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乎舞雩什么意思?
在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
此句出自:《论语.先进》篇里孔子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几个弟子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轮到曾皙时,他说我和他们三个人想法都不同。我的志向就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皙,他所说的与子路等三人逗昌迟山李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中,他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显得那么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
扩展资料
曾晳,又称曾点,字子晳,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属山东嘉祥)人。他是宗圣曾参之父,孔子早期弟子,笃信孔子学说。《先进》记载,他在谈志向时,希望“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感叹道:“吾与点也。”
禹的第五代孙少康封他的小儿子曲烈(子爵)于鄫地,建立缯国(姒姓)(缯国故址,在今山东省兰陵县西北,原名“缯邑”,以当地多产丝织品而得名)。历经夏、商、周(改为鄫国)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
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迅孝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此为曾氏得姓之始。从曲烈至巫改为曾姓,经历54传至巫,57传至曾点,58传至曾参。
曾点(曾蒧、曾皙),字皙,是鄫太子巫的曾孙,是宗圣曾参的父亲,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妻子上官氏。
参考资料:曾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