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怎样才能更好的做自己?
为何在意别人的看法?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其实在意别人的看法,根本来讲是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换句话说,我们只想在别人眼中做好人,不希望别人说我们不好。再精简一下,我只想做好人,不希望自己不好。我时时刻刻是个好人,我没有一点不好的地方。
通过这句话,可以分析几个层面:
1、完美主义。对自己要求太苛刻,总想尽善尽美,理智上明白人无完人,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但是潜意识不放过自己,总想要更好一点,再好一点。这可能跟原生家庭有关系,想一下从小是不是不被认可,总被否定,总被要求做到最好?从这一点来看,确实是失去了自我,因为其实一直是活在别人的要求中,不是按自己的意愿来活。每个人自己的意愿一定是抛却外界的评价,只要自己幸福快乐。所以从当下就调频,不管处在什么境遇,把内在频率调整到开心喜悦中,这一点需要自己不断感受不断去实践。
2、只在意自己的人设,忽略了周围的真实关系和情感。世界是相对的,任何好坏的定义其实都只是对比出来的。我看到一个快饿死的流浪汉,不管不问,视若无睹,我够冷血吗?如果我旁边有个人反而还嫌弃流浪汉,对他打骂撵他走呢?相对比起来我反而是比较善良的人。换个场景,同样是这个快饿死的流浪汉,你给了他一个馒头,你是好人吗?有句话:“乐得享受别人的好。”所有人都比我好,我乐得享受别人创造的好。这是意识和思维模式上的转变,能做到这样才能让人生真正轻松下来。
3、从以上两个层面引发第三个层面:存在。存在感是人类古往今来各个学科研究的统一命题。我们会死亡、消失,所以我们的存在就被尤其的看重。如何获得这种存在感?通过别人的“小(坏)”,来凸显自己的“大(好)”?通过不断的做,不断留下痕迹,来显示自己的存在?我们的存在需要证明,还是本身存在就是存在?换句话说,我们通过一个结果,一种现象,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还是我们自己真实的感受让我们有种踏实的存在于当下的感受。我们与当下的链接,与其他人在一起的感觉,在环境中真实的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真实的感受让我们有不虚度时光的意义,有踏实的存在感。
看了以上几点,不知道你的心境有否转变,如果感觉心打开了一点,可以试试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每次做了一点什么事,当不确定对方的感受时,及时的去问对方,听听对方真实的反馈。这个过程中对对方的反馈不评判,不表现出满意,也不表现出否定,放平心态,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反馈。在这些最真实的反馈里你会收获很多,也许比你想听到的答案还要多的多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