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为什么要“唱歌跳舞”?
说起印度电影很多人都看过吧,印度电影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
印度电影有两大特色:会模仿,会唱跳!
还记得2016年《摔跤吧!爸爸》在中国上映前,广电总局特地删减了21分钟。
倒不是因为“少儿不宜”的镜头,而是电影实在是太长了,广电总局一刀,把那些影响观众观影体验的歌舞片段,就给剪掉一部分。
一部印度片多则4个小时少则2个半小时,能砍些时长就是能多安排点场次多赚钱啊。
我们的广电总局还算客气,有些东南亚国家在引进印度电影的时候,咔嚓把歌舞片段全部给剪掉。
剪归剪,印度人就不愿意“舍弃”歌舞元素:前些年统计:印度电影平均每部有7个歌舞桥段,每段在3-5分钟左右,总时长在25分钟左右。
到今年统计:印度电影评论每部有6个歌舞桥段,每段在4-5分子左右,总时长在25分子左右。
歌舞桥段是少了,但是从时长来看,压根就没变化。
印度人快乐了,可是全球的其他国家观众就难受了。
他们搁那又唱歌又跳舞,到底图个啥?歌舞的历史在印度算是有年头了。印度人大多数信奉印度教,而湿婆是印度教里边的三大神之一,而在印度教认为“舞蹈是湿婆创造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度人都用“歌舞”的形式来表达对湿婆崇拜之情。
至于三大神灵之一的“ 毗湿奴”是情欲的象征,而印度电影向来对此类元素的审查比较严格,在早期印度电影里边,甚至连毗湿奴”的神像也不能出现,于是聪明的电影人则找到了用人本真的“肢体”的美感来完成对毗湿奴精神的隐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舞蹈”是印度人对神灵的某种崇拜,它既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仪式感。
更何况印度多民族多语言国家,人民群众的语言互不相同而“舞蹈”则是最好的跨越“口语”的情感表达方式。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绝大多数的商业电影采取的都是“歌舞片”的形式并影响至今。
印度新电影运动改变“歌舞片”走向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伤痛带给世界电影带来的反思,意大利有了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而在印度洋的印度也爆发了一场“印度新电影运动也称“印度电影新浪潮运动”。
以萨蒂亚吉特·雷伊为首的电影人要求:强调必须降低制片成本,减少室内布景,多拍外景,选择与人民密切相关的题材。
在“印度新电影运动”的影响下,印度电影从传统商业的"娱乐化歌舞”中走了出来,并逐渐走向科技,文化,生命等具有人文关怀和反映社会现实的新电影中来,马萨拉电影也有了新的变换。
马萨拉是在印地语中是“混合香料”的意思,而马萨拉电影就是把像爱情,推理,悬疑,宗教等等这些元素都混在了一起,并伴歌舞和华丽的场景出现。
在电影运动后,马萨拉电影里边的“歌舞”也被电影人运用成了某种隐喻的方式。
进步印度电影人经常在类似于比较敏感的“社会阶级,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的话题上采用“歌舞”的形式进行隐喻或者讽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歌舞”也成为了电影人的电影拍摄手法。
除了上面说的那么多原因外,歌舞还有个很好的特征:它很通俗。
歌舞带给人们是轻松的,是朗朗上口的旋律,电影人能够通过“歌词”潜移默化的把他们所要传递的思想给观众,而观众也能够避免那些“传统说教电影”带来的疲惫感。
所以印度电影里边的“歌舞”对于印度人来说才是重中之重,如果你去去过印度看电影,你会发现印度观众们在看电影时总是会不自觉地唱起来或者跳起来。
2024-11-07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