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6.及之而后知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①;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②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③。
(选自《魏源集》)
[注释] ①一足:走一步。②估客:此指来往于海上的商人。③一啜(chu):尝一口。
[文言知识] 说"及"。"及"是个会意字,本指后面的人伸出手抓住前面的人,因此它有"接触到"、"达到"、"够得上"的意思。上文"及之而后知"中的"及",就解为"接触",句意为接触它之后才能知道(它的情况)。成语"望尘莫及",意为看着车后卷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比不上别人。科举考试中的"及第",从字面上解释是指达到名次,意为及格、录取。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乌_________②披__________
2."五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座高山。
3.翻译:①履之而后艰__________________;②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理解: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管仲破厚葬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③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休矣。选自《韩非子》
[注释] 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戮:侮辱。
[文化常识] "棺椁"及其他。上文有"材木尽于棺椁",意为优质的木材都用在做棺椁上了。"棺"即棺材,装敛死人的器具;"椁"即棺外的套棺,也就是说是棺材外再套一具棺材。古代的贵族,生前富贵荣华,极尽奢侈,死后也希望不朽,且能无穷享受,因此十分讲究丧葬。尸体穿绫罗绸缎,甚至金缕玉衣。棺之外要加椁,棺与椁之间存放金银财宝及生前用具,可惜这些都成了日后盗墓者的目标。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无以_________②对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
2.翻译:①齐桓公患之____________;②禁之奈何?____________;③非名之则利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上文的两个"夫":①"夫凡人之有为也"中的"夫",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②"罪夫当丧者"中的"夫",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
4.理解:齐国人为什么好厚葬?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
8.董叔攀附权贵
董叔将娶于范氏①,叔向②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③焉。"他日,董祁④诉于范献子⑤,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⑥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乎?"(选自《国语·晋语》)
[注释] ①范氏:晋国正卿范宣子的女儿范祁。②叔向:晋国大夫。③系援:结交攀附。④董祁:范祁嫁给董叔后便称董祁。⑤范献子:范祁的哥哥。⑥纺:吊、悬。
[文言知识] 倒置句 文言中有好几种倒置旬式。上文"不吾敬"是其中之一。"不吾敬"要按"不敬吾"理解,意为不尊重我。这是一个否定句,有否定词"不"表示(其他否定词如"未"、"莫"、"毋"等),另外它的宾语是代词"吾"(其他代词如"我"、"尔"、"之"等),因为有这两个前提,所以构成动宾倒置的句式。又如"勿之忘",即"勿忘之";"未之有",即"未有之"。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他日_________②执__________2.翻译:①范氏富,盍已乎!____________;②子盍为我请乎?__________________;③欲而得之,又何请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王昭君出汉宫
汉元帝宫人①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②,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宫人:宫女。②和:和亲。指异族之间用婚姻关系来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
[文化常识] 王昭君出塞。上文说的王明君,即西汉时的王昭君,她名嫱,字昭君。晋朝违避司马昭的名字,故改王昭君为王明君或明妃。王昭君出生南郡秭(z ǐ)归(今湖北境内)。史书上说,她早年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单于来汉朝和亲,她自请出嫁。按当时规定,和亲者应是公主,而王昭君是普通宫女,故上文说"充行"(充当而行)。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①;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②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③。
(选自《魏源集》)
[注释] ①一足:走一步。②估客:此指来往于海上的商人。③一啜(chu):尝一口。
[文言知识] 说"及"。"及"是个会意字,本指后面的人伸出手抓住前面的人,因此它有"接触到"、"达到"、"够得上"的意思。上文"及之而后知"中的"及",就解为"接触",句意为接触它之后才能知道(它的情况)。成语"望尘莫及",意为看着车后卷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比不上别人。科举考试中的"及第",从字面上解释是指达到名次,意为及格、录取。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乌_________②披__________
2."五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座高山。
3.翻译:①履之而后艰__________________;②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理解: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管仲破厚葬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③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休矣。选自《韩非子》
[注释] 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戮:侮辱。
[文化常识] "棺椁"及其他。上文有"材木尽于棺椁",意为优质的木材都用在做棺椁上了。"棺"即棺材,装敛死人的器具;"椁"即棺外的套棺,也就是说是棺材外再套一具棺材。古代的贵族,生前富贵荣华,极尽奢侈,死后也希望不朽,且能无穷享受,因此十分讲究丧葬。尸体穿绫罗绸缎,甚至金缕玉衣。棺之外要加椁,棺与椁之间存放金银财宝及生前用具,可惜这些都成了日后盗墓者的目标。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无以_________②对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
2.翻译:①齐桓公患之____________;②禁之奈何?____________;③非名之则利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上文的两个"夫":①"夫凡人之有为也"中的"夫",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②"罪夫当丧者"中的"夫",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
4.理解:齐国人为什么好厚葬?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
8.董叔攀附权贵
董叔将娶于范氏①,叔向②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③焉。"他日,董祁④诉于范献子⑤,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⑥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乎?"(选自《国语·晋语》)
[注释] ①范氏:晋国正卿范宣子的女儿范祁。②叔向:晋国大夫。③系援:结交攀附。④董祁:范祁嫁给董叔后便称董祁。⑤范献子:范祁的哥哥。⑥纺:吊、悬。
[文言知识] 倒置句 文言中有好几种倒置旬式。上文"不吾敬"是其中之一。"不吾敬"要按"不敬吾"理解,意为不尊重我。这是一个否定句,有否定词"不"表示(其他否定词如"未"、"莫"、"毋"等),另外它的宾语是代词"吾"(其他代词如"我"、"尔"、"之"等),因为有这两个前提,所以构成动宾倒置的句式。又如"勿之忘",即"勿忘之";"未之有",即"未有之"。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他日_________②执__________2.翻译:①范氏富,盍已乎!____________;②子盍为我请乎?__________________;③欲而得之,又何请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王昭君出汉宫
汉元帝宫人①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②,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宫人:宫女。②和:和亲。指异族之间用婚姻关系来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
[文化常识] 王昭君出塞。上文说的王明君,即西汉时的王昭君,她名嫱,字昭君。晋朝违避司马昭的名字,故改王昭君为王明君或明妃。王昭君出生南郡秭(z ǐ)归(今湖北境内)。史书上说,她早年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单于来汉朝和亲,她自请出嫁。按当时规定,和亲者应是公主,而王昭君是普通宫女,故上文说"充行"(充当而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