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研究生导师喜欢想读博的学生?
因为这类学生一般而言,是有学术追求,能紧跟导师指导,一心向学,且在学术上精益求精的学生。这类学生,跟其他得过且过,只求混个研究生文凭赶快毕业的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成为硕士生导师以来,曾经带过几十个学生。仅以毕业论文而言,从选题,到准备论文,到写作论文,最后到论文成稿,绝大多数学生都乏善可陈。很多学生对学术无大热爱和浓厚兴趣,他们攻读研究生学历主要是为了想提高就业平台。这样一种追求导致他们在学术上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精致的平庸”(甚至很多时候都无法配得起“精致”二字)。他们所写作出来的论文,不可谓不规范,中规中矩,看似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但读之却“味同嚼蜡”,很多都流于泛泛而论或“述而不论”,缺少理论深度,学术创新和学术洞见。
他们的论文为何会成为平庸之作?原因就在于学术追求和学术兴趣的缺乏。这种追求和兴趣的匮乏往往会导致他们的得过且过心理。表现在研究生的生活安排上,就是热衷于挣外快,实习,考公务员……而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追求最低标准,以顺利拿到毕业证书为终极目标。这种心态往往会造成导师的“指导和管理难题”:严格要求的话会生出很多事端,过于宽松的话在后续的学术评估上会带来很多后续的隐患。
而想读博士的同学则不同,这类同学有进一步深造的目标和雄心,所以,往往会沉下心来认真钻研,并且,也会高度配合导师的学术要求和学术指导,一句话,他们在学术上对自己基本都能做到高标准高要求。现在很多学校实施申请-考核制,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毕业论文是科研评估的重要标准,所以这类学生往往也会拿出很大的精力来对待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我曾经带过的几篇上乘的毕业论文,都是有考博追求的学生所创作的。
这样一来,导师为什么会喜欢考博的同学,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以上,供参考。
首先导师作为一个学术研究人,其实是一直希望有学生能够继承他衣钵的。
然而一个研究生,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一个比本科生稍微多懂一点专业知识的学生而已,就无法继续扛起师门的大旗在学术界占领一亩三分地。
你只有走上博士之后才能够稍微接触到一点做学术的本领和技能,拥有继续做研究,做学术的本事。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比较喜欢考博士倾向的研究生的原因之一。
另外研究生期间,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有点像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你很多研究生在私底下,特别是工科理科学生,特别喜欢称自己的导师做老板。
一般是他们负责向国家或者是地方申请课题,然后得到资金资助之后,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子课题的延伸或者是实验。
本身在做课题期间是有一点,但是不多的劳务费的。
但是这么一点点劳务费,其实是有一种在剥削学生的感觉,所以就是所谓的学术剥削。
如果研究生没有考博的愿望,那么他肯定有很多时间都是在想如何找实习、找工作,毕竟要就业的嘛。
研究生三年前两年基本上可以用来当廉价劳动力,但是如果研究生有就业倾向不想读博,他的第3年就不能用来当廉价劳动力了,基本上都会去找实习找工作,很快就要就业要累积相关的工作经历。
那个时候导师就不开心了,因为你少了工作一年的时间呢,如果你想要读博的话,他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廉价劳动力,多了一个三年工龄的熟练工,又为你多工作三年,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大学老师来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的确有很多的研究生导师喜欢想读博士的学生, 这甚至在某些学校成为硕士研究生面试的筛选条件 ——如果学生更加强烈、坚定地表达读博士的决心,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加分或青睐。
对于这种现象,有些学生认为这是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学习态度,有的旁观者则认为这是老师们在图省事,尽早定下来所谓的“长期剥削者”。身在高校,我个人认为,这些认识可能都是一些误解。
研究生导师之所以想招收读博士的学生,更多的考量在于自己研究课题的延续性 。无论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他们的核心工作内容就是跟随老师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去开展学术研究工作。然而,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掌握必要的研究基础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因此,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老师研究的学生而言,无论他是新入学的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都需要在较好地了解课题研究背景、课题必备研究工具和方法等系列基础问题后,才能够开展后续工作。 这就意味着,对于任何一个新人,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学习、适应老师的研究,都得付出时间上、甚至资金上的学习成本 。因此,从老师的角度,对于一个从硕士直接读到博士的学生来说,他打下的基础将会支撑硕士、博士两个阶段的学习,具有更好的连续性。
此外, 更为重要的是,每一个研究生对于课题的认识,只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厚积薄发”,取得较大的突破 。 对于一个硕士研究生而言,他毕业的时候往往是课题适应期结束的时候,如果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取得成果的概率将陡然升高 。而对于一个刚加入的博士研究生而言,无论他曾经具有多好的研究基础,他都得在老师的研究方向上重新开始适应、重新开始新的积累。两者对比,不难发现,仅就学术研究的突破而言,前者将在有限的时间内具有更高的可能性。
从我个人的建议角度,如果学生自己确实不喜欢读博士,就提早和老师申明,不要为了获得入学机会而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避免以后产生较大的误会。如果当真希望读博士,而且也喜欢老师的研究方向,那么一口气读下来,实际上这种安排对学生自己而言一方面省心省力,另一方面更容易获得较好科研成果。
20考研的学生现在正在紧张的复习中,只是在复习的闲暇之余也会聊一些关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环节的一些问题,其中便包括:为什么很多硕士研究生导师喜欢有读博想法的学生呢?相信对于这些正在复习考研的学生来说并不是真正的了解。
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很多硕士研究生真的非常喜欢自己的学生读博 在我读研期间,我的导师经常和我提到读研的问题,隔一段时间便侧面的说一下读博的重要性,而且每次都能够列举很多读博成功的师兄和学姐的例子,这样更加的有说服力,所以久而久之的也就决定了读博。
而之所以硕士研究生导师会有这样的想法时,或许是因为以下这几个原因:
一方面是学术研究的延续性。在硕士研究生三年期间,真正用来做研究的时间少之又少,因为你更多的时间,或者说即使是在做科研,其目的也是为了能够保障硕士研究生能够顺利的毕业罢了,可是对于一个体系的研究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几年之内很难出成果,所以涉及到时间延续的问题,如果你加入了课题组,硕士导师自然希望你能够读博,并且是读他的博士,这样对整个课题组来说都是极佳的。
另一方面是硕士导师的一种荣誉。因为现在很多硕士研究生都没有读博的想法,但是每一位硕士导师都希望自己所带的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有更好的成果,如果学生有读博的想法这样对于硕士导师来说也是一种莫名的荣誉。
此外,博士学历所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和福利。虽然有很多人认为硕士导师之所以喜欢学生读博,是因为有一个免费的劳动力,或者是为了继续压榨学生,对于这样的观点我并不是很赞同。因为导师深知读博对于一个学生之后再就业和生活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是为了学生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能够有更好的生活。
总之,有读博想法的学生势必是硕士导师所喜欢的,因为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对学术研究的额兴趣,而不是大多数考研薛恒都输抱着非学术目的来攻读硕士研究生,所以非常理解硕士导师喜欢读博的学生。
简单来说就是博士年限比较长,能干更多工作,由于毕业要求高,有压力,研究大多更为深入系统;硕士一般三年,第一年上课,第二年熟悉实验室,第三年就要找工作了,用在科研上的时间有限,并且硕士毕业要求比较低,很多研究浮于表面。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用自己几年的辛勤劳动,换来博士文凭和科研成果,来铸就自己未来的辉煌人生……何乐而不为呢?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读博,也得看他适合不适合读博?最主要的是要看他……是不是搞科研的这块料?[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