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胞学霸考上清华北大,如何利用好小学阶段教育孩子?
李玫瑾教授曾说:
“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
7-12岁的小学阶段,如何避免父母的话,从黄金变成垃圾呢?
无独有偶,马云也在《开学第一课》告诉家长:
幼儿园的重点是育儿,培养习惯,小学是价值观和做人的道理,初中则是记忆力和纪律性,高中一定要培养孩子对未来的兴趣,大学开始追求人生的道理。
6-12岁里,孩子成长的关键,就在幼儿园到小学的这个阶段。
同时,父母是有有效期的,而这个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短,如果按照含金量来划分的话:
12岁-18岁的这个时间段,是父母影响力的“青铜时代”,这时候的父母,是喋喋不休烦人的“老古董”。
7-11岁时,是父母影响力的“白银时代”,这时候的家长,是严肃的爸爸,和唠叨的妈妈。
2-6岁时,是父母影响力的“黄金时代”,这时候的父母,是如天地般的存在,孩子跟在身后,亦步亦趋。
很多父母会错失2-6岁的幼儿园阶段,如果再错失7-12岁的小学阶段,那么孩子的成才,难度就大了。
那么,怎么把握好小学阶段,同时科学的进行教育呢?我们来看看陈定一陈弘一双胞胎学霸是如何养成的。
有对来自河南的双胞胎学霸,兄弟俩分别以676分、679分,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所录取。
而陈定一、陈弘一兄弟俩的培养,与环境有关,更与父母有关。
他们成长在教师家庭中,父亲陈天治和母亲李莲花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
当自己的两个孩子成才后,很多家长纷纷前来讨教孩子的培养秘笈,有何方法和经验?
父亲非常谦虚又“汗颜”:没有秘诀,但是,选择什么样的教育,便是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
先来看看他们有什么样的经验?
1、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习惯养成了,学习成绩就自然不断攀升
平时都会带孩子们逛书店、看书、买书。
读书是种习惯,而习惯一定不要强迫和灌输,这个培养的过程中,父母要用行动影响孩子,让他们爱上读书。
2、假期时帮助孩子预习
父亲陈天治会在年级交替时,先提前让兄弟俩自学完下年级所有课程。(低年级时父母协助辅导)
预习很重要,很多时候学习效果不好,是因为一边听讲一边思考,碰到难理解时就被打乱,影响学习效果。
预习时要先选择自己感到吃力的内容,并且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带到课堂上去听课。
3、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很多家长的认知中,学习就是纸面上的,认真学习别弄别的,连吃喝都给孩子准备好。
陈天治夫妻俩却让孩子“用手触摸知识”,让学习从枯燥与抽象中,变成有趣和可触碰。
他们为让孩子学好化学,在家设了个“实验小角”,为学物理,买了很多实验器材让孩子们实践;为学好英语准备复读机录放机......
4、整理错题,明确补弱
上课做好笔记,错题及时整理回顾,同时要让孩子们反思分析为何会错题,是答题失误?知识点错?还是思路不对?并且建立错题本。
以上的经验,让很多家长感到收获满满,但是,真正令很多家长意外的是,父亲陈天治特别的强调了培养孩子,重点不在初中和高中阶段。
按他的话说,初中时,已经很少在课程上辅导,只做学习助手,有意培养的是孩子们动手的能力。
高中时更重视孩子们的学习与身心健康,重在强化学习动力,要吃苦,同时重视掌握学习规律。
高考时,反而要求孩子们要有充足睡眠与休息,用轻松的状态,去面对人生的飞跃。
而小学,才是父母的主要发力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家庭教育起到关键的作用,父亲陈天治极为重视小学阶段对孩子们的培养。
他的一份手写的《家庭教育点滴谈》,也道出了自己对此的教育心得和深刻认识。
因为,“父母是天然的教师”,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同时,小学阶段最主要培养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观察的习惯。
父亲陈天治说:
“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我会带孩子们逛书店,购书、租书。也会让他们提前自学下年级的课程。
在孩童时代,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阶段。平常就要给他们做些“智力游戏”,比如拼图组装,做些奥数之类的数学题 。
小学阶段,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用力较多、用时较长,他们的一些基本学习习惯也渐渐养成,读书学习,也已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要帮助孩子把握好小学阶段,让孩子培养出好习惯,方向我们知道了,具体怎么做,却需要好好的来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