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性格差异真的很大吗?
2021-11-26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性格差异大吗?
独生子女生活的家庭环境中没有和其他孩子竞争的情况,父母会倾尽自己全部小心谨慎的培养孩子。因此独生子女在心理上会对父母有依赖性,习惯等着别人指引方向。由于是全家的关注焦点,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个重要人物。父母习惯性为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也让独生子女形成外界危险观念,不能做到独立自主,一旦自己迫于无奈独立生活,极易在生活中受挫。家中的老大一般所在位置给予其相当的心理优势,因为不需要自己努力,老大就有对于弟妹的绝对管辖权。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叮嘱老大管好弟弟妹妹,老大总会像一个小大人一样,用自己的威严管着弟弟妹妹的言行。因为被父母亲人信任并被赋予责任,所以这就是他们人生价值的体现。家里的老大成年后,权力与控制力会在他们心中占主要位置,他们更倾向于维护法律秩序规定等,我们就不难理解在家中排行老大的人习惯保守且墨守陈规。
老二的位置很特殊也有些尴尬,位居第二既没有老小的宠爱,也没有老大的赋权。老二会倾向于憋着劲要超越老大进行夺权,但有的可能会赢,有的可能会败下阵来。老二的态度很像穷人对富人的嫉妒心理,会感到自己被轻视。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为争得父母关注,出现很多与哥哥姐姐间的纠纷矛盾。老二长大后,会很有可能经常给自己定有过高的目标而不脚踏实地地遵守生活中的客观规律。可能会一生都在追求飘渺地幻想,但却没有实际价值地东西。
老幺也就是家中老小,会出现两种极端结果。要么是家里孩子最出色的,要么就是一个逃避人生的失败者。出现这两种极端情况的原因是,老小作为家里年纪身体都小的孩子,父母会更加照顾关注,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老小都想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在内心总想超过其他孩子成为最棒的。有些能克服苦难,很出色地超越哥哥姐姐,但有些老小因为家庭环境的过分溺爱,导致缺乏行动力,最后成为一个想方设法逃避责任的人。很多老小都存在一个思维误区,他们总觉得自己家人对自己关爱不够,被家人忽略,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感受与生活实际有很大的出入。
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与异性交往方面比同龄人有更多的困扰,表现出更高的神经质和敌意等人格特征。有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体会到更多的来自同辈的孤独感,焦虑情绪比非独生子女要多。又如,针对涵盖我国21个城市的4811名大学生进行的人格诊断问卷调查发现,独生子女的偏执型、反社会型依赖型人格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而非独生子女的回避型、强迫型人格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组。最近,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声称,独生子女表现出低信任、低竞争性、低责任心、高悲观等特点。
比起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会出现心理发展上的差异,同时,父母应对两个孩子采用的策略和方法也会与应对一个孩子有所不同。单纯对独生子女(无同胞)与非独生子女(有同胞)两类群体进行比较,并不能清楚了解在从一孩家庭转变为二孩家庭的过程中,新增孩子对第一个孩子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也不能明确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父母养育的内容、形式和产生的作用有无变化,其变化的机制是什么。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性格差异真的很大吗?
诸多研究的确发现,比起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很少有集体自我的描述,更多的是聚焦于自我的记忆以及较低的合作性;出现更多心理痛苦和行为问题;有更明显的依赖性、任性等性格特征;独生女孩出现更多的内隐和外显行为问题。一些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配对的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更以自我为中心,而非独生子女拥有合作、坚持等更积极的特质。
但是,众多研究也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认知能力、学业表现、人格类型、人际技能、新环境适应等方面并没有差异,非独生子女反而会出现更多的情绪障碍。另外,过去的文献还关注独生子女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教养模式的差异。研究发现,尽管独生子女的父母会对子女的养育投入更多,但是他们并没有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比起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会出现心理发展上的差异,同时,父母应对两个孩子采用的策略和方法也会与应对一个孩子有所不同。
2021-11-26
身为独生子女的孩子,因为家中只有一个孩子,自然容易受到所有人的关注,在父母和长辈的关注下,他们的细小变化都容易被家人留意到,因为关注度的提高,他们常常能够得到赞扬、鼓励和同情。正是因为这样,当别人赞扬他们时,他们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自尊心较强,大都比较自信,在一些事情的喜好上有着明确的目标。
因为自身备受关注,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学习和生活上比较努力,但因为受到的呵护较多,相比受到的挫折较少,所以受到挫折时伤害也较大。
但在年龄较小时相较于非独生子女他们与同龄人接触的时间较短,所以成人后他们会花上一定的时间去学习怎样与同龄人相处,但并不代表他们在与人交往时能力不足。
而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讲,因为家庭环境的不同,他们从小或者较大时有了弟弟妹妹或一出生就拥有了哥哥姐姐,所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但根据数目的不同,性别的不同,年龄差距的不同,所以他们的情况也是多变的,但是大都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解决相似情感问题的能力。
但同时他们也会因小时候受到的关注度不同,并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而性格各异,并且喜欢竞争,或者擅长忍让。这种行为方式也是持续到他们的成年。
但是一个人的具体性格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仅在家庭成员方面都可以细分很多条,例:父母的相处方式、兄弟姐妹间的出生顺序的不同,年龄相隔的不同,等等。
以上原因也只是简单的进行解释,并不是所有的成长和性格都像以上所描述的一样,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随着我们年龄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变化的,其实针对于现在大家经常比较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家庭情况而言,我们应该更注重我们自身的成长,不应以是否为非独生而作为交友或评价一个人的标准。
三岁前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还是极不稳定的
然而,如果忽视这种消极表现,就可能发展成为人不觉察的情况下养成不良的性格。我们从沈铁、沈阳军区后勤、省政府几所幼儿园选择了一百八十名三至六岁的独生子女与一百三十名非独生子女,通过一定时期的对比观察和考核,发现独生子女有不良行为的仍比非独生的比例大,而且比前期的还有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