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期孩子越管越反,为何会出现这种趋势?你怎么看?
孩子到了15-16岁的时候,就到了青春期。此时的孩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都呈现出剧烈的变化,孩子的世界观已经形成,开始建立起自己的独立意识,并且,成人意识开始觉醒,这个时期的孩子,强烈渴望摆脱家长的束缚,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图和想法独立行事,如果家长不顺应孩子的心理发展和行为处事,依然像孩子小的时候事事进行干涉,必然引起孩子的不满。而这个时候的家长如果还是采用以往的用高压手段来制服孩子,势必会引起孩子更大的不满和反抗。
家长调整自己心态,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放手对孩子的细节管理,把控原则的事情,不要总认为孩子和自己是对立的,实际上自己和孩子的方向是一致的,是同道中人。
渴望平等,尊重,信任
孩子需要承认将其视为独立平等的社会成员,给予平等的自主性,父母却一味的把他们置于孩子的地位,予以保护,支配和控制。从而导致反抗,使亲子矛盾冲突。尊重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有礼貌,而是尊重孩子的选择。信任不是看到孩子做的好的时候相信孩子以后也做的好,而是即便现在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也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并且相信孩子会越做越好。平等不是在想法上要求孩子和我们想的一样,而是不带偏见的去倾听理解孩子的想法。
家长要学会和孩子进行沟通
倾听孩子的心声,把孩子当成朋友,而不是教育的对象。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要积极的回应。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论。应该用商量的口气与孩子对话,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真心所在。使孩子充满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双方下一次的情感交流。
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懂得感恩比什么都重要
家长在遇见孩子擅自主张,并且这种主张被证明是错的时候,不要过度的指责孩子。应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帮助孩子认识错误,让孩子知道家长的爱心。切不可劈头盖脸对孩子一顿臭骂,并威胁孩子以后不准如何如何。这种处理方式过于急躁,孩子不但没有体会到家长的爱心,反而对家长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小题大做,管得太宽。
事实上,化解孩子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办法很多,关键是要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要孩子懂得父母的善意,就一定让自己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