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端午节习俗有哪些?
展开全部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但是慢慢的大家把端午节过成了“粽子节”。端午节到来之前,每个商场都摆满了各种口味的粽子,成为了端午节的节日元素。而喝雄黄酒、挂艾叶等等,地方习俗慢慢被遗忘。本期小编带大家了解青岛端午节的习俗。
“五月五,过端午;拉露水,插艾蒲;吃粽子,系五索;戴个荷包香馥馥。”这是一曲曾在旧时青岛广为流行的端午节歌谣,唱出了过端午节各项丰富有趣的民俗活动。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最迟在南北朝时期,农历五月初五已经成为大江南北中国人共同的节日了。旧时青岛的端午节民俗不仅丰富有趣,而且还具有胶东一带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
旧时青岛端午清晨,少男少女多结伴到野外拉露水,即用手绢把庄稼苗或草叶树叶上的露珠采下来,用它擦眼擦脸,据说端午露水擦眼不得眼疾。少男少女还把拉的露水带回家,给老人擦脸擦胳臂,据说可一年不生疮疤癞疖,这一风俗在胶东半岛曾经盛行。
作家丁宁在散文《端午》中这样描写道:“鸡鸣头几声,事先约好了的几个好朋友,便在朦胧的晨曦中集合在街头,手拉手儿,叽叽嘎嘎,嘻嘻哈哈,又说又笑,惊得各家的狗一齐狂吠。每人拿一条羊肚子毛巾,直奔野外的河边、山坡,找那些绿草长得最丰盛、最鲜亮的地方,把毛巾搭在草梢上,一手捏一个角儿……来回奔跑……一会儿,毛巾湿得透透的,鞋子、裤脚也湿得透透的,就算成功。这时,太阳还没有露头……”
人们拉露水回家时,常常要采些艾蒿带回家,插在屋檐下、门窗上,因相传插艾蒿可以驱虫避邪。《胶澳志·民社志》转录旧县志记载:端午节“门悬蒲艾,人簪艾叶,儿女系五色丝于臂,以辟邪。”这一端午习俗至今仍在青岛民间沿袭。
端午节系五索也是古俗,清代《即墨县志》记载:“儿女系五色丝于臂以辟邪。”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红、绿、黄、白、黑为吉祥色。这天家长给儿童手脖、脚脖、手指上系五彩线;给女孩子发髻上插艾叶和石榴花;少男少女佩戴各式各样装着药材的香荷包等。这既可以驱赶邪佞,又是很吉祥的装饰品。
清代《即墨县志》记载:“端午食角黍、泛雄黄酒饮之。”旧时青岛民谚:“吃了端午粽,就把棉袄扔。”角黍即粽子,旧时青岛人多吃用大黄米加大红枣包的粽子。每年一到临近端午节时,城乡集市上便有了卖芦苇叶和波罗叶的商贩。端午节前包粽子是一项很有意思的节令活动,一家大小不论是会包粽子的还是不会包的,都围在一起包粽子,说说笑笑特别开心。
另外,粽子锅里煮的鸡蛋有一股淡淡的苇叶清香气味,特别好吃。端午节亲友邻里之间互相赠送粽子、鸡蛋,是一项人情味很浓的社交活动。即墨人过端午还吃一种荷叶形的面食“荷叶”,端午节时还多喝雄黄酒,儿童不能喝酒则将酒点在耳孔里,相传此俗可以辟虫蛇。
旧时青岛端午节食品中还有一种叫作“粘占”的美食。端午节前后,人们将青麦穗上的麦粒煮熟,搓去外皮以后,再用石磨磨成长条形的“粘占”。“粘占”清香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端午节孝敬老人和哄孩子的美食。
你可能会喜欢:立秋是几月几日,2016年立秋是什么时候?愚人节的由来和习俗国际禁毒日的由来是什么历届国际盲人节主题是什么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五月五,过端午;拉露水,插艾蒲;吃粽子,系五索;戴个荷包香馥馥。”这是一曲曾在旧时青岛广为流行的端午节歌谣,唱出了过端午节各项丰富有趣的民俗活动。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最迟在南北朝时期,农历五月初五已经成为大江南北中国人共同的节日了。旧时青岛的端午节民俗不仅丰富有趣,而且还具有胶东一带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
旧时青岛端午清晨,少男少女多结伴到野外拉露水,即用手绢把庄稼苗或草叶树叶上的露珠采下来,用它擦眼擦脸,据说端午露水擦眼不得眼疾。少男少女还把拉的露水带回家,给老人擦脸擦胳臂,据说可一年不生疮疤癞疖,这一风俗在胶东半岛曾经盛行。
作家丁宁在散文《端午》中这样描写道:“鸡鸣头几声,事先约好了的几个好朋友,便在朦胧的晨曦中集合在街头,手拉手儿,叽叽嘎嘎,嘻嘻哈哈,又说又笑,惊得各家的狗一齐狂吠。每人拿一条羊肚子毛巾,直奔野外的河边、山坡,找那些绿草长得最丰盛、最鲜亮的地方,把毛巾搭在草梢上,一手捏一个角儿……来回奔跑……一会儿,毛巾湿得透透的,鞋子、裤脚也湿得透透的,就算成功。这时,太阳还没有露头……”
人们拉露水回家时,常常要采些艾蒿带回家,插在屋檐下、门窗上,因相传插艾蒿可以驱虫避邪。《胶澳志·民社志》转录旧县志记载:端午节“门悬蒲艾,人簪艾叶,儿女系五色丝于臂,以辟邪。”这一端午习俗至今仍在青岛民间沿袭。
端午节系五索也是古俗,清代《即墨县志》记载:“儿女系五色丝于臂以辟邪。”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红、绿、黄、白、黑为吉祥色。这天家长给儿童手脖、脚脖、手指上系五彩线;给女孩子发髻上插艾叶和石榴花;少男少女佩戴各式各样装着药材的香荷包等。这既可以驱赶邪佞,又是很吉祥的装饰品。
清代《即墨县志》记载:“端午食角黍、泛雄黄酒饮之。”旧时青岛民谚:“吃了端午粽,就把棉袄扔。”角黍即粽子,旧时青岛人多吃用大黄米加大红枣包的粽子。每年一到临近端午节时,城乡集市上便有了卖芦苇叶和波罗叶的商贩。端午节前包粽子是一项很有意思的节令活动,一家大小不论是会包粽子的还是不会包的,都围在一起包粽子,说说笑笑特别开心。
另外,粽子锅里煮的鸡蛋有一股淡淡的苇叶清香气味,特别好吃。端午节亲友邻里之间互相赠送粽子、鸡蛋,是一项人情味很浓的社交活动。即墨人过端午还吃一种荷叶形的面食“荷叶”,端午节时还多喝雄黄酒,儿童不能喝酒则将酒点在耳孔里,相传此俗可以辟虫蛇。
旧时青岛端午节食品中还有一种叫作“粘占”的美食。端午节前后,人们将青麦穗上的麦粒煮熟,搓去外皮以后,再用石磨磨成长条形的“粘占”。“粘占”清香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端午节孝敬老人和哄孩子的美食。
你可能会喜欢:立秋是几月几日,2016年立秋是什么时候?愚人节的由来和习俗国际禁毒日的由来是什么历届国际盲人节主题是什么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