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 我来答
四季教育17
2022-10-21 · TA获得超过545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408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27万
展开全部

怎样指导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教师要把整组教材进行合理规划,整合所有有用的资源,在不同块状教学中,梳理出一个序列来,就是把两条线梳理出来,单元主题作为纵线贯穿几篇课文,横线就是语文知识点训练专案,在主题的牵引下盘活,有效地完成单元教学任务。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组“壮丽的祖国山河”,有四篇课文:《古诗两首》,《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香港,璀璨的明珠》,《语文园地》,这里面只有一篇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这个单元的主题线是赞美祖国物产丰富、景色迷人,这是一条主线(纵线);横线是,第一,通过朗读体会“美”是用那些词句写的,无论是古诗、散文,优美词句是这个单元的重点,让学生不但能找出来,而且要体会好在哪里。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美妙的修辞方等,该讲就讲,该读就读,让学生读出为什么这么美?怎么写的这么美?哪个词语让我觉得这么美?第二个训练点是体会文章结构的精妙之处。《美丽的小兴安岭》,首尾呼应;《富饶的西沙群岛》怎么富饶?特点:海水、岛屿、物产、鱼……《香港,璀璨的明珠》大城市的繁华怎样写的 ? 这一单元学习完后,孩子们学习到:写景要抓住特点写,可以首尾呼应,写特点可以按时间顺序写,也可以按方位顺序写。《语文园地》介绍一处景物时,学生就不会为难了,顺利的完成了读写结合。
语文课的本质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不落实,完全被对话、纯粹的朗读所代替,课堂上学生就学之甚少了。“练”指的是什么?不能只认为“写”就是“练”,这是狭义的理解。例如,教师在教低年级阅读课时,很困惑,好像一节课不动笔的话,这节课就不完整。这篇文章一课时完成必须动笔,如果两课时,第二课时动笔也可。“练” 的形式可以是写,可以是说,也可以是读,也可以试看,我们说的“练”应该在每一课的学习中必须有练,不管是什么形式。“练”的点在哪?把握不好的话,就关注课后练习题,有的是学法训练点,有的是基本功训练点,请不要忽略了,它往往比课标中的阶段目标更细化、更具体。
(一)做一位有“学品”、有“文品”的语文教师,对于文学性文字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师要有“学品”。如果教师学科知识不够,谈什么教学方法都白搭。要把教学当作一门专业,教师必须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准确而丰富。衡量一堂课的好坏,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获得,二是教育学的含量。这两者恰恰要靠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准和教育教学能力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而前者是前提。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中,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写教案之前,一定要反复读教材、读文字,要读进去。要进入情境,忘掉自己,沉浸在文字的意境中,作者表达的情感中,与作者共同经历、共同欣赏、共同陶醉,同喜同怒同哀同乐,忘乎所以。读文字,要走出来。要品味文字的语言,找准理解、欣赏、积累语言的训练点;要熟悉作者的语言风格,以便有效地进行朗读指导。还要揣摩写法,找准让学生了解、借鉴的重点。要细读文字,反复读文字,从中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编者编写意图,读出情感、情境、情趣,读出语言风格、味道,读出写法的个性、精妙。要把感情、语言、写法结合起来认真体会。细读文字的过程,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是自己被打动、被征服、对文字越来越喜欢的过程,是对文字由不理解到理解逐渐感悟的过程。对文字喜爱,进而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有了这个前提,才谈得上教学。
语文教师要有“文品” 。教师要尽心积淀于课堂后, 有意识地自我修炼、积累经验,特别要注意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积淀来自根部的力量—— 文学素养的提升。例如, 窦桂梅老师在清华附小带领老师们开展“主题阅读教学”研究,围绕《三打白骨精》的教研,老师自觉阅读了《西游记》原著,读了《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西游记与民俗文化》、《名家读西游记》、《西游记漫化》、《看罢西游不成经》等等评论著作,《文学理论》、《文学概论》、《当代西方文论》、《中国叙事学》、《叙事诗学》《叙事学的中国之路》《现代小说美学》等文艺理论书籍。《三打白骨精》的教研活动结束后,老师们还陆续共读了儿童文学名著《长袜子皮皮》、《朗诵学》等等。
(二)给孩子一颗“诗心”,让孩子诗意的行走在文学文字的字里行间。
《新课标》中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做了最合理的定性。我们的语文课要注重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知识点的落实和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但更需要有情、有感、有美、有味。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课堂的广阔天地里,以一册薄薄的课本为导向,让学生去领略丰厚醇美的语文,唤醒精神的一次次品美。语文是诗意的:或情深意长,或含蓄隽永;或跌宕起伏,或涟漪微澜;或幽默诙谐,或深沉抑郁……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无数精美的名家名篇,耐人寻味的故事,让学生以语言为依托,在其中尽情地读、写、说、议、思、悟,让学生学会思想,感悟诗意,让语文之美静静地在每个学生心头流淌,便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1 、走进名家诗意的灵魂:小学语文文学文字的选择都能较好的体现名家的思想情感,学习文学性文字主张自然性阅读策略,在阅读前教师不作任何铺垫,摒弃琐碎的语言分析和文字解读,让学生直面经典文字,让他们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薰陶、去仰慕、去沉醉……实现文学价值引领。著名语文教师王崧舟老师给我们提供很多这方面的案例。
2 、感受文字诗意的旋律: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对内心,作者有着太多的梦想、太多的思索、太多的困惑、太多的迷茫、太多的觉悟、太多的感慨、太多的痛苦、太多的喜悦……凡此种种,积蓄日久,必有一吐而后快的冲动,于是诉诸笔端、化为文字。学习文学文字,主张感受性阅读策略,让学生细细品读,静心感悟,感受文字跌宕起伏的语言和情感旋律,尝试与作者进行精神连结,建构自己的阅读体验,唤醒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德高望重的霍懋征老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和实践,其精湛的教学艺术影响深远。
3 、焕发学生诗意的风采:文学性文字的教学主张自主性阅读策略。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文字的教学要求尊重个体、高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文字的独特体验;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语文的经典作品是常读常新的。
4 、师生共享诗意的境界: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字之间的对话,阅读文学文字,就是与名家进行心灵对话。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文学文字的教学主张主题对话式教学策略,让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在主题对话中体验人生的种种况味,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心灵鸡汤、精神元素。著名语文教师窦桂梅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好多很好的启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让我们从语文字身出发,以学生的人文成长为目标,不断研究与实践,努力创设高效、诗意的语文教学文化。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哪些教学方法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一是向学生讲道理,告诉他们我们来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二是告诉学生他们这个年龄就是最适合学习知识的年龄,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会徒伤悲的。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 有哪些描写

人物描写: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另外,根据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又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巨集观的自然现象。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换届的细致描写。

小学三年级语文怎么辅导阅读和作文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一般还比较小。平时多给他读一些好的作文、日记,让他多记一些优美词句。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每天背两个成语,每两天背一篇作文,那时候觉得压力很大,不过真的很有成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偷。比葫芦画瓢,自然而然写作水平就提高了。还有、多让孩子看一些作文,给孩子大量的阅读时间。在有,需要多加指导,比如: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多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希望衣裳这些方法能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方法有哪些

  1. 加强词语训练

  2. 加强句子训练

  3. 加强段的训练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指导丛书

《英才教程》很好,里面有课文全析、拓展知识、生字词和作文指导等,还有单元测试、课后练习,很适合小学生。《英才教程》是系列丛书,有很多册,大多都是小学的,每年级都有。

怎样指导小学三年级学生记语文笔记

自己可以先预习下课文,然后帮助孩子预习课文,提示哪些基本重点,然后让孩子在课堂上多记老师讲的重点和难点,因为事先家长已经帮忙预习过了,所以老师讲课的时候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记笔记也会相应顺手很多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拾贝的小女孩》

阅读题: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停滞(chì zhì) 怜悯(mǐn mǐng)  眸子(mó mú móu)
2.填空
(1)可以用___这个成语来描述小鱼在沙滩上的情景。
(2)本文通过叙述小女孩__鱼、__鱼、__鱼,说明小女孩___,也说明了世界少不了___。
3.缩句
(1)她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起了这条小鱼。
(2)一条银光闪闪的小鱼在痛苦地蹦跳着。
(3)当小女孩看见小鱼在她手中蹦跳时,为什么轻舒一口气?
4.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假如你看见她,你会怎样称赞她?(请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参考答案:
1.zhì mǐn  móu
2.(1)垂死挣扎(2)同情 救助 放归 善良 对弱小事物富有同情心;互相友爱
3.1她捧起小鱼。2。小鱼蹦跳。
4.因为这说明小鱼还活着。
这篇由巨人中考网整理的拾贝的小女孩阅读答案,供大家练习,希望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有所提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电脑版阅读

使用手机下载一个相关的APP软体,然后再学习软体中下载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就能线上阅读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