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水在0度以下结冰的现象?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可观察到的现象及解释有:
现象1:结冰时间较长。结论:水是的不良导体;
现象2:结冰的速度越来越快。解释:随着温度越来越低,结冰速度会越来越快;
现象3:结冰的位置由外向。结论:发生热交换的位置首先通过杯壁向进行;
现象4:左右结冰进度相同,上下结冰进度不同(下面比上面易结冰)。解释:一定空间位置越低处的温度越低;
现象5:结冰的形状与器的形状基本相同。
水结冰的过程:
其实水结冰的过程并不简单,不是说温度降低到0℃,水就会结冰的,还需要水中含有一些小微粒,作为水分子刚开始结冰时的附着物,水中含有的这种小微粒又叫晶核。
水分子的排列往往让氧原子朝外,氢原子朝内,而氧原子略带负电,因此喜欢周围是正电的环境。如周围的环境带正电,温度又是低于0℃,那么水就容易结冰,不管水中有没有晶核。
在更高的温度下开始结冰过程,水分子还需要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灰尘、煤烟或其他杂质,这样水分子就可以在上面形成晶格,这就是成核的过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