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活到了81岁,可是为什么在56岁的时候就传位了?
宋高宗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个儿子,是宋钦宗的赵桓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他的母亲是显仁皇后韦氏。出生于公元1107年6月21日,卒于公元1187年11月9日,享年81岁。(中国人的年龄从古至今都是按虚岁算,望读者知悉)
在徽宗时期被封为康王,靖康之变后,由于徽宗和钦宗被金人掳去北方,在大宋天下岌岌可危时,被推举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在南京应天府继位,改元建炎,重建宋庭,史称南宋。公元1162年6月以“倦勤”为由传位给养子赵眘(宋孝宗),也就是说管理朝政太累了想要休养生息。
赵眘(shen)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七世孙,秦王赵德芳的第六世孙,6岁时被失去生育能力的宋高宗赵构收为养子,养于宫中。后继皇帝位为宋孝宗,隐羡坦从此宋朝皇帝又回到太祖一脉。
孝宗刚继位两个月就立即宣召主战派老将张浚入朝,共商恢复河山大计。同年为岳飞等人平反昭雪,追复岳飞原官,并赦还被流放的岳家家属。随后又发动北伐,意在恢复中原,可惜功败垂成。
宋高宗一直以来是主张与金国议和,为什么偏偏传位给了一个主战派呢?而且还是灶桐太祖一脉?是高宗没看透继任者的心思,还是孝宗隐藏太深,我觉得都不是。
高宗可能在众人眼中就是个懦弱胆怯之辈,其实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他的所为并不是一无是处。靖康之难发生之后,金国声势浩大,宋军实力大减。作为一国之君看着自己的父母兄弟被金人掳去,他难道不心痛,肯定痛啊!但打又打不过人家,所以只好委屈求全,卧薪尝胆。这个时候就只好听取并重用一些主和派,但主战派人士又不愿意,两方开始争论不休,怎么办呢?只有打压主战派。等到朝局稳定,国内中兴,实力大增,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马有马要兵有兵。这时再徐徐图之,恢复河山,或有胜算。但是他自己为什么不去做,而是让继任者去做。他难道不想脱胎换骨,让世人都说我高宗不是一个懦夫,表明我一直在卧薪尝胆。
他也想啊!但那时他已经年龄大了老了,心力交瘁,越发感觉自己不再气盛不再当年了。(高宗退位时是1162年,虚岁56岁,在古时算是老人了)而且对于自己曾经打压的那些主战派们,真的是无颜面对,他们还愿意死派吵心塌地得为我效力吗?这个时候交给继任者来做自然是水到渠成。孝宗接手后威加海内,恩威并重,主战派们自然是要感恩涕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