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讨厌父母怎么办?

 我来答
受勃Tu
2021-07-25 · TA获得超过48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28
采纳率:22%
帮助的人:40.6万
展开全部
所谓关心则乱。你要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一定程度上的无视。
我和你一样是青春期,但是却没有出现和父母这样紧张的情况。关键在于处理方法,用聪明的方法处理重视能很快解决问题。你要明白,家长和其他人一样,也会有自己的个性,通常情况下这种个性是和你相近的,但是如果出现了出入,就无视掉。
具体方法,很难说,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但是阳奉阴违以及无视确实是两大杀招。你如此聪明,一定会明白如何如何使用这两种方法,但切忌较劲式的无视,这会适得其反的。
你现在必须收起一切情绪,一切从如何改变你的处境出发。记住,这种忍耐是为了自己更舒服些,这样,你就不会内心有抵触。
另,下面是找到的一些东西,会对你有用。
青春期的孩子拒绝和家长交流有多方面的原因。
1、二者悬殊的地位。
为什么孩子愿意向同龄人吐露苦水,却不愿把事情告诉父母?因为二者的地位太过“悬殊”,一个是家长,一个是孩子。在孩子眼里,自己与家长根本就不处于一个对等的位置。这样让孩子在与家长交流时,感到的压力过大(与同龄人交流时,双方可以各执己见,但与家长交流时,若意见不和,孩子敢坚持自己观点么?)。所以除非碰见很棘手的问题,一般的生活中的小问题,孩子大都不会选择父母作为倾诉的对象。
2、二者认识观念上的巨大差别
毋庸置疑,家长的认识观念和孩子的认识观念存在巨大的差别。同样的事物,两个人的观念却是大相径庭的,两个人还怎么交流。所以即使家长放下架子,孩子也放低戒心,二者也是难以交流的。因为家长思维模式和孩子是不一样的,孩子的想法家长根本不可能理解,同样家长的想法,孩子也是觉得莫名其妙。
3、家长对于交流技巧使用不当
对于与孩子的交流技巧,一般家长知道的就是两点:一是采取主动,二是态度亲近。其实这只是基础,没有这两点根本不可能与孩子交流,但要交流有成果,这两点远远不够。
首先,家长由于认识和孩子的巨大差别,在交流的时候,必然会有不同的观点。而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家长往往会强压孩子,让孩子屈服。这里不是说家长的观点错误,事实上,多数情况家长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但正确并不一定就能让人信服。很多东西,在我们认识到它是错误之前,都认为它是正确的。而孩子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很多东西他都没有经历,没有认识到错误。这时,家长以过来人的身份,强压孩子,他怎么能信服。
其次,家长与孩子交流时,总是采取攻势,就是自己说得多。总是自己说,如何能对孩子深入了解。而且由于缺乏对孩子的了解,说话就难以说到点子上,那样孩子怎么能听得进去?这样一次难得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就这样浪费了。
第三,家长最常犯的一个交流的问题就是唠叨。
心理学上有一个超限效应。说,一个人去教堂听牧师祈祷,他听了一会儿后感觉牧师说得很好,就往募捐盘里捐了10元钱,可牧师说了一会之后,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那人慢慢感到烦躁,就把10元钱拿了回来。而那牧师依旧没停,那人感到更烦,最后走的时候,甚至还偷走了2元。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家长中非常普遍。嫌父母唠叨的孩子不计其数。可能家长们会说:不怪我唠叨,孩子要是听进去了,我还用说么?其实,很多事,就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孩子才听不进去的。
孩子虽然还不成熟,但有些事,他还是明白道理的。所以家长一说,他也能听得进去。但若家长一唠叨,孩子的叛逆心一起,那就听不进去了。
而现在的情况是,一来由于没有经历过,有些事说了孩子是不听的,而家长因为这些事,养成了唠叨的习惯,喜欢什么事,都多遍的重复,而使一些孩子本是能听进的事,被家长一唠叨,就又不听了。
至于您说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我觉得这话并不合适。事实上,您的孩子是没有问题的,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这样的心理。所以解决之道不在于孩子,而在于家长。
个人看来,与孩子成为朋友是不现实的。朋友是建立在共同的思想,爱好上的,思维上存在差异的话,是难以成为朋友的。孩子也不是能和所以同龄人成为朋友,他们也只是和自己兴趣相和的那部分人。
所以,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去走进孩子的内心,让自己的思维和孩子一致,去成为孩子的朋友。还不如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好的老板是不会对自己的员工事事都监督的。
瞿轩0Au

2022-06-19 · TA获得超过22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68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27.4万
展开全部
你的这种想法简直太不是人了。如果我是你父母的话,肯定会给你一巴掌的。自己的父母把你抚养长大,母亲生你的时候有多么不容易,你却说讨厌自己父母,我们每个人都没有资格这样说。你要拍着你自己的良心想想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你的父母不是你亲生的还是对你不好,为人父母不管做什么没有不疼爱自己的子女的,你却说很讨厌他们,这样他们知道后会很伤心的。

你的父亲母亲把你养这么大,不是为了让你讨厌他们的。父母毕竟是父母,你应该尊重他们,就算平时他们喜欢说你,你也要明白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把你的心态放平一点多多接受一下父母的意见,毕竟他们不会害你的。要谅解一下他们,每个父母都是很不容易的。孩子跟父母之间有代沟是很正常的。只要跟他们好好沟通一切都会解释清楚的,再怎么也不能说出讨厌自己父母的话呀,百善孝为先要懂得尊重自己父母,孝顺自己父母。

你应该试着去关心他们,是人都会有叛逆心理的,但是叛逆不等于就有理由可以讨厌自己的父母啊,毕竟父亲母亲把你养育这么多年,养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是多么的辛苦,需要多少的耐心,要想想他们从你一出生的时候慢慢的教你,教你学说话教你走路让你上学,培养你。想要什么,父母也都会尽量满足。你要理解你父母的苦衷,要多多体谅他们。

我有一个同学她就是属于那种特别叛逆的人,父母说什么也不听,说多了他就会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每个星期只知道要钱的时候往家里打电话。其他时间一句话也不跟父母多说。有一次我跟他回家,他父母跟他想吃什么给他做。他竟然回他爸妈一句别管啦,不用管我,我能看出来,把他爸妈弄得特别尴尬。我就觉得他特别不懂事,怎么能这样跟父母说话呢。于是我就说阿姨,别管啦我们还不饿呢,然后他妈妈说行,那等你饿的时候叫阿姨啊,阿姨给你做去。我说好的。这才缓解了尴尬的气氛。

我们总是把最好的脾气给了陌生人,最坏的脾气给了自己的父母。其实生活真的是很艰难的,当你离开父母之后你就会发现,没有父母的保护你什么也做不成,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没有资格讨厌父母。可能是他们现在的做法你还不能理解,但是他们想的肯定是为了你好。你一定得理解你们父母的不容易,有什么对父母不满意的可以跟父母沟通,但不要有讨厌父母的想法,别人会说你傻的,简直千错万错。你要明白,父母为了我们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世界上对你最好的只有自己的父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漱澍
2022-07-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917
展开全部
首先,讨厌父母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

随着青少年的长大,父母的光环会渐渐褪色,你会突然发现他们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会生气,会悲伤,会做出一些错误决定。相反,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他们的不完美,你想要去更正,但或许方法不是那么恰当,导致矛盾激化,从而产生负面情绪,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毕竟每个人都要经历脱变。

其二,对父母产生厌恶情节,要适当调理。

你首先要考虑清楚为什么自己会讨厌父母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够理解你,还是不能满足你的物质条件,或者做出了一些对你身心健康方面的侮辱,例如过激的言语行为。你要找出与父母关系产生质变的根源,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你可以和他们一起商谈,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切记语言平和言之有理。或者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申明。

其三,学会放弃

如果矛盾激化到不可逆转的程度,学会放弃,没有必要委屈自己。在现代社会,大多数人都秉持着父母将我们生养下来就必须对他们好的观点,这并没有错误。但是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是怎么生养的。总而言之,对自己好点。人虽然是群体动物,但实际上只有自己,独行者才是我们真正的面目,不要把除自己以外的人看得过于重要,承担好自己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即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闵lg

2021-12-07 · TA获得超过119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8万
采纳率:65%
帮助的人:638万
展开全部
如果你特别讨厌你的父母,说明你的心里是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思想。作为父母所生的孩子,应该感谢父母都来不及,反之,你还对父母有一些讨厌,证明你是嗯,这一方面是没有底线的。你应该好好改变一下你自己的思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夜狼ZXC
高能答主

2021-07-25 · 认真答题,希望能帮到你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473
采纳率:43%
帮助的人:262万
展开全部
这个问题提的就很奇怪?哪有嫌弃自己父母的儿女呢?正常情况下我们每一个儿女都会孝敬自己的父母的,怎么会需要“克服厌恶父母”?如果有人产生了厌恶父母的情绪就是一种不孝的行为。除非父母做出了违法乱纪的行为,而使儿女蒙羞而产生对父母的一时怨恨。但我觉得不至于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厌恶。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他的父亲得了脑血栓好多年了,现在已经是生活不能自理了。这个朋友一边上班,一边抽空千方百计的照顾自己的父亲,人老了再加上有病在身,时常会在床上拉尿等,搞得家里是一塌糊涂。而且老人不管儿女累与不累,一味的在家里吵闹。这位朋友有时也非常恼火,但是过后一想父亲在伺候自己小时候时不是一样不管脏臭都要伺候小时候的自己吗?想到这他说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从这个例子看,儿女没有什么克服不克服对老人的厌恶。对老人所做的一切都理所应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