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吗?会不会误导孩子?
幼儿园老师让每个小朋友画一幅画送给自己的妈妈,晶晶也画了一幅。下午妈妈去接她的时候,她兴冲冲地跑过来把画举得高高地递到妈妈面前。妈妈满心欢喜地接过来一看,画上的大人躺在沙发上拿着手机,聚精会神地打着游戏,一个小孩在旁边抱着玩具熊乖巧地坐着。图画的线条非常简单,可是这个场景突然戳到了妈妈的心,因为她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她和孩子相处时的场景。“原来我不注意的时候,安静的晶晶看起来是这么的孤独。我以后跟她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不再玩手机了,要好好享受母女相处的时光。可是,有时候上班回来的确很累,我也想放松一下啊。”晶晶妈妈在心里又自责又难过地纠结着。
父母玩手机这个问题,的确是眼下社会上最热门的话题,甚至很多媒体用过“孩子们正在和手机争夺自己的父母”这样的句子。其实,手机到底能不能在孩子面前玩儿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任何事情都有着利弊,只是看你如何去做。
孩子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在你玩儿手机的时候,他们的小脑瓜可是一刻也没闲着呢。
1. 手机里到底有什么?
自古便有“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幼年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会有天然的模仿和好奇,当你在孩子面前聚精会神地玩着手机的时候,他不禁会对手机也产生极大的好奇和兴趣。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能让我的爸爸妈妈这么着迷,一定是特别有意思的东西;玩手机一定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不然为什么我去跟他们说话时,他们都回答我:“妈妈/爸爸在忙呢!”
2. 妈妈/爸爸是不是不喜欢我?
孩子有自己的倾诉欲望,当他们主动向父母挑起话题的时候,沉迷于手机的父母往往会说:“你等等再说”。孩子发出亲密信号的行为一次又一次被阻挡,到最后,不仅会产生疑问:妈妈/爸爸是不喜欢我吗?是我做错了什么吗?
3. 我的快乐悲伤是不会被注意到的。
孩子是天然的乐观者,他的情绪来去如同龙卷风一般迅猛,但这不代表不会对他的内心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悲伤情绪。父母在沉迷手机的时候,对孩子情绪的留意一定是不够的,长此以往,孩子会认为,他的情绪父母是不需要也不想关注的,他们的焦虑是微不足道的。
二:当我们在玩手机的时候,我们正在失去什么?父母沉迷手机时,其实也悄悄地失去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即时的,也可能是在未来会让我们隐隐懊悔的。
1.孩子学习兴趣和生活爱好引导的黄金时期。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个学习的对象,如果能做一些更加有益的事情,将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父母对手机的热爱却会把孩子的兴趣集中到手机上,当你真正想培养他的阅读、运动或者其他兴趣之时,他早已对手机好奇到不可自拔。
2.亲子关系培养的黄金时期。幼年时期是孩子最依赖父母的时候,他们对父母完全敞开心扉。沉迷于手机的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当孩子想跟父母倾诉,想跟父母分享感受的时候,却被晾在一边,父母给孩子的印象只会是:妈妈/爸爸对我没有兴趣,我说的话他们并不想知道。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会再跟你沟通,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基础,如果是你,你是否会接受一个和自己没有感情共鸣之人的说教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样的亲子关系培养黄金期不会再有。
3.人生不再重复的一段宝贵经历。孩子的成长日新月异,你埋头玩儿手机之时忽视的可能是你和孩子一段不可追的岁月。这样的遗憾,可能不会在当下显现,但是有一天涌上心头时,追悔也没有用了。
三:手机是不是不能玩?不,你需要正确地玩许多父母会问,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真的不可饶恕吗?成年人的世界也很辛苦,我也需要放松,真的没有既能陪好孩子又能玩一下手机的方法了吗?其实也并非如此。
1. 安排特定的亲子共处时间。和孩子们约定,每天的某一个时间段,妈妈/爸爸一定会放下手机,我们一起玩游戏、阅读、聊聊天或者走出家门去散步。在这个约定时间段里,你要做的,就是彻底放下手机,全身心和孩子互动。一次高质量的陪伴胜过无数次毫无交流的共处。
2. 抓住每一个孩子需要你的时刻。当孩子跟你说话的时候,请一定放下手机,把耳机摘下来,把屏幕锁起来。然后蹲下来,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孩子身上,直视他们的眼睛,仔细倾听他们说出的每一句话,并进行回应。一个敷衍了事的“嗯”字不会有任何意义。
3. 留意需要放下手机的关键时间。一天之中有一些关键时间,其实你可以更好利用起来作为亲子关系的培养。例如:去学校的路上、接孩子放学的时候,晚饭时间、睡前,这些时候最容易和孩子产生话题。上了一天学的孩子也会有很多想倾诉的故事,抓住这些关键时候和他们进行高效的分享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4. 手机也可以是亲子关系的促进者。其实当代社会,手机对孩子来说不可能做到百分百隔绝,周围大环境的影响会使孩子对手机有天然的好奇,家长也不需要把手机当做洪水猛兽。当孩子对手机产生好奇时,家长不妨把玩手机也作为一个奖励的手段。例如,设定积分制。当孩子每完成一件事,可以累计一定时间玩手机的时间,最后在周末的时候兑现。当然这可不是把手机丢给孩子就算了,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玩儿一些小游戏,或者一些寓教于乐的APP。当然您的孩子如果是自控力非常不足的宝宝,那可能就需要先进行自控力的训练了。所以,手机的使用方式需要建立在家长对自己宝宝的充分理解前提之上。
总的来说,手机并不是一无可取之物,和孩子的相处还是关乎于父母的一颗爱心。手机是一面墙,父母对孩子实际的教育方法和情感态度才是投射在这面墙上最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