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雷佳音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一个不能再小的历史小人物吗?
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作为架空历史小说的非典型文本,既具有诸如架空叙事、主角光环、民间立场等契合当下架空历史小说书写方式的典型特征。那么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雷佳音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一个不能再小的历史小人物吗?
一,张小敬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一个不能再小的历史小人物
这种“历史可能性写作”在小说中具体表现为对唐朝宏大历史背景下以张小敬为代表的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以及危机四伏的长安一日的虚拟建构。据小说后记所言,张小敬在真实的历史中,除了在唐别史杂记《安禄山事迹》中作为在马嵬坡兵变中首开先声、砍杀杨国忠的骑士而留下了一个名字以外,应当没有别的记载,算是一个不能再小的历史小人物了。而恰恰是这样一个似乎不可能在十多年前的长安上元节有所作为的后人,在马伯庸笔下,却戏剧性地成为了长安百姓的救世主,其虚构性不言自明。而关于这危机四伏的长安一日,马伯庸也在后记中言明了它的虚构性。“天宝三载,是一个平静的年份。在史书上,这一年几乎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尽管在民间盛传长安有神火驾临,带走了许多人,可官方却讳莫如深。”这段话恰恰表露出马伯庸重构这段历史的部分动机。
二,历史可能性书写是什么
所谓的“历史可能性书写”,指的是马伯庸擅长在史料的基础之上,挖掘史料中不为人注意的细节或者说没有明确记载的内容,通过主观想象将历史组合重构,创造出一个虚拟的历史时空。民间野史对神火一事的津津乐道与官方史料的讳莫如深,使得马伯庸在对官方史料怀疑、不满的基础之上,选择将确乎发生在这一年的事情,比如贺知章的告老还乡与溘然长逝、王忠嗣对突厥的猛烈进攻与突厥的覆灭、安禄山成为政治新贵、杨玉环被唐玄宗正式纳入后宫、靖安司丞李泌的上任与请辞等一系列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事情联系起来,再加入一个虚构的历史人物———张小敬,便建构了一个和官方史料截然相反的重要历史事件,也为神火的传言,以及上述史料中各类历史人物的发展动向作出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