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进行脏腑辨证论治?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首先通过四诊来掌握病史、主诉、症状和体征。如心慌、气短、自汗、倦怠无力、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或结代等。
2.运用八纲辨证来分清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如见心慌、自汗等脏腑症状,知病在里;见面白、畏寒、肢冷,知证为寒;见气短、倦怠无力,知正已虚。
3.再根据脏腑病理反映判断病变脏腑,如见心慌、脉细无力或结代知是心不主神与不主血脉之症,从而判断病变在心。
从以上分析看出,八纲辨证为里、虚、寒,脏腑辨证,知病位在心,综合诊断为“心、虚、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即“心阳不振”或“心阳虚”。
4.辨清何证,就为立法、处方、用药提供了理论根据。
诊断是“心阳虚”,虚则补之,寒则热之。虚在心就要用补法治心之虚,心有寒,就要用温法祛心之寒。据此得出“温阳补心”或“补心阳,益心气”的治则。方用参附汤加减;熟附子、干姜、桂枝(温心阳);人参、远志、炙甘草(益心气)。
一切疾病总不外乎外感、内伤两大类,一般外感病是以伤寒六经辨证及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为基础,而内伤杂病则以脏腑辨证为主,由于五脏六腑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五脏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关系,脏腑之间又是表里关系,相互影响,往往引起疾病的复杂变化,因而脏腑辨证除指出病变的所在,更应分析其寒热虚实,以及转变规律,这样才能得到正确诊断。现就脏腑的证候分类分别叙述于下。
心与小肠
病症有心悸、惊惕、神昏谵语、失眠、健忘、喜笑不休、出汗、舌红碎痛等。
2.运用八纲辨证来分清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如见心慌、自汗等脏腑症状,知病在里;见面白、畏寒、肢冷,知证为寒;见气短、倦怠无力,知正已虚。
3.再根据脏腑病理反映判断病变脏腑,如见心慌、脉细无力或结代知是心不主神与不主血脉之症,从而判断病变在心。
从以上分析看出,八纲辨证为里、虚、寒,脏腑辨证,知病位在心,综合诊断为“心、虚、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即“心阳不振”或“心阳虚”。
4.辨清何证,就为立法、处方、用药提供了理论根据。
诊断是“心阳虚”,虚则补之,寒则热之。虚在心就要用补法治心之虚,心有寒,就要用温法祛心之寒。据此得出“温阳补心”或“补心阳,益心气”的治则。方用参附汤加减;熟附子、干姜、桂枝(温心阳);人参、远志、炙甘草(益心气)。
一切疾病总不外乎外感、内伤两大类,一般外感病是以伤寒六经辨证及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为基础,而内伤杂病则以脏腑辨证为主,由于五脏六腑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五脏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关系,脏腑之间又是表里关系,相互影响,往往引起疾病的复杂变化,因而脏腑辨证除指出病变的所在,更应分析其寒热虚实,以及转变规律,这样才能得到正确诊断。现就脏腑的证候分类分别叙述于下。
心与小肠
病症有心悸、惊惕、神昏谵语、失眠、健忘、喜笑不休、出汗、舌红碎痛等。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