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过年?
“春节”在成为“春节”以前,曾被人称为年节、岁首、大年、元旦等等,直至辛亥革命之后,过春节才等同于过年。
相传,年最早兴起于虞舜时期,由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演变而来,掐指一算,已是四千多岁的高龄。
甲骨文里,“年”字,上面为“禾”,下面为“人”,意为谷熟也。丰收之后,将一年的成果奉于天地间,感恩祖先馈赠,也向上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知恩思感,这是中国人过年的逻辑。
。《礼记·杂记》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子贡看到“蜡祭”后称,“一国之人皆若狂”,不明白人们过年为何如此高兴。孔子说:“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大意就是百姓忙活很久,才过这么一个年,你不是农民,你不懂。
耳聪目明如孔子,一语道破新年对于农民的意义—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一年的辛苦劳作需要在这个时候集中“清算”,积攒了一年的热烈需要在这段时间集中释放。过年,是总结过去,更是向往明天。
作为天然的人类情绪调节器,过年是世上门槛最低的狂欢。管你皇亲贵胄还是贩夫走卒,此刻你我都众生平等地享有复制粘贴般的快乐,想独乐乐都难。
现代文明在成长,我们不再需要贴年画、请灶王等繁复的仪式来告慰神灵。物质生活在进步,我们也不再满足于一件衣服、一个玩具、一口酥肉。那些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符号慢慢消失,一年一度的期盼变成日常,年味,大概可能确实是,淡了。
但新的年俗也在产生,立flag、集五福、手机抢红包、吐槽春晚、网购年货…这些新的仪式感,不知不觉,成为了我们心里的新年味。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新的过年记忆,或许再过几十年,面对更新的技术生活,我们也会怀念曾经的此刻“年味”。不必强求,过年的理由一直都在。
生活不是电影,对于大部分的我们来说,“年”是我们的能量补给站,我们需要依靠过年回家这份短短的记忆,在来年的日子里继续温存。好好过年,便是对家人最长情的告白。
历法的建立更好地促进农作物生产的,春节作为一年开端以示纪念。

2、逐渐的演变,殷商时期每年年头岁尾都要祭神祭祖活动,这就是春节的雏形。
古人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古人深信神灵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在岁首黄道吉日举行祭祝祈年活动,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敬重和敬畏,并祈求丰收。
3、对个人和家庭小单位来说,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4、对国家和民族来说,春节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很多人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事实上,任何一个能够持续传承的族群都存在一种终极指引(信仰),而且这种终极指引能让个体在面对未知的时候,获得某种确定性的安慰。
同时,这种终极指引(信仰)也是整个族群在对人和事做出是非对错和价值取舍判断时的坐标系。

5、古代皇帝遇到大事都要去奉先殿去禀告祖先。即便是现在,中国人有了成就,不管是升官、发财、考学等人生大事,也会有一种光宗耀祖的观念。
如果是搞砸了事,或者自己没有成就,也会心存愧对祖先的观念。既无颜见江东父老,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这些朴素的观念和本能的行为,无意中流露出来的是我们浸透在骨子里的信仰。

落叶归根是相信存在永恒的传承。中国人的终极安慰不是获得上帝的宽恕,而是归于祖先的谱系。
首先,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春节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着新的开始和新的希望。人们通过庆祝春节,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盼和祝福,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继承。
其次,过年也是人们表达感情和团聚的重要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非常重要的。过年期间,人们会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一起享受团圆的时刻。这种家庭团聚的氛围,可以缓解人们在城市中的疲惫和孤独,让人们更加感受到生命中的温暖和关爱。
最后,过年也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验。在春节期间,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表演,包括舞狮、舞龙、京剧、杂技等等。这些表演不仅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传播。
总之,过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也是人们表达感情和团聚的重要方式。同时,过年也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验,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