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解缙这个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 我来答
西禾学姐
高粉答主

2022-10-19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3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5.9万
展开全部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前一句把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比喻为芦苇,只会随风摇摆,四处附和,后一句把那些倚老卖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喻为竹笋,空有其表,华而不实。

这个著名的楹联,出自明代著名大学者、34岁就任《永乐大典》总编纂的解缙先生笔下。这个楹联,足以说明解缙文才之不凡。然而,也正因为这个楹联,最后令其死于非命。读史于兹,不免痛心疾首。当文人遭遇小人,则注定是一场政治的悲剧。

扩展资料

这首楹联运用了拟人、比喻、对偶修辞手法。 芦苇和竹笋,临时赋予了人的特征,头、脚、嘴等,所以是拟人。用芦苇和竹笋比喻那些没有学问只会自吹自擂的人。两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所以是对偶。 

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改造我们的学习》。在文中,毛泽东引用了一个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以此批评那些“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的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