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学反思

 我来答
舒适还明净的海鸥i
2022-07-21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0.6万
展开全部
第一课时

这节课概括内容还没完成,6班完成了,但是很匆忙,又变成了填鸭式,灌输式。概括内容这块,学生不能划分好范围,不能区分是否为同一件事情。其次就是概括不够精准,关注到细枝末节。原因分析:第一,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不清楚课文讲了什么内容。不能发现各段的内容,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如何改善:阅读小说,记叙文时,关注时间地点人物?这个办法有没有用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感受“我”在戏前波折的心理变化,结合“月夜行船”品味情景交融的意境。结合课文,总结归纳平桥村的人们有什么特点。

课堂回忆:“我”的心理变化,大部分学生能结合相应的句子概括出来。课堂上的操作,也就是让一个学生来回答。接着,让学生品读“我”的心情“轻松愉悦”与江南水乡夜景相融合的诗意句子。这个环节我是遇到困难了,我不知道如何操作?最终采取的操作是:一句句去分析从什么角度写景,用了什么技法?分析了嗅觉、触觉、视觉、听觉,用了比喻、拟人。但我还是觉着,这些知识是陈述性的,学生听过之后也忘了,更不要说会运用了。那是不是要从为什么这样写来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我也说不清这个问题。温儒敏先生在《教出现代文学作品的文学味(上)》中说:“这种童年记忆中往往都有的童话般的梦幻感,是阅读中最感人的,会引起读者联想各自的童年。教学中应当引导往这方面体味,而不只是如何写,用什么修辞技巧。”哦,我就是停留在粗浅的知识层面,对学生的心灵引导,感受美方面,真的无从下手。

“总结归纳平桥村的人们有什么特点”这一环节,课堂上的提问是:“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小朋友有哪些性格特征?后来发现,这个提问片面了。这个环节课堂进行得很零散,大家东一句西一句地找,关键的是,我也没有掌控力,不能在这些零散的回答中牵出一条线。另外一个,学生说得性格不贴切,我的引导不到位。总是牵着学生往“淳朴、善良”这些词上面贴。这个环节上得不甚满意。像这样一篇长文,学生又没有达到阅读速度要求时,我需要提供哪些支架帮助学生?我的反思:集中把写某个人的、写一群人的句子抽出来,让学生直观地从这些句子中去感知人物性格。这样的操作,会不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训练呢?集中提供句子,就是一种分析人物的方法指导,要从句子中去把握。那找哪些句子,为什么是这几句,教师提供了现成的,会不会影响了学生?学生自己找出来肯定是最好的,但课堂上不允许的话,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效率低的情况下,就教师直接呈现也可以。也可以让学生课后去收集这些句子。当我看了一些解读资料,我也会概念化地记住这些性格。其实我自己也没想到那么多。所以,学生不知道,也是正常的,我如何让他们从“不会”到“会”?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让学生去分析人物性格?当然,从应试的角度,是掌握分析方法。但是,我的课堂,我首先不应把眼光盯在这里。我教这个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在文本中感受到“我”童年时在平桥村生活的那种美好,人情美,意境美,这种美成了“我”的美好怀念。以至于成年之后,面对生活的各种艰辛、不如意,心中那个“桃花源”其实就是自己的精神支撑,给人面对现实的力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