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灯下漫笔》教学案设计
展开全部
教学目标:
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冷静的理性分析中包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⒉学习本文以小见大、以情推理、情景交融的表达艺术。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理清思路,明确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⒈介绍写作背景
⒉解析文题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他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那么,那一时刻,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
“漫笔”,是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其漫延无际的笔墨、心绪、思维,从散漫无序中抓住其思想要点——作者独具“夜眼”,对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历史的独特发现。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批判的锋芒指向哪里?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①批判的锋芒指向: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
②作者观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
--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⒉明确思路
现实(1~5)-→历史(6~11)-→现实(12~14)
∣ ∣ ∣
↓ ↓ ↓
引子 --→ 观点 --→ 号召
四、小结本课内容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⒈理解作者的历史观
⒉以小见大、以情推理、情景交融的表达艺术
教学过程:
一、分析“引子”(1~5)
⒈课文是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阅读第一部分,思考:课文是由什么日常小事引出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的?
明确:钞票贬值
⒉在叙述“钞票贬值”事件过程中,作者着意突出了“人”在事件过程中心情的变化,有哪些变化?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明确:开始兑换--乐意
↓
停止兑现--不甘心 -→奴性心态
↓
折换现银--非常高兴
⒊作者由“钞票贬值”联想到了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①“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②两者心理相似:自身受到了损害不痛苦反而快乐。这种心理,看似反常,实则合理。人们为避免更大的灾祸,宁愿选择较为次之的损害,从而获得一种超越期望的满足。鲁迅从中看到了隐藏在百姓灵魂深处的奴性心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满足,自我陶醉。
⒋作者为什么说“极容易变成奴隶”?为什么成为奴隶还“万分喜欢”?
明确:“极容易”说明中国的“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成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欢喜”了。
⒌归纳本部分写作特色。
明确:直写其事,以小见大
⒍小结
二、分析“观点”
一析“中国历史”
⒈本文批判的锋芒直指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鲁迅一针见血的揭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和阶级对立的历史真相,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思考:这两个时代分别有什么特征?其共同本质是什么?这两个时代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明确: ①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即“乱世”--兵荒马乱 ,奴隶规则被毁得粉碎,强盗官兵任意屠杀百姓。百姓是牛马甚而不及牛马。
②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即“治世”--天下太平,有一定的主子和规则,百姓纳粮磕头颂圣,意志却被主子宰割。百姓是奴隶,是人而非人。
③共同本质:百姓始终是奴隶(牛马) 【第七段】
④划分标准:按“人”的价格的贬值程度来划分。“‘人’的'价格”指做人的资格,做人的尊严。
2. 文章举出了哪些时代例子属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你能否再作些课外补充?
明确:
课文中:五胡乱华、黄巢时(唐末)、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时(明末)
课文外:春秋战国、秦末、汉末、安史之乱、清末、民国
二析“国民性”
⒈“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元张养浩写的一首词,它揭露了无论王朝兴衰如何更替,身受战乱之苦的始终是老百姓。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祈求呢?请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明确:
①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人们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第5段)
②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牛马,…(第7段)
③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第8段)
④“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第9段)
⑤厘定规则…便“万姓胪欢”了。(第9段)
⒉你是怎样看待百姓的这些祈求的?造成这种奴性心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明确:容易满足,麻木不仁,缺少反抗——专制暴力
⒊中国的老百姓,几千年来饱受重压和杀戮,从来没有享受到做“人”的尊严和权利,对此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哀其不幸”--同情、怜悯百姓的不幸遭遇
“怒其不争”--讽刺、批判百姓的国民劣根性
⒋小结
三、析“现实”
⒈在对中国历史和国民性作了深入剖析之后,作者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当时现实,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实?老百姓的命运怎样?
明确:①强盗官兵交互为祸--仍然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②“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避入教堂”,丝毫没有彻底“走出奴隶时代”的愿望。
⒉面对这样的国民,鲁迅无法掩饰内心的绝望与悲凉。最后终于发出震天一吼——“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你认为“第三样时代”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怎样才能创造“第三样”时代?
明确:“第三样时代”是一个民主自由的时代,是老百姓真正“做人”、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
⒊小结
四、归纳艺术特色
明确:披情入理,情理交融
五、全文总结
风雨如磐,暗夜沉沉,在浓黑的夜幕中,鲁迅奋笔疾书,在“先儒”“爱排场的学者”歪歪斜斜的字里行间,方方正正的写下了中国历史两个时代的独特论断。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黑暗中鲁迅那如炬的目光,那双犀利的眼睛里不仅有愤怒的火焰,更有晶莹的泪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鲁迅那关注苍生的心仿佛依然跳动在耳旁,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句顾城的诗用来形容鲁迅恐怕是最合适不过的吧!
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冷静的理性分析中包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⒉学习本文以小见大、以情推理、情景交融的表达艺术。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理清思路,明确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⒈介绍写作背景
⒉解析文题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他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那么,那一时刻,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
“漫笔”,是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其漫延无际的笔墨、心绪、思维,从散漫无序中抓住其思想要点——作者独具“夜眼”,对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历史的独特发现。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批判的锋芒指向哪里?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①批判的锋芒指向: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
②作者观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
--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⒉明确思路
现实(1~5)-→历史(6~11)-→现实(12~14)
∣ ∣ ∣
↓ ↓ ↓
引子 --→ 观点 --→ 号召
四、小结本课内容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⒈理解作者的历史观
⒉以小见大、以情推理、情景交融的表达艺术
教学过程:
一、分析“引子”(1~5)
⒈课文是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阅读第一部分,思考:课文是由什么日常小事引出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的?
明确:钞票贬值
⒉在叙述“钞票贬值”事件过程中,作者着意突出了“人”在事件过程中心情的变化,有哪些变化?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明确:开始兑换--乐意
↓
停止兑现--不甘心 -→奴性心态
↓
折换现银--非常高兴
⒊作者由“钞票贬值”联想到了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①“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②两者心理相似:自身受到了损害不痛苦反而快乐。这种心理,看似反常,实则合理。人们为避免更大的灾祸,宁愿选择较为次之的损害,从而获得一种超越期望的满足。鲁迅从中看到了隐藏在百姓灵魂深处的奴性心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满足,自我陶醉。
⒋作者为什么说“极容易变成奴隶”?为什么成为奴隶还“万分喜欢”?
明确:“极容易”说明中国的“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成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欢喜”了。
⒌归纳本部分写作特色。
明确:直写其事,以小见大
⒍小结
二、分析“观点”
一析“中国历史”
⒈本文批判的锋芒直指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鲁迅一针见血的揭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和阶级对立的历史真相,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思考:这两个时代分别有什么特征?其共同本质是什么?这两个时代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明确: ①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即“乱世”--兵荒马乱 ,奴隶规则被毁得粉碎,强盗官兵任意屠杀百姓。百姓是牛马甚而不及牛马。
②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即“治世”--天下太平,有一定的主子和规则,百姓纳粮磕头颂圣,意志却被主子宰割。百姓是奴隶,是人而非人。
③共同本质:百姓始终是奴隶(牛马) 【第七段】
④划分标准:按“人”的价格的贬值程度来划分。“‘人’的'价格”指做人的资格,做人的尊严。
2. 文章举出了哪些时代例子属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你能否再作些课外补充?
明确:
课文中:五胡乱华、黄巢时(唐末)、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时(明末)
课文外:春秋战国、秦末、汉末、安史之乱、清末、民国
二析“国民性”
⒈“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元张养浩写的一首词,它揭露了无论王朝兴衰如何更替,身受战乱之苦的始终是老百姓。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祈求呢?请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明确:
①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人们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第5段)
②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牛马,…(第7段)
③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第8段)
④“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第9段)
⑤厘定规则…便“万姓胪欢”了。(第9段)
⒉你是怎样看待百姓的这些祈求的?造成这种奴性心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明确:容易满足,麻木不仁,缺少反抗——专制暴力
⒊中国的老百姓,几千年来饱受重压和杀戮,从来没有享受到做“人”的尊严和权利,对此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哀其不幸”--同情、怜悯百姓的不幸遭遇
“怒其不争”--讽刺、批判百姓的国民劣根性
⒋小结
三、析“现实”
⒈在对中国历史和国民性作了深入剖析之后,作者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当时现实,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实?老百姓的命运怎样?
明确:①强盗官兵交互为祸--仍然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②“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避入教堂”,丝毫没有彻底“走出奴隶时代”的愿望。
⒉面对这样的国民,鲁迅无法掩饰内心的绝望与悲凉。最后终于发出震天一吼——“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你认为“第三样时代”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怎样才能创造“第三样”时代?
明确:“第三样时代”是一个民主自由的时代,是老百姓真正“做人”、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
⒊小结
四、归纳艺术特色
明确:披情入理,情理交融
五、全文总结
风雨如磐,暗夜沉沉,在浓黑的夜幕中,鲁迅奋笔疾书,在“先儒”“爱排场的学者”歪歪斜斜的字里行间,方方正正的写下了中国历史两个时代的独特论断。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黑暗中鲁迅那如炬的目光,那双犀利的眼睛里不仅有愤怒的火焰,更有晶莹的泪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鲁迅那关注苍生的心仿佛依然跳动在耳旁,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句顾城的诗用来形容鲁迅恐怕是最合适不过的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