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翻译

 我来答
home巴扎黑黑
2023-02-14 · TA获得超过35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562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99.2万
展开全部

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翻译是一旦忽然传来盗贼的警报,就彼此惶恐,传布谣言,不战就逃跑了。

这篇政论文,首先提出国家管理中不能“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思想,接着叙述先王知军备的重要与好处,但是后来的帝王听从迂腐儒生的建议,废除军备,出现了潜在的危险,曾导致唐朝的安史之乱;然后以百姓和王公贵人为例,对比论述应当居安思危,要教民习武,有备无患,批驳了反对军备的谬论。

最后指出国家要崇尚武勇,讲习兵法,操练武艺,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威胁,同时要打击骄兵悍将,使社会得到安定。文竟主要论述了国家不能苟安不知危,而应教民习武,以备战、防敌人入侵的思想,文笔自然流畅,于平常起波澜,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论文先以设问句“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引出中心论点:“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然后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分五层意思,逐层展开论证。

古代先王重视军备,利用农闲李节训练人民,提高了人民的军事素质和战斗力,“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

可是北宋朝廷,用迂儒之议,不搞军备,终于造成严重后果:“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供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接着,又举唐代安史叛乱的例子,说明小小一个安禄山之所以搞得天下大乱,唐室衰微,就是由于人民安于太平之乐而不修武备的结果.这是借唐讽宋,用意十分明显。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