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苦难的名人事例
1、高尔基
高尔基的童年受尽了苦难,饱尝了人世间的辛酸。年幼的高尔基生活在外祖父家,那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家庭,外祖父是一个贪婪残暴的人,开办了一家大规模的染坊。在染坊里,大人们使布料像魔术般变色,这使刚到外祖父家不久的高尔基很惊奇。
为什么黄色布浸到黑水里,就变成深蓝色了;灰布在红褐色的水里涮一涮,就变成樱桃红色了。高尔基觉得很好玩,并想亲自动手染一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小表哥萨沙。萨沙告诉高尔基白色布最容易上色,并劝说高尔基从柜子里把过节用的白桌布拿出来,把它染成蓝色。
每星期六晚祷告之前,外祖父总是从水桶里捞起长长的树条子,把在这一星期中犯有“过失”的孩子痛打一顿。因为萨沙把高尔基染桌布的事告诉了外祖父,这一次小高尔基也要挨打了。
高尔基记得,当时“外祖母向我扑过来,两手抱起我喊道:‘我不给你!不给,你这魔鬼!’外祖父向她猛扑过来,推倒她,把我抢过来,抱到凳子上,我在他手中挣扎,拉他的红胡子,咬他的手指,他狂吼着,夹紧了我,最后,向长凳上一扔,摔破了我的脸。
我记得他粗野地叫喊:‘绑进来!打死他!……”这一次,外祖父把高尔基打得失去了知觉。接着小高尔基就病了一场。在生病的那几天,是高尔基一生中印象非常深刻的日子,他感觉长得很快,并且有了一种特别不同的感觉。
从那时起,锋册小高尔基就怀着一种不安的心情观察人们,对于一切屈辱和痛苦,不论是自己的或是别人的,都有难以忍受的感觉。
2、高士其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银旅宏,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
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3、儒勒
19世纪镇铅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
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
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4、爱迪生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
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5、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雄心勃勃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做大作家、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远大前程。为了当作家,他在中学补课一年,然后考入加利福利亚大学,但因难以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
失学并没有动摇他当作家的决心,他改变主意,以社会为学习的课堂,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达尔文、马克思、尼采等的作品使他学会思考;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的作品使他学会写作。他开始写稿投稿,但却一次次地被退回。
可他并不灰心。生活困难,就靠典当过日子,挤时间写。白天时间不够就晚上写;勤奋地做笔记,搞索引,抄卡片。终于在1890年发表了处女作《给猎人》,后来名著累累,成为一名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