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给农民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首先是衣。改革开放刚开始时,那时的农村,农民穿衣打补丁非常普遍,
甚至一件衣裳穿两代人也不稀罕。那时候,小孩子过年最盼望的就是“穿新衣,戴新帽。”添一件新衣服、新帽子高兴得欢天喜地。那时候的衣服,蓝绿是主色调,棉布是主材料,衣服式样单一,也没有多少可选择的余地。谁的衣服穿出门去光鲜而不打补丁,那会招来全村的羡慕的目光。当时的时尚男青年,找对象见女方的面时如果穿一件中山装,绝对比今天穿一件西装更有风度,而在村里谁家有这样一件服装,可能要被很多男青年借来穿着装点“门面”,那时候的有范儿、有面儿,可能就是一件带有四个口袋的中山装。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时,在农村吃不饱的人大有人在,更别说吃好了,能有食物填饱肚子那就非常不错了。那个年代,经常吃的是红薯、高粱面,一年四季能吃上全麦面粉的一个村也几乎找不到一家。玉米、红薯、窝头、咸菜是一日三餐的标配,只有在过年或生病时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干劲空前高涨,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终于不再为填饱肚子而发愁。当时,吃白面馒头不就菜,那个香甜劲就甭提了。到现在,很多人吃馒头没有菜恐怕就吃不下饭了吧
.住房的变化更明显,改革开放之初,每个村里草房绝对是主流,有人说草房是冬暖夏凉,那是没有吃过苦头的人才这样说。三九严寒,草房子里那叫屋里屋外一个样,能把人冻得半死,要多凄凉有多凄凉。后来日子好了,农民第一个愿望就是改善住房,于是村里就有了半土半瓦房、浑砖全瓦房,直到近年来的平房和楼房。过去的农村,哪有什么深宅大院?哪有什么楼上楼下?能有间容身之处就很知足了。再看看现在的农村,楼房到处林立,一家比一家盖得漂亮,一户比一户宽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