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浅谈如何上好综合实践课】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创新型的带有点研究性的课题,它是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学习生活而设计的一门浮动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可以说,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更是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生的意志。我认为,要上好综合实践课,应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下面淡淡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看法。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是以学生为活动的主题
综合实践整个活动是面向学生,老师又起什么作用呢?在活动中又该当好什么角色呢?因为它其课程内容不来源于书本,而是应来源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性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围绕问题的来源来组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科学。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学生活动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非预设的课程,学生在该课程中学习什么内容?与学科课程不同的是,学习的内容不是预先设计好,不是体系化的书本知识或知识专题,而是学生从生活中自主地提出问题,并由问题上升到活动主题,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关键。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整合性
要保证学生三十分钟的活动主题的整合性,在以校为本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整个学段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学生的活动主题往往是从生活背景中、从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从一个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来看,任何一个活动主题都是有意义的。但如果整个学段的活动主题只是围绕某一角度来确定的,那么活动主题的确定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方式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在整个活动主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涉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不同领域的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自我兴趣、爱好和生活背景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在不同年级关注不同领域的问题。
2.妥善处理活动主题中的知识性问题
任何主题的活动都应该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这是关键,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方式,自主获取知识,形式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价值追求之一。因而,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到问题解决与活动过程中,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及时整理与总结活动体会与活动收获,获取知识。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活动性课程。因而,活动就是其基本形式。
在实施过程中,要防止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状况,不要只搞形式而不注重收效,在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根据活动主题的需要决定活动形式或活动方式与指导老师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也要求活动方式的综合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个学段的活动过程中,经历探究、实践、调查、考察、服务、社会宣传、公益劳动、设计与制作、技术实践与劳动实践、信息实践、总结与交流、展示与答辩、回报与表演在活动中创建自己的美德等活动方式。
2.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的价值就在活动过程中。必须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与活动空间,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要切实体现该课程的价值,让学生活动中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必须让学生“全面参与”,并“深度实践”。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最重要是要注重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不要做旁观者,应与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对教师有所了解,同时让学生更亲近教师,在活动中做学生的学生。突出学生为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着重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突出学生为主体表现,我认为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教师是指导学生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另一方面是起到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创造性。因此,不应把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看作是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应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它不是“可教的”课程,而是“可做的”“可活动的”课程,是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通过实践获得发展。
其次,从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出发是体现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学校在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的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准备阶段,最好不由教师提供活动主题或问题来让学生选择,这是活动的关键,而应由学生自主提出活动主题或问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当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并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定活动主题,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明确活动主题或问题的意义。
(责任编辑 李 翔)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是以学生为活动的主题
综合实践整个活动是面向学生,老师又起什么作用呢?在活动中又该当好什么角色呢?因为它其课程内容不来源于书本,而是应来源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性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围绕问题的来源来组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科学。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学生活动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非预设的课程,学生在该课程中学习什么内容?与学科课程不同的是,学习的内容不是预先设计好,不是体系化的书本知识或知识专题,而是学生从生活中自主地提出问题,并由问题上升到活动主题,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关键。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整合性
要保证学生三十分钟的活动主题的整合性,在以校为本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整个学段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学生的活动主题往往是从生活背景中、从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从一个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来看,任何一个活动主题都是有意义的。但如果整个学段的活动主题只是围绕某一角度来确定的,那么活动主题的确定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方式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在整个活动主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涉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不同领域的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自我兴趣、爱好和生活背景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在不同年级关注不同领域的问题。
2.妥善处理活动主题中的知识性问题
任何主题的活动都应该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这是关键,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方式,自主获取知识,形式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价值追求之一。因而,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到问题解决与活动过程中,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及时整理与总结活动体会与活动收获,获取知识。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活动性课程。因而,活动就是其基本形式。
在实施过程中,要防止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状况,不要只搞形式而不注重收效,在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根据活动主题的需要决定活动形式或活动方式与指导老师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也要求活动方式的综合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个学段的活动过程中,经历探究、实践、调查、考察、服务、社会宣传、公益劳动、设计与制作、技术实践与劳动实践、信息实践、总结与交流、展示与答辩、回报与表演在活动中创建自己的美德等活动方式。
2.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的价值就在活动过程中。必须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与活动空间,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要切实体现该课程的价值,让学生活动中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必须让学生“全面参与”,并“深度实践”。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最重要是要注重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不要做旁观者,应与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对教师有所了解,同时让学生更亲近教师,在活动中做学生的学生。突出学生为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着重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突出学生为主体表现,我认为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教师是指导学生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另一方面是起到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创造性。因此,不应把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看作是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应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它不是“可教的”课程,而是“可做的”“可活动的”课程,是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通过实践获得发展。
其次,从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出发是体现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学校在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的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准备阶段,最好不由教师提供活动主题或问题来让学生选择,这是活动的关键,而应由学生自主提出活动主题或问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当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并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定活动主题,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明确活动主题或问题的意义。
(责任编辑 李 翔)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