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一个你认为值得研究的交通违规行为
本人要做课题学习,请大家帮忙(课题题目<<红灯与绿灯>>)另外,谁可以告诉我这个应该怎么做.谢谢...
本人要做课题学习,请大家帮忙(课题题目<<红灯与绿灯>>)
另外,谁可以告诉我这个应该怎么做.
谢谢 展开
另外,谁可以告诉我这个应该怎么做.
谢谢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等红灯你能忍耐多少秒
5月25日,本报本版以《专家称红绿灯设置不合理引发乱穿马路》为题,报道了同济大学李克平教授在“中德信号灯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观点:“行人等红灯是有忍耐限度的,德国人的忍耐限度是60秒,因此德国的马路红灯最长时间不超过60秒。英国人的忍耐限度是45秒。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调查,但上海许多路口红灯时限超过60秒,这也是导致行人乱穿马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红灯设置考验行人忍耐极限
关于信号灯的设置问题,最近成了媒体讨论的热点,有媒体曾质问:“行人不闯红灯过得了马路吗?”“如果行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也许交通信号灯绿了几次也未必能过得了一条十多米宽的马路。”行人的“绿灯时间”不够用,就只能占用“红灯时间”——“乱闯红灯”并不仅仅是国民文明素质问题,还可能是规则设置问题,
行人等待红灯的忍耐极限,德国人是60秒,英国人是45秒,中国人是多少秒呢?是一个未知数。因为没有人进行过这方面的调查与统计——这折射出什么呢?折射出规则的制定者、操作者对行人的忽视。
笔者认为根源在于管理思路,在道路资源的分配上过多地考虑机动车的方便,较少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方便。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之一,是根据人的忍耐极限设计红绿灯间隔时间。
关于如何合理设置信号灯时间间隔的问题,德国专家提议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对信号灯进行智能化控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确实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不过,笔者认为更值得注意的是,如何通过民主的讨论和科学的论证,公平合理地分配道路资源,制定交通规则。这就需要主管部门充分地听取民意,在道路管理上更多地考虑行人的利益,减少行人的交通成本。来源:人民网
制度之弊不是闯红灯的免责理由
“红灯设置考验行人忍耐极限”,当这样的标题成为媒体标题时,舆论对制度弊端的激愤之情油然而生。言下之意是,行人闯红灯并不是完全出于自身规则意识的匮乏,而是由外在的制度弊端引起,所以不应过分地苛责个人。制度之弊真的能成为免除个人责任的理由吗?红灯等待时间太长之弊固然需要解决,但这不能成为闯红灯的借口。
假如制度之弊可以成为免除个人责任的理由,按同样逻辑推下去,杀人犯、贪污犯等现实中形形色色的违法者,都可能会以制度弊端拒绝承担个人责任。
不管一种违法行为有着怎么样的理由和借口,它首先是一种违法行为,而违法行为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对制度弊端的反思才能成为一种可能。否则,从制度弊端去为个人违法寻找合理性基础,结果只能在问题解决的道路上渐行渐远,遮蔽事件的本质。
说到底,个体对规则的遵守与对规则弊端的修正,并不是水火不容的。首先敬畏制度,然后修正弊端,这才是面对制度应有的理性态度。
来源:《中国青年报》
行人权利与红灯时间成反比
作为城市发展的必然手段,红绿灯交管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屡屡发生的“闯红灯”事件也上升为严重的交通问题。围绕这个话题的社会评论和争议也莫不把矛头指向规则意识淡薄的违规者,然而却几乎没有人反思红绿灯本身所存在的设计问题。
也许有人会将红绿灯设计的缺陷归之于马路承载和交通运营压力过大,但这并非是无解的难题。专家指出,现有信号灯的时间长短完全凭经验控制,显然存在缺陷。对交通信号必须进行人性化的改进,“设计智能化控制,在机动车流量减少或趋无时,绿灯应即刻切换成红灯,以免带来行人无意义的空等。在宽的路口中间设置安全岛,过完一半马路,行人可以站在安全岛上,过马路时只需要看一个方向的车辆,不需要左顾右盼。”显然,信号灯折射出的是行人的权利长期被漠视的现实。 来源:浙江在线
网友投票表观点
关于“乱穿马路”与“红绿灯设置”是否有关一事,新浪网目前正在进行网友投票,到昨天上午,共有20891人参加投票,投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认为乱穿马路与红灯长、绿灯短有关吗?
认为“有关,行人过马路时间过于紧迫所导致”的占53.89%,认为“不好说,两者皆有”的占24.53%,认为“无关,是部分市民自身的道德素质问题”的占21.58%
问题二:你认为红绿灯间隔时间是否需要调整?
认为“应当,根据路段实际情况调整”的占50.09%,认为“应当,行人的等待时间超过了忍受能力”的占46.13%,认为“不应当,机动车相对行人更讲求速度”的占3.79%。
5月25日,本报本版以《专家称红绿灯设置不合理引发乱穿马路》为题,报道了同济大学李克平教授在“中德信号灯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观点:“行人等红灯是有忍耐限度的,德国人的忍耐限度是60秒,因此德国的马路红灯最长时间不超过60秒。英国人的忍耐限度是45秒。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调查,但上海许多路口红灯时限超过60秒,这也是导致行人乱穿马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红灯设置考验行人忍耐极限
关于信号灯的设置问题,最近成了媒体讨论的热点,有媒体曾质问:“行人不闯红灯过得了马路吗?”“如果行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也许交通信号灯绿了几次也未必能过得了一条十多米宽的马路。”行人的“绿灯时间”不够用,就只能占用“红灯时间”——“乱闯红灯”并不仅仅是国民文明素质问题,还可能是规则设置问题,
行人等待红灯的忍耐极限,德国人是60秒,英国人是45秒,中国人是多少秒呢?是一个未知数。因为没有人进行过这方面的调查与统计——这折射出什么呢?折射出规则的制定者、操作者对行人的忽视。
笔者认为根源在于管理思路,在道路资源的分配上过多地考虑机动车的方便,较少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方便。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之一,是根据人的忍耐极限设计红绿灯间隔时间。
关于如何合理设置信号灯时间间隔的问题,德国专家提议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对信号灯进行智能化控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确实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不过,笔者认为更值得注意的是,如何通过民主的讨论和科学的论证,公平合理地分配道路资源,制定交通规则。这就需要主管部门充分地听取民意,在道路管理上更多地考虑行人的利益,减少行人的交通成本。来源:人民网
制度之弊不是闯红灯的免责理由
“红灯设置考验行人忍耐极限”,当这样的标题成为媒体标题时,舆论对制度弊端的激愤之情油然而生。言下之意是,行人闯红灯并不是完全出于自身规则意识的匮乏,而是由外在的制度弊端引起,所以不应过分地苛责个人。制度之弊真的能成为免除个人责任的理由吗?红灯等待时间太长之弊固然需要解决,但这不能成为闯红灯的借口。
假如制度之弊可以成为免除个人责任的理由,按同样逻辑推下去,杀人犯、贪污犯等现实中形形色色的违法者,都可能会以制度弊端拒绝承担个人责任。
不管一种违法行为有着怎么样的理由和借口,它首先是一种违法行为,而违法行为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对制度弊端的反思才能成为一种可能。否则,从制度弊端去为个人违法寻找合理性基础,结果只能在问题解决的道路上渐行渐远,遮蔽事件的本质。
说到底,个体对规则的遵守与对规则弊端的修正,并不是水火不容的。首先敬畏制度,然后修正弊端,这才是面对制度应有的理性态度。
来源:《中国青年报》
行人权利与红灯时间成反比
作为城市发展的必然手段,红绿灯交管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屡屡发生的“闯红灯”事件也上升为严重的交通问题。围绕这个话题的社会评论和争议也莫不把矛头指向规则意识淡薄的违规者,然而却几乎没有人反思红绿灯本身所存在的设计问题。
也许有人会将红绿灯设计的缺陷归之于马路承载和交通运营压力过大,但这并非是无解的难题。专家指出,现有信号灯的时间长短完全凭经验控制,显然存在缺陷。对交通信号必须进行人性化的改进,“设计智能化控制,在机动车流量减少或趋无时,绿灯应即刻切换成红灯,以免带来行人无意义的空等。在宽的路口中间设置安全岛,过完一半马路,行人可以站在安全岛上,过马路时只需要看一个方向的车辆,不需要左顾右盼。”显然,信号灯折射出的是行人的权利长期被漠视的现实。 来源:浙江在线
网友投票表观点
关于“乱穿马路”与“红绿灯设置”是否有关一事,新浪网目前正在进行网友投票,到昨天上午,共有20891人参加投票,投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认为乱穿马路与红灯长、绿灯短有关吗?
认为“有关,行人过马路时间过于紧迫所导致”的占53.89%,认为“不好说,两者皆有”的占24.53%,认为“无关,是部分市民自身的道德素质问题”的占21.58%
问题二:你认为红绿灯间隔时间是否需要调整?
认为“应当,根据路段实际情况调整”的占50.09%,认为“应当,行人的等待时间超过了忍受能力”的占46.13%,认为“不应当,机动车相对行人更讲求速度”的占3.79%。
参考资料: http://www.sgdaily.org.cn/dwxw/show.aspx?id=8700&cid=61
深圳火灵鸟技术公司
2024-10-16 广告
2024-10-16 广告
美国警察广泛采用执法记录仪,这些设备集高清摄像、录音及夜间红外功能于一体,旨在提升执法透明度与公正性。警察在执行任务时佩戴记录仪,能够实时记录现场情况,确保执法行为有据可查,同时保护警员及民众双方的权益。这些记录仪的广泛应用,增强了公众对执...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深圳火灵鸟技术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