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和看手机的区别

 我来答
小李谈心
2020-10-16 ·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如何解决,且听下回分解
小李谈心
采纳数:2472 获赞数:1186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获取资讯的成本大大减少,一方面手机屏幕中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使人民的阅读量大大增加,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获取更多知识。但是,学习依赖于智能手机也带来了许多不可忽视的弊端,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不少的困惑。值得大家警惕!
第一,小屏幕的手机改变了人们的读书习惯和方法。其实读书方法有多种,如略读,精读,细读,精读,回读,粗读,纸质书都能达到这些读书方法的实施,而手机上的阅读,却无法满足,把人的阅读给大大的限制,改变了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
一般来说,手机屏幕都有一定的休眠时间设置,一般默认的是30秒钟,或者更少,有的只有十秒钟,在30秒钟内,在认真阅读的过程中,手指不去上下滑一下屏幕,它就会自动熄屏,所以它就强迫人眼去快速仔细的读完屏幕中的那几行文字,然后就会养成走马观花式的快速浏览和阅读,慢慢地就不会精读,研读和细读了,这样就会让人们养成读书多却无法深入了解的窘境。
纸质书可以随时按着自己的需求翻看,跳阅,回看,用笔圈点备注,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不同见解,也方便下一次直接再次阅读和理解。而手机上电子书每次都只能从机器默认的开头重新阅读。
第二,现在的互联网上的资讯,任何人都可以随便上传,没有权威性,俨然成为底层人物自娱自乐的主阵地,如果不加甄别的去学习去了解会将自己误入歧途,甚至落入负能量集结地,无法自拔。
下面是本人前几日画的思维导图《互联网不会告诉你真相》大部分网站建设者为了方便管理和节省人力,都使用机器人推荐系统,而互联网上的首页热门资讯是经过机器人判定而后经过大众的盲目的推波助澜而形成的局面,这只是表明的是热点,而真相深深的隐藏在这些网站的最深处,一般浏览者无法找到。

而纸质书,都是大型出版社严格把关,提供的是专业性强,系统性,整体性,阅读体验好的知识,与互联网的资讯相比较而言,更适合研究和学习。
另外,互联网上过多的垃圾信息会让你无法专注于自己的阅读,而长期阅读手机上的小屏幕上的内容,会伤害自己的眼睛,脖子,脊背等身体健康,确实是有点得不偿失。
适当的从手机上获得一些即时性资讯,大众的不同见解,这是时代的要求,但是作为学习和研究知识的人们还是要放下手机,多读些纸质书,多逛逛书店,多买几本纸质书来犒赏一下书籍的制作者,尊重一下知识的创造者,给纸质书的作者们一点慰藉。
摆渡人灬度人
2020-10-16 · TA获得超过470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万
采纳率:71%
帮助的人:649万
展开全部
1、操作方式不同:纸质书双手持握,手机单手持握

2、视觉效果不同:纸质书呈现页面大于屏幕。这样有一个十分大的区别就是单页呈现的文字数量有很大差别。

那么文字多少带来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不方便去找该页内容对应的标题。试想一下,自己在读书的时候,尤其是读一些知识类书籍时,是不是经常会有不知道作者在讲啥的情况。这时候你做的事情就是回去看看标题,之后还回去看看目录,之后恍然大悟。在阅读纸质书的时候,你就很容易找到本章的标题,有时候就在本页,有时候翻一两页就找到了。但是电子书想要完成这个操作就十分不便捷。

还有一个就是目录的差异,纸质书由于页面大,很清楚的展示了本书的结构框架,但是屏幕能呈现的内容很少,这就导致作者很难了解书结构的全貌。那为什么书的结构对于人读书来说是十分重要呢?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人不论在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定位。在班级里自己的成绩是什么水平;在拿奖金时,是否和跟自己同事区别明显;在出游时都需要一个地图导航,这都是人寻求定位的表现。而读书也一样,也需要知道自己在读的内容是什么,在本书结构上处于什么定位。第二,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接受信息时喜欢图片化的内容。屏幕上,目录的呈现的形式是线性的,纸质书是结构化的,类似图片,所以人愿意接受纸质书。

3、亮度不同,纸质书是没有亮度的,但是电子书有。这就导致了视觉效果的很大差异。人在看一个刺激眼的东西,总还是不习惯的。

4、交互方式不同。纸质书用手翻页,手机用手滑动,这就是交互上的很大不同

5、记笔记的方式不同。人在读书时有一个本能的反应就是,遇到自己觉得重要或者好的地方有画下来的冲动。纸质书很容易,手机就不行了。

6、还有就是一个很大区别就是认知方式的不同。书是用来干嘛的-学习的;手机是用来干嘛的-玩的。你用一个玩的东西来学习,你觉得靠谱吗?这就是为什么你在读小说的时候完全没感觉出来用手机读书和电子读书有很大不同的原因。本来是学习就是一个反人类的事情,你还要在一个充诱惑的手机上干,很难诶。

所以,上面说了那么多,应该能很清楚地展现为什么在手机上读书和纸质读书有很大区别了吧。

但是我们进一步思考,其实这些不同完全是因为习惯的不同。读纸质书是我们从小就养成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尤其是认知习惯,这和性格一样,一时间很难改变。一旦人们遇到需要自己改变很大并走出自己舒适区的刺激时,本能的反应就是排斥。用手机读书就是这样,因为读书很消耗我们的脑力和心力。我们读书本来就够累的,还需要分出一些精力来改变自己,不是很多人都能轻易接受的。但是一旦我们习惯了用手机读书,那么你就会觉得手机读书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甚至觉得纸质书并没有很大的优势。我的舍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如果我们需要用手机阅读,就要不断的去尝试,一点一点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与认知习惯,很快你就会喜欢上用手机阅读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青木笑
2020-10-16 · 奋斗者劳逸结合,重头来战
青木笑
采纳数:14 获赞数:2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体积。一般书本的体积要比手机大,书本携带没有手机方便。出行最多带个两三本。
2、容量。一本书涵盖的内容是有限的,但是手机却可以下载很多本书籍,且还可以是各种类型的。
3、成本。一本正版书籍可能花费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但是可以通过其他人的分享或者各种平台购买其电子版,价格相对便宜很多。
4、健康。由于手机屏幕亮度调节不合适;躺着看手机等等不健康的方式会造成对眼睛的损伤。虽然现在很多手机都有了护眼模式,但还是建议放下手机,坐在桌前看纸版书籍。当然姿势要正确。
5、及时性。一些正版书籍有时候比较难买到。即使快递可能也需要几天时间。但是如果是电子版购买以后立马可以收到。
6、可操作性。书本上可以写写画画,记录一些启发,一些重点。但是电子版需要保存,一单忘记保存还得重新开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乾炫明2p
2020-10-16 · TA获得超过12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48
采纳率:34%
帮助的人:26.4万
展开全部
看书与看手机的区别在哪?用手机阅读有哪些弊端?有人认为要想毁坏一个孩子,就交给他一部手机,要想成就一个孩子,就给他买几本书。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获取资讯的成本大大减少,一方面手机屏幕中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使人民的阅读量大大增加,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获取更多知识。但是,学习依赖于智能手机也带来了许多不可忽视的弊端,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不少的困惑。值得大家警惕!

第一,小屏幕的手机改变了人们的读书习惯和方法。其实读书方法有多种,如略读,精读,细读,精读,回读,粗读,纸质书都能达到这些读书方法的实施,而手机上的阅读,却无法满足,把人的阅读给大大的限制,改变了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

一般来说,手机屏幕都有一定的休眠时间设置,一般默认的是30秒钟,或者更少,有的只有十秒钟,在30秒钟内,在认真阅读的过程中,手指不去上下滑一下屏幕,它就会自动熄屏,所以它就强迫人眼去快速仔细的读完屏幕中的那几行文字,然后就会养成走马观花式的快速浏览和阅读,慢慢地就不会精读,研读和细读了,这样就会让人们养成读书多却无法深入了解的窘境。

纸质书可以随时按着自己的需求翻看,跳阅,回看,用笔圈点备注,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不同见解,也方便下一次直接再次阅读和理解。而手机上电子书每次都只能从机器默认的开头重新阅读。

第二,现在的互联网上的资讯,任何人都可以随便上传,没有权威性,俨然成为底层人物自娱自乐的主阵地,如果不加甄别的去学习去了解会将自己误入歧途,甚至落入负能量集结地,无法自拔。

下面是本人前几日画的思维导图《互联网不会告诉你真相》大部分网站建设者为了方便管理和节省人力,都使用机器人推荐系统,而互联网上的首页热门资讯是经过机器人判定而后经过大众的盲目的推波助澜而形成的局面,这只是表明的是热点,而真相深深的隐藏在这些网站的最深处,一般浏览者无法找到。

而纸质书,都是大型出版社严格把关,提供的是专业性强,系统性,整体性,阅读体验好的知识,与互联网的资讯相比较而言,更适合研究和学习。

另外,互联网上过多的垃圾信息会让你无法专注于自己的阅读,而长期阅读手机上的小屏幕上的内容,会伤害自己的眼睛,脖子,脊背等身体健康,确实是有点得不偿失。

适当的从手机上获得一些即时性资讯,大众的不同见解,这是时代的要求,但是作为学习和研究知识的人们还是要放下手机,多读些纸质书,多逛逛书店,多买几本纸质书来犒赏一下书籍的制作者,尊重一下知识的创造者,给纸质书的作者们一点慰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包易戎w0

2020-10-16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62万
展开全部
读书可以把人带到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而读报和看手机,完全没有沉思默想的价值。

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

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

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

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

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

一个古代的作家使读者随一个久远的死者沟通;当他读下去的时候,他开始想象那个古代的作家相貌如何,是哪一类的人。

孟子和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都表现过同样的观念。一个人在十二小时之中,能够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两小时,完全忘怀眼前的现实环境。

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

纵使那是一本关于现实事情的书,亲眼看见那些事情或亲历其境,和在书中读到那些事情,其间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在书本里所叙述的事情往往变成一片景象,而读者也变成一个冷眼旁观的人。

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

中企思智库认为: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报纸和看手机信息,并不是读书,因为一般阅报者大抵只注意到事件发生或经过的情形的报告,完全没有沉思默想的价值。

据中企思智库看来,关于读书的目的,宋代的诗人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

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

一个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一个人如果有一天晚上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Hamlet),读毕好象由一个噩梦中醒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

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

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

所以,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

这种外表的优雅显然不是指身体上之美。黄氏所说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体上的丑陋。丑陋的脸孔有时也会有动人之美,而美丽的脸孔有时也会令人看来讨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