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传文言文翻译齐攻
1. 文言文《列女传》翻译
赵国的大将、封为马服君的赵奢的妻子,是赵括的母亲。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将要出征,赵括的母亲呈上书信向赵王诉说道:“赵括不可以被任命大将。”赵王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赵括的母亲说:“原先我事奉赵括的父亲时,孩子的父亲当时身为大将。他用自己的奉禄供养的食客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他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国王和王室贵族赐赠的钱财丝绸,他统统都把它们分给军吏、士大夫;从接受出征命令的日子起,就不再过问家中私事。现在赵括一日作了大将,面向东接受军吏的拜见,军吏中没有敢于抬头亲近地看他的人;赵王所赐赠的金钱丝绸,他回家后也统统收藏起来;况且每天寻找可买的合宜的田地房屋,总想扩充自己的私有。国王您认为他象他的父亲吗?父亲、儿子不同,居心有着差异。我希望国王不要派遣赵括为大将领兵出征了吧!”赵王说:“作为赵括的母亲,你还是放下这事不要管了吧,我的计划已经决定了。”越括的母亲说:“国王您最终要派遣他为将,那么如果有了不称大将职责的情况发生,我这个老妇人能够不随着受处罚吗?”赵王说:“不会连累你的。”
赵括既已领兵出征,代替廉颇才三十多天,赵军果然大败,赵括战死而赵军倾覆。赵王因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所以终于没有加罪于她。
2. 古文翻译《列女传》,急用
孟母断织
【原文】
孟子之少也,既①学而归,孟母方绩②,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③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④之废学,若我断斯⑤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⑥居则⑦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⑧夕⑨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⑩矣。——选自《列女传》
【注释】
①既:已经。②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
③以刀:用刀。④子:古代指你。
⑤斯:这。⑥是以:因此。
⑦则:就。⑧旦:早晨。
⑨夕:泛指晚上。⑩道:法则、方法。
【译文】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 *** 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3. 《列女传》翻译
我不知道对不对哈,自己能力有限。
安定的皇甫规的妻子,不知是谁家的女子。皇甫规的第一个老婆死了后来又续娶了她,他的妻子擅长文笔,能书草体,时常为皇甫规做书本记录。众人惊叹她的工笔。到皇甫规离世时,他的妻子依然年轻,面貌容色美丽非常。后来董卓官位升至相国,因为久仰她的盛名,于是以数辆华美的马车,二十多匹骏马聘娶她,奴婢钱两和丝帛都摆满阻塞了道路。她于是身着轻服到董卓的府上谒见,跪下提出请求,言辞十分酸楚悲苍。董卓让周围的众奴才侍卫全部拔剑将她围在当中,说:“我的威慑教令,能够让四海臣服,怎么可能会在你一个妇人身上没用了呢!”她知道在劫难逃,于是站起来大骂董卓:“你只不过是外族夷种,天下人被你毒害的那么多还不满足!我的先人,德廉清正流传于世。皇甫一家于文于武全是上上之选,都是汉朝忠臣。你只不过是他们的趣使走吏,有什么资格对我无礼迎娶我?”董卓将车移到庭院中间,将她的悬挂在架辕的曲木下,用鞭子抽打她。她对行刑的人说:“怎么不再重点,快点比较好。”最后死在车下,后人为她画了幅图画,名字叫“礼宗”。
4. 请帮忙翻译 一段文言文
钟离春,是齐国无盐邑(今山东省东平县)的女子,齐宣王的皇后。她长得奇丑无比,大额头,深眼窝,长手指,大骨节,朝天鼻,有喉结,粗脖子,头发稀疏,弓腰,鸡胸,皮肤像漆一样黑。年已四十,无处容身,想要出嫁却没有人接受,到处流浪没有人管。于是她整理一下粗布短衣,自己去求见齐宣王,对侍卫说:“我是齐国没人要的女子。听说了国王的圣德,愿意充当后宫打扫劳作的宫女,在司马门外磕头了,希望大王恩准。”侍卫报告了齐宣王,齐宣王正在渐台设置酒宴,身旁的人一听,没有不捂着嘴大笑的,他们说:“这是天下极丑的女人,(来充当后妃)难道不让人奇怪吗!”齐宣王于是召见了她,对她说:“从前先王替我娶了妃子,各后宫都已经有人了。如今你不能被乡下平民所接受,却打算嫁给尊贵的国王,你有什么特殊的技能吗?”钟离春回答说:“没有。只是倾慕您的仁义恩德。”齐宣王说:“就算这样,你擅长什么?”过了很久,钟离春说:“我善于隐身。”齐宣王说:“隐身也是我的愿望,你试一次看看。”话没说完,钟离春就忽然不见了。齐宣王大惊,立即要来隐书诵读隐语,退席后又仔细研究,最终都没能学成隐身术。第二天,又召来钟离春询问,钟离春却不回答隐身方面的问题,只是抬眼、咬牙,拿手拍打膝盖,说:“危险了危险了!”这样说了四遍。齐宣王说:“希望你解释一下什么意思。”钟离春回答说:“如今大王统治的国家,西边有推行连横政策的秦国这个隐患,南边有强大的楚国这个敌人,外部有这两个国家的隐患。内部聚集了许多奸臣,众人都不拥戴您。已经四十岁了,不立太子,不关注百姓却关注妃嫔。推崇自己喜欢的东西,忽视自己厌恶的东西。总有一天会祖庙崩塌,国家不安,这是第一个危险。筑起五层高的渐台,黄金白玉,琅玕、笼疏、翡翠、珠玑,各种布匹装饰,百姓都已疲惫不堪,只是第二个危险。贤能的人隐居在山林,阿谀奉承的人伴随身边,邪恶虚假的人在朝堂任职,提建议的人进不来,这是第三个危险。沉醉于美酒,日夜不停, *** 、乐师、艺人,错杂在一起大笑。对外不搞好诸侯间的关系,对内不关心治理国家的方法,这是第四个危险。所以说危险了危险了。”于是齐宣王喟然长叹说:“无盐君的话真是痛快!到今天我才听到。”于是拆掉渐台,停止歌舞,罢免小人,抛弃珠宝装饰,操练兵马,充实仓库,打开宫院四个大门,招揽人们来建议直言,连角落的问题也都有所讨论。选择良辰吉日,策立太子,请示慈母,拜钟离春为皇后。齐国的安定,是钟离春的功劳。君子说钟离春心正而且会说话。《诗经》上说:“见到君子后,我的心就高兴。”就是说的她这种人吧。
颂词评论说:无盐邑的女子,劝谏齐宣王,分别说出了四种危险,说国家事务败乱而烦杂,齐宣王采纳了她的话,打开宫门,册立太子,拜她为皇后。
5. 周,齐攻鲁,至郊见一妇
【义姑退兵】
鲁义姑姊。遇军走山。弃子抱侄。齐兵遂还。
【原文】
周齐攻鲁。至郊,见一妇人,携一子,抱一子。众逐之。乃弃抱者,与携者奔。众追问之。曰携者兄之子,弃者己子也。不能两存,宁弃己子耳。齐将曰,兄子与己子孰亲。曰,己之子,私爱也;兄之子,公义也。子虽痛乎,独谓义何。齐将按兵而止,曰,鲁之妇人,尚知行义,其可伐乎。遂返。己子亦全。鲁侯闻之。赐以束帛,号曰义姑姊。
李文耕谓义姑于流离颠沛中。势不两全。忍舍己子以存兄之子。笃志深情。处义直到尽处。是诚烈丈夫识义理者之所难。而一妇人办此。百世下犹钦服焉。况齐将目及者乎。号之曰义。洵无愧矣。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齐国去攻打鲁国。到了郊外地方。看见有一个妇人。一只手携了一个孩子。一只手抱了一个孩子。这样的走着。齐国的兵士们就去追他。那个妇人。就把手里抱着的小孩子丢掉了。跟了携着的孩子一同跑了。兵士们把那个妇人追到了。就问他、你丢了手里抱着的孩子。却带着携着的孩子一同逃走。这是什么缘故呢。那个妇人就说道。刚才带着走的。是我哥哥的儿子。把他抛弃了的。是我自己的儿子。我看着这个情势。是不能两存的。所以宁可把我自己的儿子丢了。齐国的将官听了。就说、哥哥的儿子和自己的儿子。是那一个比较得亲些呢。那妇人说。对于自己的儿子。是一种私爱。对于哥哥的儿子。是一种公义。抛弃了自己的儿子。虽然心里肉痛。可是从公义上说。还是这样做的为是。齐国的将官就把自己的军队约束住了。不再去攻打鲁国。并且说。鲁国的一个女子。还晓得行义。这般仁义的国家。那里可以去攻打他们呢。于是就带了兵回去。那先前丢掉的自己的儿子也得保全。鲁公得知了这一回事。就送给那个妇人许多礼物。并且送他一个名号。叫做义姑姊。
6. 文言文翻译《列女传》
[译文]:从前孟子的母亲,选择良好的环境居住,是为了让孩子学好。
孩子不肯努力向学,就割断织布机上的布来劝勉他。 [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名柯。
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
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
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 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
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
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
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7. 后汉书 列女传 鲍宣妻 文言文翻译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译文
渤海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为他的清贫刻苦而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少君出嫁时)嫁妆陪送得非常丰厚,鲍宣不高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着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可是我实在贫穷低贱,不敢担当大礼。”妻子说:“我父亲因为您修养品德,信守约定,所以让我拿着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听从您的命令。”鲍宣笑着说:“(你)能这样,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数退回了那些侍从婢女服装首饰,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汉代贵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长衫),与鲍宣一起拉着小车回到家乡。(她)拜见婆婆礼节完毕后,就提着水瓮出去打水,修习为妇之道,乡里的人对她非常称赞。
8. 《列女传》翻译
原文:
凉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天水冀人也。幼好学,清辩有志节。初适扶风马元正,元正卒,为玄盛继室。以再醮之故,三年不言。抚前妻子逾于己生。玄盛之创业也,谟谋经略多所毗赞,故西州谚日:“李、尹王敦煌。”
及玄盛薨,子士业嗣位,尊为太后。士业将攻沮渠蒙逊,尹氏谓士业日:“汝新造之国,地.狭人稀,靖以守之犹惧其失,云何轻举,窥冀非望!蒙逊骁武,善用兵,汝非其敌。吾观其数年已来有并兼之志,且天时人事似欲归之。今国虽小,足以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诫也。且先王临薨,遗令殷勤,志令汝曹深慎兵战,俟时而动。言犹在耳,奈何忘之!不如勉修德政,蓄力以观之。彼若淫暴,人将归汝;汝苟德之不建,事之无日矣。汝此行也,非唯师败,国亦将亡。”士业不从,果为蒙逊所灭。
尹氏至姑臧,蒙逊引见劳之,对日:“李氏为胡所灭,知复何言!”或谏之日:“母子命悬人手,奈何倨傲!且国败子孙屠灭,何独无悲?”尹氏日:“兴灭死生,理之大分,何为同凡人之事,起儿女之悲!吾一妇人,不能死亡,岂惮斧钺之祸,求为臣妾乎!若杀我者,吾之愿矣。”蒙逊嘉之,不诛,为子茂虔聘其女为妻。及魏氏以武威公主妻茂虔,尹氏及女迁居酒泉。既而女卒,抚之不哭,日:“汝死晚矣!”沮渠无讳时镇酒泉,每谓尹氏日:“后诸孙在伊吾,后能去不?”尹氏未测其言,答日:“子孙流漂,托身丑虏,老年余命,当死于此。”俄而潜奔伊吾,无讳遣骑追及之。尹氏谓使者日:”沮渠酒泉①许我归北,何故来追?汝可斩吾首归,终不回矣。”使者不敢逼而还。年七十五,卒于伊吾。
(选自《晋书·列女传>,有删节)
译文:
武昭王李玄盛的王后尹氏,是天水冀人。她年幼时就喜欢读书,清辩有志节。一开始嫁给扶风人马元正,元正死后,做了李玄盛的继室。因为是再嫁的缘故,她三年时间没有说话。她抚养前妻的儿子比养自己生的还要尽心。李玄盛创业的时候,谋划经略,尹氏给了很多帮助,所以西州的谚语说:“李、尹统治敦煌。”
到了李玄盛死后,他儿子李士业继位,尊尹氏为太后。李士业准备攻打沮渠蒙逊,尹氏对李士业说:“你这个刚刚建立的国家,地窄人稀,安定地守着还担心失去,为什么要轻举妄动,暗中求取非分的期望!蒙逊骁武,善于用兵,你不是他的对手。我看他数年以来就有兼并别国的圃谋,而且天时人事好像要归顺他。现在我们国家虽然小,但也足可治理国政。知足的人不受辱,这是道家的明哲训诫。而且先王临死时,恳切地留下命令,让你们深深地慎重用兵打仗,伺机而动。这些话还在耳边,为什么就忘了!不如勉力治理德政,积蓄力量观察他。他如果过于暴虐,人民就将会归顺你;你如果不建立德行,过不了几天就要事奉他了。你这次行动,不但军队打败仗,国家也将会灭亡。”李士业不听从,果然被蒙逊消灭。
尹氏到了姑臧,蒙逊引见并劳问她,她回答说:“李氏都被胡人灭了,我还再说些什么呢!”有人规谏她说:“你母子的性命还悬在别人手中,为什么还倨傲!而且国家败灭子孙被杀死.你为什么偏偏不悲伤?”尹氏说:“兴减死生,遣些都是道理的大体,为什么要等同于凡人的事情,涌起儿女的悲伤!我一个妇人,不能跟他们去死亡,难道惧怕斧铁之祸,请求做臣妾吗!如果杀了我,正是我的心愿。”蒙逊嘉赞她,不杀她,为自己的儿子沮渠茂虔聘娶她的女儿为妻。到了魏氏以武威公主的身份嫁给茂虔后,尹氏和女儿迁居酒泉。不久她女儿死,她抚摸着女儿的尸体,却不哭泣,说:“你死晚了!”沮渠无讳当时镇守酒泉,经常对尹氏说:“王后的各孙子在伊吾,王后能去吗?”尹氏猜不透他的话,回答说:“子孙漂流离散,自己又寄身在丑虏,老年余命,将要死在这裹,不能作毡裘鬼。”不久尹氏秘密逃往伊吾,沮渠无讳派骑兵追上了她。尹氏对使者说:“沮渠酒泉答应让我归往北方,为什么来追赶?你可以把我的头颅砍下来带回去,我是永远不回去了。”使者不敢逼迫她,祇好返回。尹氏七十五岁时死在伊吾。
9. 《列女传》节选翻译
黔娄先生去世了,曾子和他的弟子前去吊唁.黔娄的妻子出门迎接,曾子慰问她.曾子哭着问:"哎,先生去世了,用什么作为他的谥号呢?"黔娄的妻子说:"用"康"作为他的谥号."
曾子说:"先生活着的时候,吃不饱,衣不蔽体.死去了也没有厚敛,旁边也没有酒肉之类的祭品.活着没有好的享受,死去了没有得到什么荣耀,有什么乐趣,把谥号定为"康"呢"
黔娄的妻子说:"往日君主想把政务交给我家先生,拜他做相,我家先生辞谢了,不愿意做,这算是贵有余了.君王曾经赐给我家先生三十钟粟,我家先生也辞谢了没有接受,这算是富有余了.我家先生,甘于普通的物质生活,身份卑微也很安然.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中于发财做官.追求仁,就得仁,追求义,就得到义.他的谥号是"康",不也很适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