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长安”明明那么好听,最后为什么要改成西安?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
古时的长安城一直都是经济文化中心,多少的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千古名作,李白这首长相思就以“美人”暗指长安,得到赏识后,李白在长安待了三年,最终失意离去,多少人梦长安、忆长安,最终离长安。
从名字来讲,古人取名确实非常好听,你看以前的长安(西安)、九原(包头)、汝宁(驻马店)、朝歌(淇县),古人之所以会取名,无外乎一个“礼”,《左传》中云: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取名也是礼仪的一种,不管是给城市取名,还是给自己孩子取名都是一种传统,那么长安为什么要改名呢?又是谁改得呢?
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凭着这份地理优势,长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京都”,西周时期这里称为“酆镐”,在这里周朝制定了礼乐,随着建都,经济也发展了起来。
《周礼·司市》中载有: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西周时期长安的经济文化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西周灭亡后,进入战国时期,秦孝公选择了渭水边上咸阳取取代了旧都。
咸阳成为了千古第一帝都,不过秦国仅仅维持了16年就灭亡了,汉代取而代之,出于秦国暴政的教训,刘邦不是特别想要定都咸阳,娄敬就建议定都关中,汉高帝七年(前204年)迁都与此,取“长久治安”之意,称“长安”。
在西汉200多年的历史当中,长安一直都是汉朝经济文化中心,丝绸之路的起点也在长安,此后,隋朝、唐朝也定都长安,唐朝的盛世让长安在历史上留名青史,它的规模建筑甚至影响到了日本。
日本的平城京和平安京,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都高度模仿了长安规划结构,宋朝的经济文化中心就开始转移,宋朝迁都开封,元朝定都燕京(北京),长安也改为了“奉元路”,明朝建立后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明朝太子朱标一直都有意迁都长安,当时还昭告了天下: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向命汝弟分封其地,已十余年,汝可一游,以省观风俗,慰劳秦民。然而在迁都之前,朱标去世了,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自然是异常悲伤,他也没有心思迁都了。
朱棣兵变登基之后,迁都北京,长安也失去了最后一次崛起了机会。从此“长安”就成了“西安”,西安也成了当时北京的陪都,虽然长安不再是“京都”,但长安也是历史古城之一,如今长安依旧还留在人们心中。
北京最重要,也最知名的神州第一街——长安街,就是以古代长安命名的,由此可见长安的魅力还是存在的,只是如今“西安”多少听起来没有“长安”那么好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