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蝉与狐狸》教学小记

 我来答
家刀唱吹1s
2022-06-11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3万
展开全部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只蝉在大树上唱歌。狐狸想吃蝉,便设下了一个圈套。他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故事的最后揭示了这样的道理: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这个故事来自《伊索寓言》。怎样把这样一个浅显的故事上得生动,把它上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去,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备课与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关于伊索与伊索寓言

  伊索,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谜一样的词语。首先,他是一个奴隶,这是毫无争辩的,但是谁家的奴隶?为什么他有受教育的机会?为什么他能写出如此之优秀的故事?

  不过相一致的看法倒是对这部著作的评价。现传的《伊索寓言》根据各种传世抄本编集而成,包括寓言300多则。从作品来看,时间跨度大,各篇的倾向也不完全一样,据推测,它不可能是一人一时之作,可以看作是古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那么为什么以伊索的名字来命名呢?《伊索寓言》意为“伊索的寓言集”,大部分产生于伊索生活的时代,并且多为伊索所作。一小部分是后人创作,寄在伊索这位大师名下。也就是说,伊索,可能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作者或者是最突出的代表作家,拟或是经由他一手加工提炼的。正因为这一伟大作品的传世,所以他也被公认为是古希腊最卓越的寓言家。加上他的奴隶身份,这部伟大的作品也由此而令人景仰,富有浓郁的平民色彩。

  3、勇于尝试。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是很新鲜的发现。故事是这样的:一只狐狸从来没有见过狮子,偶然一次,他在森林里碰到了狮子,被吓得半死。当他第二次遇到狮子时,仍很害怕,但比第一次好得多了。第三次遇到狮子时,他竟有胆量,走了上去,与狮子进行十分亲切的谈话。

  4、睿智聪明。几条狗发现了一张狮子皮,便使劲用牙齿把它撕碎。狐狸看见了,说:“如果狮子活着,你们就会明白,你们的牙齿是不能与他的爪子相对抗的。”在这里,狐狸简直成了智者了。

  5、善于学习,未雨绸缪。有头野猪在路旁的树干上磨他的牙齿。狐狸问他,这里没有猎人,一时也没危险来临,为什么要磨牙齿。他说道:“我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一旦危险降临,就没磨牙的工夫了,那时我就可以使用磨好的利牙呀。”你看,这狐狸简直就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人生的真谛。

  6、审时度势。有一头年老的狮子,已不能凭借力量去抢夺食物了,于是钻进一个山洞里,躺在地上假装生病,等其他小动物走过来窥探,就把他们抓住吃了。这样,不少的动物都被狮子吃掉了。狐狸识破了狮子的诡计,远远地站在洞外,问狮子身体现在如何。狮子回答说:“很不好。”反问狐狸为什么不进洞里来。狐狸说道:“如果我没发现只有进去的脚印,没有一个出来的脚印,我也许会进洞去。” 他会判断会推理,会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7、幽默风趣。有一头熊大肆吹嘘,说他很爱人类,因为他从不吃死人。一只狐狸对他说:“但愿你把死人撕得粉碎,而不要危害那些活着的人。” 狐狸面对着这样一头不知天高地厚、厚颜无耻的熊,不显山不露水巧妙地加以揭露,令人击掌称快。

  (二)狐狸的反面形象

  1、狡猾奸诈。最突出的莫过于大家所熟悉的《狐狸与乌鸦》的故事。

  2、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作自受自讨苦吃。狐狸请鹤来吃晚饭。然而他并没有真心真意地准备什么饭菜来款待客人,仅仅只用豆子做了一点汤,并把汤倒在一个很平很平的石盘子中,鹤每喝一口汤,汤便从他的长嘴中流出来,怎么也吃不到。鹤十分气恼,狐狸却十分开心。后来,鹤回请狐狸吃晚饭,他在狐狸面前,摆了一只长颈小口的瓶子,自己很容易地把头颈伸进去,从容地吃到瓶里的饭菜,而狐狸却一口都尝不到。狐狸受到了应得的回报。

  3、死要面子。一只狐狸被捕兽器把尾巴夹断了。受了这种耻辱以后,他觉得自己脸上无光,生活很不好过,所以他决定劝说其他狐狸也去掉尾巴,大家都一样了,他的缺点就可以掩饰过去了。于是他召集了所有狐狸,劝说他们割去尾巴,他信口雌黄地说尾巴既不雅观,又使我们拖着一件笨重的东西,是多余的负担。他的愚蠢可笑在如今很多人身上都能找到。

  4、愚蠢可笑。狐狸取笑母狮无能,说她每胎仅能生一子。母狮回答说,“可我生下的毕竟是一头狮子。” 话外之音就是:你狐狸生得再多还不是弱小卑劣之流吗?寥寥数语,把一个狐狸的愚蠢可笑刻画得淋漓尽致。

  5、心怀鬼胎最终又狼狈不堪。开头引用的《蝉和狐狸》中的狐狸被人识破诡计,自然是狼狈不堪。

  6、恩将仇报。最典型的故事是《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狐狸花言巧语把公山羊骗下井,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扬长而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由此看来,各类动物在作者的笔下,只是为着他要阐述的道理服务的,他们的性格并没有一定之规。呈现出异彩纷呈的不同面貌,其形象光彩照人,令人读之兴味盎然。这与后世人们心目中狼就是“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固有的认识大相径庭。在三千年前的古希腊,有如此作品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一座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里程碑。这也是自伊索寓言问世以来深受人们欢迎的原因吧。

  三、关于本则寓言的人物形象比较

  1、说说狐狸。

  寓言里的狐狸是作为次要角色(反面形象)出现的,其根本目的在于比衬出蝉这一光辉形象(正面形象)。虽说是次要角色,但并不是可以忽略的角色。首先本文人物只有这么两个,是一种最单纯的'单线条故事结构,离开了这个角色故事就无法继续下去。其次,狐狸在这里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他的一举一动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力量,既是故事的制造者,也是寓言批判的对象。

  仔细分析这个狐狸角色,可以用三十二个字分三个方面来概括:

  (1)心怀鬼胎、费尽心机。狐狸想吃到正在树上唱歌的蝉,为了达到自己这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可谓是费尽心机。一是故意站到蝉的对面,这个举动不可小视,话外之音其实是说狐狸无非是要让蝉正对自己,这样有什么好处呢?这是为他自己设下的圈套服务的,引起蝉的高度注意,才可能让他后面的一切甜言蜜语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向性,狐狸心思之缜密,令人叹服。实际上还有一伏笔,就是如果能够骗下这只可怜的蝉,照着蝉飞下来的路线,狐狸就可以猛扑过去,蝉不正好落入狐狸的口中吗?事实也是这样的,只不过蝉识破了他的诡计,“飞”下来进入他早已磨得锋利的爪下的不是蝉,而是一片树叶罢了。

  (2)甜言蜜语,巧舌如簧。不得不佩服狐狸的出口成章,巧舌如簧。你看,他是怎么奉承吹捧蝉的。仔细分析这番甜言蜜语,还真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第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如果说《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中,狡猾的狐狸是先赞叹乌鸦的羽毛光滑漂亮,但没有奏效,转而赞叹乌鸦的歌声好听,乌鸦才丧失了应有的警惕,张口唱歌,肉就掉入狐狸的口中。而本文中的狐狸却是一门心思一个劲儿围绕着蝉的歌声美妙动听这一点来展开说的,如果拿一篇演讲稿来说,在抓住中心话题这一方面来说简直也是做得相当完美的。第二,卑躬屈膝,言辞“恳切”。从人物对比来说,狐狸大,蝉个儿小,相比之下蝉怎么说都是弱小的一支。但在狐狸的这篇演说辞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狐狸显得是毕恭毕敬,他称蝉是“您”——一个极富尊重色彩的字眼,这也许还不能说明问题,但三个短短的句子中连用四个这样的“您”: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寥寥数笔就勾画了他的谄媚的“小人”嘴脸。因为按照我们一般人对人真心夸奖的话,应该是这样说的:您的歌声多么美妙,简直成了歌唱家,能再唱首歌让我好好欣赏一下您的歌声吗?其次是每一句话里面都不遗余力地对蝉的歌声大加赞赏,称蝉是“天才的歌唱家”,赞蝉的歌声又“美妙”又“动听”;再者,这番话似乎是一个狂热的追星族嘴里说出来的话一样。说得花团锦簇不说,还发自“肺腑”,让人听了热血沸腾“多么美妙”“真是个”,修饰的副语毫不吝啬,很能说明问题。第三,连篇累牍,气势“恢宏”,排山倒海。虽说这篇演说稿不长,但仔细琢磨,能发现这样一种句式,那就是后一句比前一句更富有文采,三句连起来,形成一组排山倒海的富有气势的句群,正是这种句群的合理运用,使得吹嘘奉承的气氛愈发显得浓厚。

  (3)被“人”识破,原形毕露。当蝉试探着把一片树叶扔下来时,狐狸终于按捺不住了,“猛地扑了过去”,前面的演戏到此结束,丑恶面目狐狸尾巴暴露无遗。

  2、说说蝉

  到了唐宋之后的文人骚客们似乎才开始真正关注这样一种普通的昆虫。唐初诗人虞世南写了一首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写蝉声清远,大加褒奖,后来者多抓住蝉之声来说。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唐朝王籍《入若耶溪》)写的蝉咶噪;“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唐·许裳.闻蝉)),“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朱熹.《南安道中》),对蝉声赞不绝口,南朝诗人萧子范就曾在《后堂听蝉》一诗中这样写到:“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酬令孤相公新蝉见寄》一诗中也写到:“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而唐代另一位诗人卢同在《新蝉》一诗中对此描写得更为形象生动:“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 蝉,这时候成为诗人笔下借以言志的寄托。

  不过,与颂扬蝉的高洁相反,咏蝉诗中也有讥讽蝉的污浊的。唐末诗人陆龟蒙和罗隐的《蝉》诗便是如此。在陆龟蒙的笔下,蝉是卑鄙无能之辈:“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而在罗隐的笔下,蝉则是趋炎附势之徒:“大地工夫一为遗,与君声调偕君绥。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至此,在这些别具一格的诗文中,蝉形象才显得丰满起来。但对于蝉的机智这一点来说,中国人到底是是缺少这样的想象,也许是不屑往这“雕虫小计”上想。而在伊索的笔下,蝉是另一种形象,——一个睿智的形象。

  (1)大智若愚,潜心辨别。狐狸花言巧语,说得口沫飞溅,蝉硬是一声不吭,很能沉得住气:凭你怎么说,我就是冷静冷静再冷静,看你还有什么花样?一者,装出一副进入狐狸圈套的假象以迷惑对方,二者也是让自己不被对方迷惑,给自己潜心辨别的时间。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拿狐狸与乌鸦的故事中的乌鸦表现作一比较,乌鸦虽然一开始没有被迷惑住,但乌鸦还是有很多心动的表现,以至后来说到他的羽毛无人能及时被“迷魂汤”灌昏了头脑。由此可见,以不变应万变乃是蝉的制胜法宝。

  (2)引蛇出洞,诱敌现形。为了让对方现出原形,蝉机智地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请注意,看似若无其事,实则很有心机。扔下来的不是树枝,偏偏就是一片不起眼的树叶?那是因为只有树叶才与蝉的大小相仿,颜色也才能以假乱真,让狐狸露出尾巴暴露凶相。这一看似漫不经心的举动真让狐狸大栽跟头,把狐狸辛辛苦苦设计的圈套、苦心经营的“阳谋”一下子打得稀巴烂。狐狸“猛地扑了过去”,哈,狐狸也有被人耍弄的时候!

  (3)反唇击诮,勇敢回击。更耐人寻味的是此时的蝉反唇击诮,一是很有风度,不愠不恼,彬彬有礼称狐狸为“朋友”,更富有讥讽意味,与之揭露之后的破口大骂大相径庭、大异旨趣。令人拍案称奇,这种回击是针锋相对的,又是一个完全的胜利者的姿态,首先在气势上就已经胜狐狸一筹。二是反击得有理有据,让狐狸彻底死心:“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把狐狸的丑恶面目揭得一无是处,这样的反击相当有力。三是还有话外之音,你别以为我这一次看穿了你的鬼把戏,其实,我早就识破了你,只是在耐心地等着这一天的到来,让你自己把自己揭穿!

  至此,一个小小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么睿智的蝉,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不由得深思这样一个问题:生活中有很多失败的例子,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教训,如何别人的教训中反思自己,汲取前进的力量以获得成功呢?

  四、关于教学中应着重处理的几个问题

  1、谁为主角的问题?在中,有的教师很自然地把它与狐狸与乌鸦、狐假虎威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但别忘了本文的主人公应是蝉,蝉是故事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人物形象,不能本末倒置,揪住狐狸这一角色不放、深入挖掘的做法是不妥当的。编排者在给加题目时也考虑了这一问题,它的题目是《蝉和狐狸》,把蝉的位置摆在前面也是基于这一点。

  2、学习故事与能力训练的关系问题。在这篇里有很多空白之处可以抓住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训练,比如:蝉在树上怎么逍遥自在地唱歌?蝉听了狐狸赞叹之后的心里活动,狐狸阴谋被揭穿之后的故事将怎样发展下去?谈谈生活中这样的“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的实例……不一而足,将怎样取舍,值得深思。

  3、长文短教可以接受,那么短文长教行不行呢?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这样一篇200字左右的短小的故事,怎么上得生动有趣又不显冗长无味?我们不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弄简单了,也不应在一堂课中,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把握好一个合适的尺度,真正做到课堂厚实而不拔高,平实而有活力,这是每位教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五、结语

  一篇课文终究只是一篇课文,但通过对这篇深层次的解读,让我再次去阅读到广为流传的《伊索寓言》,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一个故事给人类带来的启示,是非常有益的。在这个过程中,阅读了不下十万字的材料,查看了许多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搜集了不下二十首关于蝉的诗文,这个过程是艰苦的,也是比较枯燥的,但这样的解读令自己的眼界有一个很大的拓宽,对于课堂的把握也显得更加游刃有余。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多辛苦几多甜蜜!

  我觉得,我渐渐长高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