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者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典型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
躁狂发作时,患者有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表现;抑郁发作时,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
患者思维联想快,说话急促,语速比正常时候快,语量也比正常时候明显多,滔滔不绝,说得口干舌燥。病情严重时,患者出现音联意联,随境转移,易被周围事物所吸引,自我感觉良好,说话漫无边际,认为自己才华出众、出身名门等,甚至患者的症状,可达到妄想的程度。
家庭护理
患者应培养良好的性格,矫正患者不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患者可以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同时,需要家人和周围人员的帮助。当患者病情不稳定时,家人和周围人员应注意防止患者自伤自杀,防止其冲动伤人,让其及早就诊治疗,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
患者抑郁时,家人和周围人员应该让患者看到希望,感受到关心和支持。在患者处于激越及严重躁狂状态时,家人和周围人员避免与之冲突,避免激惹到患者。
日常生活管理
规律服药期间,应忌烟、酒、浓茶、咖啡等。患者需合理安排作息,按时起居、保证足够睡眠,如情况允许,家属可鼓励患者尽早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或锻炼,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恢复规律的生活。
2022-11-23 · 专注婚姻情感、亲子教育、情绪压力、职场
关注
展开全部
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erBP)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
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
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码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约1%),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
双相隐碍发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而以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影响中枢神经信息传递过程等,导致躁狂和抑郁等情感症状出现。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3.0%~3.4%,90年代则上升到5.5%~7.8%(Angst,1999)。Goodwin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双相I型与Ⅱ型合并为3%,若再加上环性心境障碍则超过4%。双相障碍发病年龄高峰在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男女性别间患病率相近。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内尤其容易发生自杀。有资料显示,本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群增加20%,约40%的患者同时合并有物质依赖。可见,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心身健康的精神障碍。
目前,我国对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问题还缺乏系统的调查。从现有资料看来,我国不同地区双相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患病率相差悬殊。
如中国内地12个地区(1982)协作调查发现,双相障碍患病率仅为0.042%(包括仅有躁狂发作者)。而台湾省(1982-1987年)在07%~16%,香港特区(1993年)男性为1.5%、女性为1.6%。同为华人地区,台湾与香港较接近,但较大陆高出约35 倍。
这种差别虽可能与经济和社会状况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学的差别。
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
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码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约1%),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
双相隐碍发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而以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影响中枢神经信息传递过程等,导致躁狂和抑郁等情感症状出现。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3.0%~3.4%,90年代则上升到5.5%~7.8%(Angst,1999)。Goodwin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双相I型与Ⅱ型合并为3%,若再加上环性心境障碍则超过4%。双相障碍发病年龄高峰在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男女性别间患病率相近。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内尤其容易发生自杀。有资料显示,本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群增加20%,约40%的患者同时合并有物质依赖。可见,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心身健康的精神障碍。
目前,我国对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问题还缺乏系统的调查。从现有资料看来,我国不同地区双相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患病率相差悬殊。
如中国内地12个地区(1982)协作调查发现,双相障碍患病率仅为0.042%(包括仅有躁狂发作者)。而台湾省(1982-1987年)在07%~16%,香港特区(1993年)男性为1.5%、女性为1.6%。同为华人地区,台湾与香港较接近,但较大陆高出约35 倍。
这种差别虽可能与经济和社会状况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学的差别。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