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经常出现,小麦赤霉病有什么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一旦发病没有治愈可能,轻者减产10%-20%,严重时80%-90%,甚至颗粒无收。另一方面是被赤霉病感染的麦粒中含有毒素,误食后可导致发热、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严重威胁着食品安全。高湿、高温等气候因素,最容易使这种病爆发式流行。由于小麦的赤霉病只要是发病,就无法治愈,因此只能预防。首先,在种植小麦时,选用耐病的品种,在播种前采用相应的种衣剂拌种。
小穗和颖片上面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如果阴雨连绵就会造成整个麦穗布满粉红色胶状霉层,使小麦严重减产甚至绝产,即使病情较轻不影响产量也会让小麦失去商品价值。小麦在扬花期的时候,最先是在它的颖片上产生水浸状的浅褐色斑点,之后就蔓延到小麦的整个小穗。在土壤湿度大的时候,病斑上还会产生胶状的粉红霉层,到侵染后期会生出密密麻麻的黑色颗粒状。
同时我们要注意今天小麦由于前期氮肥施都是偏多的,对于目前来看我们要结合一喷三防加入优质的叶面肥(氨基酸、生物刺激),来叶面补施,能够有效的防治小麦后期早衰,促进秸秆韧度科学开展化学防治,控制赤霉病的发生危害,对抗性菌株频率高的区域要及时加快药剂品种更新,提高防治效果,努力降低赤霉毒素的含量,确保小麦品质安全。
如果食用后会造成食物中毒,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头痛、抽搐等中毒症状,严重者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被小麦赤霉病感染的小麦果粒严禁食用和销售,要就地焚烧处置,以防食品安全苗腐发生不普变。穗腐发病初期,在小穗颖壳基部及小花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严重时在干燥环境下整穗枯白或者半截穗枯白,穗部腐烂,气候潮湿时,病穗上产生粉红色霉层。
2、农田管理:合理排灌,湿地要开沟排水。收获后要深耕灭茬,减少菌源。适时播种,以便扬花期尽量避开雨水。
3、药剂防治:在小麦扬花初期,选用药剂,及时防治,做到见花打药,主动预防,避免赤霉病大面积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