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到底是怎么样的?
常山赵云赵子龙是三国时代名将,个人综合能力不在任何一位大将之下,就这样一位十分出色的人才,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那就是投靠刘备而没有去投靠曹操!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真正英雄,具备非常高的文化修养,有不少著作流传至今,这是刘备和孙权所欠缺的。
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没有得意忘形,也没有忘记及时招降和笼络人心,也没有追查暗中私通袁绍的部下;在赤壁之战,曹操被周瑜和诸葛亮联手算计,被火烧连船和大营,损兵折将近百万,但曹操处惊不乱,沉者应付,最终在关羽的默许下逃之夭夭……
曹操爱才如命,答应降汉不降曹等可笑条件而收留关羽,并且在后来任凭关羽单骑闯八关奔刘备而去;另外在长板坡之战,曹操见赵云十分勇猛善战,爱惜不已,任凭赵云枪挑剑刺五十二员大将和兵员无数,始终没有下令放箭射杀,致使赵云携阿斗杀开一条血路扬长而去;最令人叹息的是曹操为了谋取徐庶,费尽心机,却最终得到了一个整天闹情绪而不出力的徐庶……
刘备原本是贩卖草席草鞋并且整天吹嘘自己是刘皇叔的小商贩,张飞是杀猪卖肉的屠夫,关羽更是可怜,杀人后背井离乡靠倒卖红枣勉强度日,就这样的三个小人想在乱世混水摸鱼,结义成三兄弟,“桃园结义”竟然也成为千古美谈!我很怀疑《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和刘备的后人有亲戚关系,把刘备等等人美化了形象!
《三国演义》中很清楚地述说了刘备的“三人帮”在没有得到诸葛亮军师之前,象丧家之犬东奔西走,到处求人收留,没有一处长久的立足之地!在很幸运地得到军师诸葛亮以及大将赵云、魏延之后,虽然被形势所逼委以他们重任,但没有给予“三人帮”同等的待遇;幸好四川之主刘璋昏庸,诸葛亮机敏决策正确,再加上张飞、关羽以及赵云等大将勇猛,刘备才能够侥幸得到四川;得了四川,刘备就原形毕露,选派大将驻守从东吴手中骗取来的荆州(刘备是东吴姑爷)时,没有选用智勇双全的赵云和小心谨慎的王平,而是用刚愎自负的二弟关羽镇守荆州,用小弟张飞掌管最重要的军器钱粮,诸葛亮、赵云等人《三国演义》中没有细说,大概被打发在家休闲……
荆州是四川门户并且是军粮基地,其重要性诸葛亮很清楚,刘备也应该知道,但刘备就那个素质,除了自己哥儿们谁也不信任,诸葛亮在委派大将人选上一定和刘备争吵过,但事实是没有成功,自高自大的关羽镇守荆州没多久,就被东吴黄毛小子陆逊和老头子吕蒙组织军队偷袭得手!荆州丢失,关羽被杀……
丢了荆州死了关羽之后,刘备和张飞匪气十足,暴跳如雷,要为哥们报仇,不顾诸葛亮等人苦苦劝阻,一意孤行,要倾全国之兵力和周围部落之联军血洗亲家东吴。不料大军还没行动,张飞因为虐待手下反被手下割下脑袋,这下使刘备更是气急败坏,不等军事部署妥当,也没有带上持不同意见的诸葛亮以及赵云等人,匆忙亲率大军只扑东吴!要是刘备对待其他部下也是如此义气,想必天下所有英才都能受感动,但事实是刘备只对自己哥们如此义气,对待其他部下不给小鞋子穿已经算客气,难怪乎绝大多数天下英才不投刘备只投曹操!
刘备大军奔东吴气汹汹地滚滚而来,差点把孙权吓得尿裤子!孙权也是吃饱了喝足了不思进取的人物,自从周瑜被气死以及黄盖等大将老死之后,东吴也实在没有多少可用之人,不过孙权为名门之后,受过高等教育,各方面素质毕竟比刘备高很多,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把宝重新压到陆逊身上,委派陆逊统帅三军抵御刘备复仇大军!陆逊不愧是科班出身的高才生,针对刘备轻敌冒进并且不懂军事部署的要害,火烧刘备大营八百里,并且水陆二路夹攻,把刘备大军的无数粮草辎重烧为灰烬,把刘备精锐部队几乎消灭殆尽,这一次战役使蜀国元气大伤,难怪乎刘备狼狈逃窜回白帝城后自觉无颜见人,郁闷交加而死,不过死前终于明白了许多道理,把诸葛亮请过来,涕泪交加中把孤儿阿斗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这就是《三国演义》中所说的“白帝城托孤”……
战争对国力的消耗是双方面的,蜀国元气大伤,东吴虽然大获全胜,人力和物力也损失不小!蜀国和东吴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三国演义》中没有描述曹操有任何军事行动,这也恰恰表现了曹操的高明,那时曹操或许一边坐山观虎斗一边在整顿军务和发展国内经济,等待时机各个击破!
事实也是如此,蜀吴两亲家的这次战争使二方实力都大大下降,也因此结仇,丧失了联手破曹的基础。此后东吴一直比较安分守己,只有蜀国丞相诸葛亮蠢蠢欲动,妄图靠一些小兵小卒和虚弱的国力去统一中原,如此看来诸葛亮也是不很聪明的,曹操虽已死,但长久以来培养笼络的将才和谋士多于狗毛,一个司马懿就使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最后在五丈原也象刘备一样郁闷而死!
之前赵云已经老死和马超病死,诸葛亮死之后,魏延闹情绪还没想造反就被算计而死,蜀国就剩下一个还算有点才气的降将姜维,难怪后人感叹:“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要是姜维老实一点死守城池,蜀国或许迟一点灭亡,但姜维一点也不安分,更是不知天高地厚妄图统一中原!诸葛亮尚且不行,姜维更是不行,又由于阿斗昏庸,所以没怎么折腾,蜀国就被魏国司马懿手下的一批黄毛小子给灭了!
孙权教子无方,培养出一个残暴的草包儿子孙皓!孙权死后孙皓接位,孙皓一点也不象老子那样还有点脑子,不顾后果地残害忠良,使原本英才不多的东吴更是无人可用!魏国原本就没把东吴放在眼里,灭了蜀国之后,派出一群黄毛小子把东吴捏柿子一样捏了去!
《三国演义》涉及到许多人物,如董卓、吕布、袁绍等等,这些都是成不了气候的配角,我最替赵云和诸葛亮痛心,因为他们是那年代的杰出人才,却不懂得投靠明主曹操,却为一肚子江湖匪气和鼠目寸光的刘备哥们卖命,最后一个个死得都不很光荣!我要是赵云,原主公孙赞一死就飞奔曹营而去,在曹操面前耍弄几下枪法,肯定立马就能享受高级待遇;假如一直没有机会认识曹操,那也不要紧,在长板坡听到曹操求贤若渴的呼喊,一定被感动得一塌糊涂,高举着阿斗就奔曹操跑去……
《三国演义》在我眼里最重要的是具有现实教育意义,只要认为自己确实象赵云或诸葛亮那样的人才,那么就应该找一位曹操那样的雄才大略的老板,一定能够人尽其才!实在找不到曹操那样的老板,才能考虑投靠象刘备或孙权那样的老板,也能混口好饭吃!假如自己是才智低下的,那么千万不要异想天开和随便蠢蠢欲动,找个公孙赞那样的老板混饭吃就行了,能混几天算几天,混不下去再考虑换个老板并且服从任何工作安排,要是不这样,结果自己一定清楚!可是如今象曹操这般的老板能有几个?我不知道,即使有,也太稀少!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真正英雄,具备非常高的文化修养,有不少著作流传至今,这是刘备和孙权所欠缺的。
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没有得意忘形,也没有忘记及时招降和笼络人心,也没有追查暗中私通袁绍的部下;在赤壁之战,曹操被周瑜和诸葛亮联手算计,被火烧连船和大营,损兵折将近百万,但曹操处惊不乱,沉者应付,最终在关羽的默许下逃之夭夭……
曹操爱才如命,答应降汉不降曹等可笑条件而收留关羽,并且在后来任凭关羽单骑闯八关奔刘备而去;另外在长板坡之战,曹操见赵云十分勇猛善战,爱惜不已,任凭赵云枪挑剑刺五十二员大将和兵员无数,始终没有下令放箭射杀,致使赵云携阿斗杀开一条血路扬长而去;最令人叹息的是曹操为了谋取徐庶,费尽心机,却最终得到了一个整天闹情绪而不出力的徐庶……
刘备原本是贩卖草席草鞋并且整天吹嘘自己是刘皇叔的小商贩,张飞是杀猪卖肉的屠夫,关羽更是可怜,杀人后背井离乡靠倒卖红枣勉强度日,就这样的三个小人想在乱世混水摸鱼,结义成三兄弟,“桃园结义”竟然也成为千古美谈!我很怀疑《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和刘备的后人有亲戚关系,把刘备等等人美化了形象!
《三国演义》中很清楚地述说了刘备的“三人帮”在没有得到诸葛亮军师之前,象丧家之犬东奔西走,到处求人收留,没有一处长久的立足之地!在很幸运地得到军师诸葛亮以及大将赵云、魏延之后,虽然被形势所逼委以他们重任,但没有给予“三人帮”同等的待遇;幸好四川之主刘璋昏庸,诸葛亮机敏决策正确,再加上张飞、关羽以及赵云等大将勇猛,刘备才能够侥幸得到四川;得了四川,刘备就原形毕露,选派大将驻守从东吴手中骗取来的荆州(刘备是东吴姑爷)时,没有选用智勇双全的赵云和小心谨慎的王平,而是用刚愎自负的二弟关羽镇守荆州,用小弟张飞掌管最重要的军器钱粮,诸葛亮、赵云等人《三国演义》中没有细说,大概被打发在家休闲……
荆州是四川门户并且是军粮基地,其重要性诸葛亮很清楚,刘备也应该知道,但刘备就那个素质,除了自己哥儿们谁也不信任,诸葛亮在委派大将人选上一定和刘备争吵过,但事实是没有成功,自高自大的关羽镇守荆州没多久,就被东吴黄毛小子陆逊和老头子吕蒙组织军队偷袭得手!荆州丢失,关羽被杀……
丢了荆州死了关羽之后,刘备和张飞匪气十足,暴跳如雷,要为哥们报仇,不顾诸葛亮等人苦苦劝阻,一意孤行,要倾全国之兵力和周围部落之联军血洗亲家东吴。不料大军还没行动,张飞因为虐待手下反被手下割下脑袋,这下使刘备更是气急败坏,不等军事部署妥当,也没有带上持不同意见的诸葛亮以及赵云等人,匆忙亲率大军只扑东吴!要是刘备对待其他部下也是如此义气,想必天下所有英才都能受感动,但事实是刘备只对自己哥们如此义气,对待其他部下不给小鞋子穿已经算客气,难怪乎绝大多数天下英才不投刘备只投曹操!
刘备大军奔东吴气汹汹地滚滚而来,差点把孙权吓得尿裤子!孙权也是吃饱了喝足了不思进取的人物,自从周瑜被气死以及黄盖等大将老死之后,东吴也实在没有多少可用之人,不过孙权为名门之后,受过高等教育,各方面素质毕竟比刘备高很多,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把宝重新压到陆逊身上,委派陆逊统帅三军抵御刘备复仇大军!陆逊不愧是科班出身的高才生,针对刘备轻敌冒进并且不懂军事部署的要害,火烧刘备大营八百里,并且水陆二路夹攻,把刘备大军的无数粮草辎重烧为灰烬,把刘备精锐部队几乎消灭殆尽,这一次战役使蜀国元气大伤,难怪乎刘备狼狈逃窜回白帝城后自觉无颜见人,郁闷交加而死,不过死前终于明白了许多道理,把诸葛亮请过来,涕泪交加中把孤儿阿斗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这就是《三国演义》中所说的“白帝城托孤”……
战争对国力的消耗是双方面的,蜀国元气大伤,东吴虽然大获全胜,人力和物力也损失不小!蜀国和东吴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三国演义》中没有描述曹操有任何军事行动,这也恰恰表现了曹操的高明,那时曹操或许一边坐山观虎斗一边在整顿军务和发展国内经济,等待时机各个击破!
事实也是如此,蜀吴两亲家的这次战争使二方实力都大大下降,也因此结仇,丧失了联手破曹的基础。此后东吴一直比较安分守己,只有蜀国丞相诸葛亮蠢蠢欲动,妄图靠一些小兵小卒和虚弱的国力去统一中原,如此看来诸葛亮也是不很聪明的,曹操虽已死,但长久以来培养笼络的将才和谋士多于狗毛,一个司马懿就使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最后在五丈原也象刘备一样郁闷而死!
之前赵云已经老死和马超病死,诸葛亮死之后,魏延闹情绪还没想造反就被算计而死,蜀国就剩下一个还算有点才气的降将姜维,难怪后人感叹:“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要是姜维老实一点死守城池,蜀国或许迟一点灭亡,但姜维一点也不安分,更是不知天高地厚妄图统一中原!诸葛亮尚且不行,姜维更是不行,又由于阿斗昏庸,所以没怎么折腾,蜀国就被魏国司马懿手下的一批黄毛小子给灭了!
孙权教子无方,培养出一个残暴的草包儿子孙皓!孙权死后孙皓接位,孙皓一点也不象老子那样还有点脑子,不顾后果地残害忠良,使原本英才不多的东吴更是无人可用!魏国原本就没把东吴放在眼里,灭了蜀国之后,派出一群黄毛小子把东吴捏柿子一样捏了去!
《三国演义》涉及到许多人物,如董卓、吕布、袁绍等等,这些都是成不了气候的配角,我最替赵云和诸葛亮痛心,因为他们是那年代的杰出人才,却不懂得投靠明主曹操,却为一肚子江湖匪气和鼠目寸光的刘备哥们卖命,最后一个个死得都不很光荣!我要是赵云,原主公孙赞一死就飞奔曹营而去,在曹操面前耍弄几下枪法,肯定立马就能享受高级待遇;假如一直没有机会认识曹操,那也不要紧,在长板坡听到曹操求贤若渴的呼喊,一定被感动得一塌糊涂,高举着阿斗就奔曹操跑去……
《三国演义》在我眼里最重要的是具有现实教育意义,只要认为自己确实象赵云或诸葛亮那样的人才,那么就应该找一位曹操那样的雄才大略的老板,一定能够人尽其才!实在找不到曹操那样的老板,才能考虑投靠象刘备或孙权那样的老板,也能混口好饭吃!假如自己是才智低下的,那么千万不要异想天开和随便蠢蠢欲动,找个公孙赞那样的老板混饭吃就行了,能混几天算几天,混不下去再考虑换个老板并且服从任何工作安排,要是不这样,结果自己一定清楚!可是如今象曹操这般的老板能有几个?我不知道,即使有,也太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