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汉王朝采用这么多的政策,匈奴人还是不停对西汉侵犯?
秦朝灭亡后,匈奴帝国和西汉帝国诞生了。
刘邦斩白蛇起义到楚汉相争,最终打败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人,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吞并东胡、月氏,建立了匈奴帝国。
两个庞大的帝国雄踞在东方的版图上,必然会发生摩擦,而匈奴人在称霸北方的那一刻起,征伐汉王朝就成了他们的唯一目标。汉高祖七年,刘邦遭遇白登之围后,到汉武帝时期的七十年里,一直与匈奴建立互市、合约、和亲这些建立友好合作的政策,但匈奴人依然不停对对朝进行侵犯。
匈奴人的侵犯导致北部汉民民不聊生,即便是长安都城也经常遭到骚扰。那么,为何汉王朝采用这么多的政策了,匈奴人还是不停对西汉侵犯呢?其实原因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简单,下面来分析一下。
一、匈奴的军事实力强于西汉
秦朝之时,蒙恬将军进入草原把草原民族理了个遍,后来因为中原地区陷入内乱,让北方的匈奴有了发展的机会。
冒顿单于杀了自己的父亲夺了王位后,向草原进行大规模的扩张,至此,匈奴走向了历史巅峰。
而此时的刘邦刚刚统一被战火摧残的中原,建国后的汉朝势力跟如日中天的匈奴帝国无法相比。汉高祖七年,匈奴侵犯太原以及韩信投降匈奴,刘邦率30万大军对抗,却中计被困白登。
因实力差距太大,刘邦不等不考虑与匈奴和解,采用和亲的政策,以让周边百姓得以修生养息,让国力慢慢恢复。
除了汉初国力不足和统治者采用和亲这种消极的防御政策外,还因匈奴作为游牧民族,其生活方式和冷兵器时代赋予的作战优势,在当时性价比极高。匈奴骑兵的机动性和本身强悍的作战能力,是当时汉朝军队无法比拟的。
因此在汉初的七十年里,在双边关系中一直处于劣势,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而本身生产力低下的匈奴人在面对富足的汉朝时,出兵侵犯是必然的。通过掠夺才能享受到原先他们所有没有的财富。
二、气候原因让匈奴南侵
根据历史记载,从楚汉相争到汉武帝登基的过程中,中国冬半年一直处于平均气温下降中。如果说农耕民族受到一定的气候影响较大的话,那么多游牧民族来说,气候的影响则是致命的。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其冬,匈奴大雨雪,畜多饥寒死”,“国人多不安 ”。
匈奴的生存问题遭到了灭顶之灾,他们只能选择南下掠夺汉朝,所得来的粮食、布帛和铁器来维持百姓生存和稳定统治者政权。
这时候是两汉时期历史上少有的自然灾害多发时期。仅仅西汉一个朝代就有186次自然灾害,包括春夏季的雪灾和霜冻。通过这些记载就可以推断出,当时匈奴的草原必然也发生了这样的自然灾害。游牧民族对自然环境和气候的依赖极强,这种毁灭性的打击,只能通过南侵掠夺来稳定统治者政权,不然匈奴帝国必定瓦解。
三、对汉朝经济、物资的过度依赖
汉人作为农耕民族,特点是聚族而居、自给自足,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方式,秦汉时期正是大发展时期,在同时代下,这是极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农业自古就被统治者看中。
匈奴是定型的游牧民族,其特点是“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食物来源基本上都是牛羊之类,一旦遇到自然灾害,草木枯黄,牛羊没有食物来源,匈奴人也就得饿肚子。所以,汉朝跟匈奴不同的经济方式,导致匈奴对汉朝产生严重的依赖性。
白登之围后,刘邦对匈奴开始采用了和亲、赠送大量财物政策,后来的统治者也一直在执行前期的政策。汉景帝时期,不光继续和亲,还“通关市”与匈奴发展贸易,即便是汉武帝继位之初,也依然“明和亲约束,厚遇,通关市,绕给之”。
然而,汉朝的这些政策,不仅让大量的金银、棉帛、铁器、盐等流入匈奴境内,同时因为和亲政策,公主随嫁的队伍中带走了大量的匠人,也为匈奴的科技与农业发展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市的政策并不能满足匈奴人,尤其在经济受到重创的情况下,他们并没有能力跟汉人互市,也就会造成“经济上依赖汉朝,军事上欺压汉朝”,这就导致他们还会通过掠夺的方式来满足所需。
此外,匈奴贵族对汉朝奢侈品的喜爱,也是他们持续侵扰汉朝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双方互市中,大量的丝织品、美酒等流入匈奴高层社会,受到了他们相互的追捧。
为了满足需求,匈奴必须通过掠夺来迫使汉朝输送粮食、丝织品和美酒等对他们来说的稀缺品。历史记载的“匈奴入燕”“匈奴入雁门”“匈奴寇狄道”等都是匈奴贵族发动的。这也就很明确地说明了,匈奴贵族对汉朝各种物质的依赖,导致对汉朝的侵犯。
总体来说,秦汉之际,匈奴人虽然有强大的军事背景,但经济方面主要“靠天吃饭”,没有强大的生产力,而反观可以自给自足的汉朝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科技方面则有着优越的发展,但汉初的国力却不足。因此,匈奴想要满足日常所需的生活物资,统治者需要稳定维护政权,掠夺汉朝就成了必然的行为。
此外,匈奴贵族阶级对汉朝奢侈品的喜爱,也对汉朝产生了依赖,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必须不断地侵犯汉朝边境。所以,汉朝无论是和亲、互市、赠送钱财物资等,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匈奴侵犯的问题,反而助长了他们的胃口,这些都是匈奴不断侵犯汉朝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