作曲家坂本龙一加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这样的组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两个曲子《Where Is Armo?》和《Rain》,前者像打开历史尘封的厚重大门,皇宫恢宏庄严,溥仪的一生走马观花的在你眼前掠过,后者在溥仪之妃文绣想要离开的激烈渴望中,带着一种决绝的不可逆感,磅礴气势喷涌而出,直击人心。
最后说到影片中服装场景的还原,一个外国导演,能将中国在他镜头下如此真实的呈现,实属不易。服装有考究,有创新,这背后一定付出了不可知的努力。各种大场面,光是群众演员就上万人。佩服导演的功力,将一切都调度得井井有条,最后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影片、最佳美工、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始音乐。九个最佳,令人拍案叫绝。中国最后一个皇帝,令人唏嘘。
有人说再难以拍出《末代皇帝》这样经典的影片了,无论是群演的数量,影片的深度以及导演的水准,都不会再有了!我是认同的。
1986年,末代皇帝剧组,在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授意和批准下,进入了紫禁城。在电影史上,这是具有极大意义的一天。同时为了配合电影的拍摄,召集了1.9万名临时群演,这样的规模除了在神奇的国度:中国,我想任何国家都不会有这样的大手笔。加上意大利传奇的导演:贝托鲁奇,天才般的拍摄手法,有人说一个导演一辈子能有一部电影载入史册,就已经可以名留电影殿堂了,而贝托鲁奇却有着不下三部的经典电影(贝托鲁奇大师已于2018年11月26号离世,18年走了太多的大师),这就是真正的大师。
除了以上几点客观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这才是末代皇帝无法再现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封建王朝制度灭亡在1912年,而清朝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溥仪作为这个帝国的最后一个帝王,其本身代表的意义是巨大的,这样一部再现溥仪一生的传记电影,又怎么会是普通电影可以匹敌的。
另外一些小的元素,也是影片加分的原因,比如饰演溥仪的演员尊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演员。以及电影本身总体剧情的设计和服装、配饰等道具的准备,都是空前的。
与其说《末代皇帝》是一部电影,不如说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倒塌的缩影,其经典和历史意义将永远再难重复!
《末代皇帝》获得了第六十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9项大奖,这部《末代皇帝》为什么能够获得这么多奖?难道是因为导演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其实不是的,这部《末代皇帝》是凭真本事获得了那么多奖!
这部《末代皇帝》是第一部获得中国政府的允许,进入故宫实地拍摄的西方电影,并且,溥仪的弟弟溥杰和帮助溥仪完成自传的李文达都被聘为本片顾问。这是一次新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门大开,迎接西方艺术家和观众的行为,这无疑是文化交流领域的一次巨大的进步,可以说这部电影能够拍摄出来就是很不容易的。
影片的成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应归功于意大利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他的拍片风格相当独特,经典作品层出不穷,像《巴黎的最后探戈》和《一个荒唐男人的悲剧》,都很精彩。意大利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在本片中以出色的摄影手法、色调优美的画面表现了气势磅礴的宏大场面,成功地烘托了主题气氛。导演对于光影的运用,已经趋于化境。影片几乎全部采用自然光,大量运用广角拍摄。影片的制作团队都是相当专业,并且有默契的。这是《末代皇帝》能够获得这么多技术奖项的原因。
而在影片的演员表演上,尊龙和陈冲在本片中分别扮演溥仪和皇后婉容。这两个角色的年龄跨度大,角色情感丰富,演出的难度很高, 能够把角色的情感融入到自身形象中,这已经是非常精彩的演技了。影片一共使用了1万9千名临时演员,制作团队辛苦,并且片中出现的喇嘛是禁止被女人碰的,所以剧组特地为他们聘请了男性服装助理来协助他们穿衣。为了制作朝廷上人们的假发,发型师使用了2200磅头发。整个拍摄过程动用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为成片的水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影片展现了溥仪的一生,他因为要去统治整个中国旧有的社会,是制度的产物,也就是这个紫禁城,将他禁锢。到影片的最后,他老了,非常老了,才真正适应这个社会,不知道是一种欣慰还是一种悲哀?这部《末代皇帝》阐述了国、家、人三方之间的道理,在这部影片中全部展现出来,无论是好是坏,这都是一段历史,这个故事精彩且珍贵,这些都是《末代皇帝》为什么会获奖的原因。
2019-10-21 · 知道合伙人影视综艺行家
先说我对这个问题的核心回答:
《末代皇帝》的拍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集大成,它的狂揽9座奥斯卡小金人也是时代造就的。
展开来讲——
第60届奥斯卡是1988年3月颁发的,那个年代,好莱坞对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中国、对中国电影了解甚少,但中国的泱泱文明和东方神秘也让他们很好奇。同一年,张艺谋的《红高粱》1988年2月在柏林获金熊奖,再之前一点,陈凯歌的《大阅兵》1987年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获评委奖,这些是西方比较认可、影响力比较大的电影节。
《末代皇帝》是一个意大利导演、意中英联合制片的关于中国皇帝的史诗片,在那个年代制作费就就高达2500万美元( 还不包括中方的难以估价的资助),又是中国人讲英语台词,对好莱坞来说,听着就有天然的好奇和新鲜,何况还有“西方首次在故宫实景拍摄的故事片”大噱头。
奥斯卡让这样一部影片,成为1988年那一届的最大赢家,除了被影片艺术性折服,很难想象其中没有对某种政治、文化产生猎奇心的因素。
《末代皇帝》9提9中,很多是技术类的奖项,是大投资大制作才能促成的成就,而其中,没有一项表演类奖项获提名,即使在我们看来,尊龙、陈冲、邬君梅,甚至包括演15岁溥仪的吴涛,在片中的表现都非常惊艳。也就是说,奥斯卡认可《末代皇帝》的故事、拍摄、制作,但对东方面孔的演员,不感兴趣,也没有得到肯定。
再多说几句——
虽然这个问题很多答友都贡献了很棒的答案,我还是想再说说自己的感受,是因为随着上个月(2018年11月)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去世,《末代皇帝》又掀起了一轮反刍热潮,我也是首次看了219分钟版本,以前只看过163分钟版本的。
本片拍摄时的天时、地利、人和已经永远不可能再现,所以《末代皇帝》也是永不可能再复制的史诗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